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視線轉回之前的燕京。當太原失守,周遇吉死節的消息傳到京師後,崇禎帝感到脖子上的刀口是距離更近了。心中就又升起了『南遷』的念頭。
恰好這時李邦華上了一道密折,求崇禎帝固守京師,同時仿照永樂年間的舊例,讓太子到南都監國。過幾天沒得到回覆,李邦華又請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寧國二府(杭州廣州),讓他們拱護兩京。
彼時的崇禎帝是又氣又惱,因為他心中想的是自己與太子諸王皆南下,哪怕兩人中必須有人留守京師,那也是把太子留在北都,自己帶領朝廷上下南遷金陵,現在李邦華的提議正好相反,這等於是讓他自我犧牲。
當即憤憤不平道:「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們孩子家做得甚事?」
但崇禎帝身邊早就被人滲透成了篩子,李邦華的奏摺根本保不住秘密,如此策略贏得了不少官員的贊同,比如那周延儒,還有陳演、魏藻德、蔣德璟等。
如此力量應該說已經很強了,即便很多北方官員拿出了「遺棄國土,放棄北方」的由頭阻止,也不能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但崇禎帝很不滿意啊,於是,他就給了官階中下的言官們開口說話的機會,還是那個兵科給事中(從七品階)光時亨,他站出來反駁道:「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這一句治正確的口號,又有誰還敢再說話?
所謂的「得失」在這次的朝會之中彰顯的淋漓盡致,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士大夫階層和皇帝的無恥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李自成把周遇吉大塊分屍之後,姜瓖已經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李自成大喜過望,馬上打點軍隊,越雁門,占朔州,直向大同。
兵不血刃而奪得了大明一座重鎮,這讓李自成得意非常。但他最得意的卻是劉芳亮在中原的進展——洪承疇根本無力招架劉部大軍,崇禎皇帝的南逃路線已經被掐斷了大半了。
年初頒布北伐幽燕詔書時候,李自成最擔心的三件事——一、擔心崇禎會將一部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馬調回京師守城,使民軍屯兵堅城之下。屆時萬一不能攻克燕京,事情就不順利了。
二、崇禎不惜割地給建州韃子,調回關寧鐵騎入衛燕京。
三、崇禎萬不得已時溜之大吉,留下幾個重臣守燕京,自己走齊魯和津門,兩中選一,逃往金陵。
現在大同不戰而下,齊魯的運河也被劉芳亮給掐斷了,宣府的明軍絲毫未動,這當日的三條擔憂可不就已經解決了一半了麼。
「天琳兄弟,坐。」李自成見到張天琳後招呼道。
「陛下,你找額?」張天琳毫不客氣的坐了下,張口問說。
「大同的事兒。你勸額不要殺姓姜的,有道理,額就不殺了。但姜瓖額信不過,人騷情,面上賣乖,滑的很。額要把你和柯天相、張黑臉留下來掌控大同。姜瓖也還是總兵,但你們要握著實權,要把他手下的兵給掏空了。留做個樣子就好,省的麻達。」
「額曉得,陛下你放心。」張天琳拍著胸脯向李自成保證的道。
但他遂即又道:「額們三個留下大同,兵馬也盡都留下?」
李自成當然會把他們的兵馬都留下。
「那你軍中兵馬就更少了。號稱五十萬,去了額們也就十幾萬人,何不多帶些人馬前去?」
李自成當初的擔憂,他手下諸將是都清楚的,現在大同、宣府不中用了,但東北還有關寧鐵騎,外加上半道里殺出的鄭芝龍。
「若是順利,這些兵都已經夠了。要是不順,再多的人也沒用。」李自成這時候腦子裡還很清醒的。他身邊的軍隊雖然才十萬,可卻都是大順軍中的精銳,尤其是數萬老營,那是他最大的本錢。
這些人若還拿不下京城,再拉起十萬人也不當事。
何況他就是真的想聚攏兵馬,實力也不允許啊。
近半年的時間來,民軍的人馬很快占領了大半個中原、湖廣北部、晉西全境,還有關中和西北,現在劉芳亮軍又向東進到齊魯境內,哪兒不需要兵?
原來有幾十萬人馬,不分散很夠使用,一分散就力量薄了。
像他離開湖廣以後,德天府、承天府、襄陽府不是分去了很多兵力嗎?
現在湖廣、中原的許多府、州、縣局勢都不很穩,有很多人在左顧右盼,伺機而動。能夠反叛,他們都會反叛的。
鄖陽巡撫高斗樞更是一個硬骨頭,從十五年末就與民軍糾纏不休,李自成數次發大軍進攻,都被其挫敗,至今鄖陽上空依舊飄著大明旗號。
李自成還清楚自己與士紳階層的矛盾依舊沒有化開。
只是從之前的你死我活變成了現在的大致和平,只是緩和了下來,但想要真正的化開,還需要他徹底的拿下燕京,然後召開科舉,如此才好真正的收攏人心。
這一點他心中很明白,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等人也很明白。
所以,要短期內維持著現下的局面,李自成就只能把手裡參差不齊的數十萬大軍撒面一樣撒開。一如現在的大同府,不如此他不放心,也掌控不了局面。
就好比眼下,要是沒留下張天琳他們,大同府有什麼改變?姜瓖萬一不穩了呢?這風險太大。
至於兵馬不夠用,為什麼不招兵?
要徵召更多的兵馬很容易,北地有的是流民難民,兵源多的是,可困難就在於李自成無錢養兵呀。
吃闖王,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這是李自成的政治口號,在他的崛起過程中,這句口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從去年開始,民軍所到之處,州縣望風而降,百姓苦大明久也。可同時這也是他身上的一層沉重的枷鎖。在百姓手裡收不來錢糧,他就只能拿士紳官僚開刀,就也造成了民軍現下的困境。
李自成已經很清楚這口號的負面作用,但自己喊的口號,跪著也好喊下去。至少在他殺進燕京之前,這口號他還要繼續喊下去。
那就像是後世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一樣,看是先把手裡的錢燒完,還是先燒錢燒出成績來。是一場生死時刻的激烈競爭。
看李自成是先就山窮水盡了,還是他在山窮水盡之前就把大明朝給干倒了。
不然,他就也只能搖身一變成為大明第二了。不如此,他憑甚來養軍幹仗啊?
再直白的說,大軍殺入京城了,李自成奪取半壁江山了,那要不要犒賞全軍?如果他帶著幾十萬人殺入京城,光是犒軍的花銷就能壓死個人勒。
所以,李自成現在的這些人就已經夠用了,甚至大軍途中還要分兵,真殺到燕京城下的時候,能有個十萬人就足夠了。
看歷朝歷代,局面已經走到眼下這一地步時,新朝對舊朝那講究的並非是一味的軍事,還有人心。
朱明已是土崩瓦解之勢,不堪一擊。
人心散了,小弟不好帶了,那新朝兵進,可不就是人常說的摧枯拉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