第52章 傳武捌

  第52章 傳武捌

  此時只剩那遠遠坐著的黑衣人,他來的最早,卻半點也不著急,等到眾人都下山而去,才提了包袱過來,雙手遞上,滿臉堆笑道:「燕大俠辛苦了,在下淮南周立。🐝👤 ❻❾Şн𝓊χ.匚σ𝓂 🎉🐟」

  燕長安伸手接過,掂了一掂,包袱甚是沉重,約莫也是一百兩黃金,比他要求之數,足多了一倍,燕長安也不問他為何多給,直接問道:「你又想學什麼?」

  周立道:「小人使的是鐵骨摺扇,想學一門專破鐵尺和鶴嘴鐮的功夫。」

  燕長安道:「鐵尺與鶴嘴鐮同使?那是福建『下九流』的功夫?」一旁謝少棠和沈放正在說話,兩人都對武功沒什麼興趣,此時日頭漸高,謝少棠聽到燕長安說話,不由笑道:「『下九流』的功夫?那還用學麼?」

  沈放笑道:「那是個門派,名字就叫『下九流』,收的徒弟都是下九流行當里的苦人家孩子,在福建名氣很響,咱們不管他們,馬上就完啦,你一會有好戲看。」說著朝他擠了擠眼,謝少棠不明所以,聽說快完,卻也高興。

  周立道:「不錯,小人聽說燕大俠會一門『鐵筆破軍』的功夫,小人就想學這個。」

  燕長安道:「你知道的倒是不少,『鐵筆破軍』是判官筆的功夫,以短打短,以直藏曲,倒是能克制鐵尺和鶴嘴鐮,只是你本門功夫使的是摺扇,不是很合適吧。」

  周立道:「大俠明見,我也練過判官筆。」從腰間取出兩枝判官筆來,雙手遞給燕長安,自己又從身上取出一對。

  燕長安點了點頭,拿起判官筆便教他這路「鐵筆破軍」的武功,這套武功共有三十六招,招式甚是繁複。燕長安講的甚是仔細,一個時辰轉瞬即過,燕長安卻沒有停的意思。

  那周立暗暗高興,心道:「我比別人多拿了五十兩金子,待遇果然不同。」

  直講了兩個時辰還多,這路「鐵筆破軍」才堪堪講完,周立只是凝神記招,短短兩個時辰學一整套武功,那是絕無可能,他用心記憶,心想先死記下來,然後筆錄慢慢研習就是。

  燕長安教完,問道:「你記住了多少?」

  周立又問了幾處不明之處,燕長安細細講了,周立喜不自勝,連連點頭,燕長安又道:「你既然已經記下來,就在這裡練練吧。」

  周立心道兩個時辰早就過了,難得你還肯指點,那自是求之不得,當下持筆練了起來,他在判官筆上確實下過苦功,學來甚快。

  燕長安在一旁不住出言指點,直到日近中午,這一套「鐵筆破軍」周立已使的得心應手,知道以後只是火候上的功夫了,習練之下,更覺這套功夫高明之極,正是鐵尺和鶴嘴鐮的克星。

  眼看已是下午,這套功夫自己學了足有三個時辰還多,不知燕長安何以如此厚愛,抱拳道:「多謝燕大俠成全,我還有一百兩金子,不日定當奉上。」心道,你如此教我,定是看在錢的份上。

  燕長安笑了笑道:「好,既已練好,你動手吧。」

  周立一楞,心道你還願意陪我過幾招,心中更喜,道:「請燕大俠指教。」

  燕長安搖頭道:「你我性命相博,說什麼指教不指教?」

  周立聞言神色大變,賠笑道:「燕大俠玩笑了,在下哪裡敢和你動手?」

  一旁沈放早已躺在了地上,叼著根草棒,一副百無聊賴。謝少棠索性翻開本書,已看了小半日。先前說最後一人,還道馬上就完,誰知道一直等到下午,又不能打斷,確是等的厭了。此時沈放突然跳了起來道:「嘿嘿,碧眼破獍齊東林,你真當我叔叔是傻瓜麼?」

  謝少棠聞言一驚,道:「梟鳥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此人何以以此為號?」

  沈放道:「你這公子學問真好,什麼都懂。這人原來叫碧眼金雕,因為他父親覺他心術不正,有意不傳他幾招絕招,竟被他毒殺了,此後江湖上的人就叫他碧眼破獍。」

  燕長安道:「你罪大惡極,姦殺擄掠,做的壞事當真不少,我不去找你,你倒找到我門上來了,你想學『鐵筆破軍』對付誰,難道我真不知道麼?」

  那周立一臉無辜,道:「燕大俠,只怕你真的認錯人了,我哪裡是什麼齊東林啊,我叫周立,是福州人,『下九流』在福建橫行霸道,我看不過,才想學這『鐵筆破軍』的功夫,委實冤枉啊。」

  燕長安冷笑道:「你還想騙我麼,今下福建『下九流』門下最有名的當是鐵尺銅鐮丘勝丘老爺子,丘老爺子是六扇門的三大高手之一,你就是折在他的手上,被關進大牢。你倒是有點能耐,居然又跑了出來,你如今學會了『鐵筆破軍』,只要多下功夫,丘老爺子很快就不是你的對手啦,我今天若放你而去,豈不是養虎為患!」

  那周立仍是大喊冤枉,道:「那齊東林禽獸不如,我也恨不得能生啖其肉,只是這人我見也不曾見過,燕大俠你確實是誤會了。」

  燕長安道:「你這人陰狠毒辣,就算明著不是丘老爺子對手,也定會想些惡毒手段暗地下手,若是叫你害了丘老爺子,那真是沒有天理啦!」

  那周立道:「我真的是叫周立,既然燕大俠誤會,我沒有辦法,只能實話對你說了。福建『下九流』的仇萬三和我有奪妻之恨,他也是使鐵尺和鶴嘴鐮,因此我才要學這鐵筆破軍,卻不想叫燕大俠誤會了。」

  燕長安微微一楞,道:「天下竟有這麼巧的事情?」

  那周立卻就是要等燕長安這一遲疑,突然一個箭步竄了出去,一把抓起了謝少棠,手中筆尖正點在謝少棠太陽穴上,嘿嘿笑道:「燕大俠,齊東林出了名的狡猾,你該多加小心才是。」

  注1:這兩個小故事其實都出自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說的其實是明朝時候的事情,此處借用一下,關公戰秦瓊,諸君莫笑,原文附之如下:

  奇節異烈,湮沒無傳者,可勝道哉。姚安公聞諸天台公曰:明季避亂時,見夫婦同逃者,其夫似有腰纏,一賊露刃追之急,婦忽回身屹立,待賊至,突抱其腰,賊以刃擊之,血流如注,堅不釋手,比氣絕而仆,則其夫脫去久矣。惜不得其名姓。又聞諸鎮番公曰:明季河北五省皆大飢,哀號而已,終無悔意。惜亦不得其姓名。

  注2:宋時所謂的銀票並不成型,銀票一物要到明清時才逐漸流行開來,最初也只是很少的一些商人用於大宗交易,在集市、客棧、食肆等場所,銀票根本花不出去,很不方便,直到有山西人在各地開銀莊,利用各地金銀的成色等等來賺取利潤,銀票才慢慢通行起來,那還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宋朝時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後又有錢引、會子、關子等,有發行、使用時間和地域等等的限制,都不是很成功,社會上使用最尋常的貨幣仍然是銅、鐵錢,也有夾錫錢,不過五百兩銀子,數額不小,如果真有人拿銅、鐵錢過來交易,那真是和燕大俠開玩笑了,至於金、銀、銅錢的換算關係,在此參考一些朋友的算法,即是1兩金=10兩銀,如此算來比較簡單,至於準是不准,就另當別論了。古時一斤是十六兩,宋時的一斤要比如今重一些,大致比例是1:1.19,五百兩銀子要有三十點一二五斤,折算成當今的斤兩,還要重些,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以前保鏢的運送銀兩都是一車一車的了。

  秦漢以後,至明朝中期以前,主要的流通貨幣仍然是銅錢。古代中國並不盛產白銀,銀礦稀有品味低含銀量低,且提純難度大。史料所載,宋初元豐元年全國白銀總產量為21.5萬兩,後期大體也就是一年20多萬兩的水平,當時的全國財政收入達上億兩白銀,銀子作為主要貨幣顯然是不夠用的。北宋宋初銀錢兌換比為一兩銀兌一貫錢,到徽宗時,一兩銀兌兩貫錢,至於南宋中期,則是一兩銀兌換三貫錢。正常來說一貫銅錢為1000文,但宋時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錢為百」。當時的收入情況,丞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的俸錢「三百千」,也就是300貫,知縣一級,月俸15到20貫、尋常百姓一個月能有3貫錢便算收入不錯了。按照水滸傳的說法,一兩銀子能買一瓮酒,20斤熟牛肉,一對大雞,還有餘錢,一兩銀子按照現代的貨幣折算,應該在六百到一千之間。我們簡單來算,南宋一兩3000文,燕大俠一個時辰就賺了一百五十萬,那是相當厲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