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真正目的,造神

  第481章 真正目的,造神

  事情辦成,自然是大功一件,足以留名青史,被無數後人奉為先賢,世代供奉。🐻💥 69𝓢ħᵘx.𝕔ᗝⓂ 🐜✌

  可要是事情沒辦成,或者辦得是虎頭蛇尾。那帝辛這個主事者,就真成笑話了。

  後世史書會這樣記他,商王帝辛雖有大志,卻無能。

  有大志,但無能。

  雖然同樣是留名青史,但像這種以笑話的方式被後人所熟知,卻不是帝辛想要的。

  他要留名青史,就要行堂堂正正之法,以大功績名垂千古。

  所以,這次為人族先賢分級定品之事,不僅不能失敗,還得辦得漂漂亮亮的,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唯有如此,方能彰顯他帝辛的功績。

  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

  現在事情鬧得那麼大,涉及到了那麼多勢力,想要弄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標準,實在超出了帝辛的能力範圍。

  說到底,還是他太弱,倘若他有著堪比三皇五帝的威望,那為一眾先賢分級定品的事還不簡單。一句話的事,誰敢反對?誰又會反對?

  如此吵了七八天,仍舊沒有個結果,甚至就連一點進展都沒有。帝辛見此,表面上神情不變,可心裡已經著急起來。

  實在沒辦法之下,他只好用期待目光看向姜黎,希望他能出面,說出一個令各方都滿意的辦法。

  恰好此時,姜黎也覺得有些厭煩了。現在的氣氛已經不對了,整個大殿都快變成了火藥桶,一點就炸。

  若任由眾人繼續吵下去,不僅不會有結果,反而有可能導致眾人大打出手。

  真要這樣,這次為先賢分級定品之事,就從好事變成了壞事。堪稱人族史上最大的笑話,傳出去都不夠丟人的。

  「夠了!」

  本就不耐的姜黎,感覺到帝辛期待的目光後,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出言制止了眾人的爭吵。

  終究是人族聖子,再加上人祖餘威仍在,眾人見他開口,都很給面子的止住了發言。

  頓時,本來還極為嘈雜的大殿,一下子就變得安靜下來。

  這時,姜黎方才緩緩開口說道:「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再這麼吵下去,就是吵到地老天荒,也不會有結果。」

  「那黎侯說,應該怎麼辦?」

  比干很配合的說道。而他的話,也讓眾人將目光集中在姜黎的身上。

  此時,眾人也都意識到,再這麼繼續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可除了爭吵外,他們也沒別的主意了。

  若姜黎能有別的提議,就算無法說服大家,起碼也能打開他們的思路不是。

  「簡單,我們一步步來。先不討論誰的功勞大,誰排在最前面,先把品級定下來再說。」

  「按我所想,功績的大小應與修行境界一樣,可分為十二個等級。」

  「最低者為九品,依次往上,直至一品。而一品之上,是為賢者。賢者之上,是為亞聖。亞聖之上,可為聖矣。」

  「而九品制又有正從之分,就如境界有大成小成一般。」

  「同時,功績也有文武之分,開疆拓土,守衛一方是為武。治理天下,推陳創新,教化眾生是為文。」

  「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姜黎侃侃而談,把自己從後世抄來的經驗,詳細的說與眾人聽。

  「九品十二境!文武之分!」

  「黎侯大才,有了完善的等級,標準就不在模糊,接下來的事就簡單多了。」

  眾人默默的想了一會,覺得沒什麼問題,便紛紛表示了贊同。

  姜黎只是把制定了等級,並沒有涉及到具體的人物,也就是說沒有動他們的利益,這些諸侯與祖地來客自然不會反駁他。

  既然沒有利益之爭,那為此得罪姜黎,就顯得有些愚蠢了。

  至於設定等級的好處,眾人雖然全都能看到,但也沒必要與姜黎爭。

  誠然,作為制度的設定者,以後並將因此名垂千古,並獲得大量的氣運,可謂是好處多多。

  但這種事真的沒法和姜黎搶,因為此事本身就是姜黎提出來,並扛著巨大的壓力,一力推行的。

  和他搶這份功勞,就等同於是在最後關頭摘桃子,這是不死不休之仇。

  眼下姜黎聖子的身份都暴露出來了,誰還敢和他不死不休?估計都不用姜黎自己動手,人族高層為了保護聖子,就先把他的死敵幹掉了。

  「好,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此事就這麼定下了。然後,我們開始下一步,先定聖品。」

  見大家都同意,姜黎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合該如此。」

  「聖者,通也,道也,聲也。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知情。故而聖人無所不通,能看透萬事萬物,知曉世間所有的道理。」

  「就算我人族先賢無數,可能夠稱之為聖人的,也沒有幾個。先選聖人,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很容易就能選出。」

  「同時,先選出聖人,也最為恰當。只要選出了聖人,接下來該如何選,就有了參照。」

  「何為亞聖?道德才智僅次於聖人。選出了聖人,拿他們作為參照,就能選出次一級的亞聖。」

  「之後,再拿亞聖做參照,就能選出再次一級的賢者。接下來只需以此類推,就能完成為先賢分級定品之事。」

  姜黎說完,帝辛對他的話進行了解釋,並表達了對他的支持。

  「大王所言有理,人族先賢無數,若是從最低開始選,估計結果會和剛才一樣,就是討論的再久,也不會有個結果。」

  「可選聖人,那就簡單多了。誰能被稱為聖人,世人心中都有數,不會有爭議的。」

  其餘諸侯聞言,皆是紛紛點頭。人族能被稱為聖人的,就那麼幾個,根本沒有爭議,也不敢有爭議。

  可最低,那就呵呵了。誰願意自家先祖被評為最低?哪怕真是最低,那就算無理取鬧,也要將其抬上去。

  所以,從最低往上開始選,根本不會有結果。但從最高往下,因為最高的人選大家都心中有數,反倒很容易出結果。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就先提議聖人的人選,若是不夠,或有不足,還請大家補充。」

  「首先,人祖至高,非我等後人所能評價,將其單列出去,視為最高祭祀,與天地平齊。」

  此次大會,說是由帝辛主持,可其實他只是掛個名,具體事務,還是由姜黎這個提出者來負責。故而,他第一個開口。

  「黎侯所言甚是,人祖如天如地,至高無上,非我等所能議論。」

  眾人對此都沒有意見,人族源於人祖。人族能有今日,人祖以身合道更是占了很大的功勞。

  他就是人族的天,人族的地。

  既是天地,還有什麼好評價的?偉大已無需再用言語來形容。

  「三皇五帝,外加媧皇,禹皇,可為聖人。」

  人族能被稱為聖人的,只有那些開創人族盛世的聖皇,故而,姜黎都不用想,隨口就能說出他們的名號。

  「聖皇開創人族盛世,自然稱得上是聖人。不過,兵主有制兵之功,有擊破蠻族祖地之功,應當得起聖人之稱。」

  帝辛在姜黎說完後,補充道。

  兵主能否被稱為聖人,是有爭議的。所以作為九黎後裔的姜黎沒有提他的名諱,但他不提,別人可以提。

  「兵主的話,這……」

  聽到帝辛的提議,在場眾人都顯得有些遲疑。

  你要說兵主夠格吧,他差了一點。可要說他不夠格吧,他的功績加起來,確實稱得上是聖人。

  兵主雖敗,但仍是人族正神,為最尊貴的六主之一,祭祀不絕。他的功績,造兵、化煞、開九黎一脈,造九黎血池,破蠻族祖地……

  這些功績加起來,除幾位聖皇外,幾人可比?

  可問題就出在他敗了這件事上,若他贏了,自然是無可爭議的聖皇。可他既然敗了,那就是功績再大,也無法掩飾他是個失敗者的事實。

  這就使得他有了瑕疵,而聖人,是不能有瑕疵的。

  「若將兵主至於亞聖之列,那誰配與他同列,接下來的亞聖還怎麼評?還有禹皇,又該如何?」

  就在眾人遲疑間,有人問道。而在聽到他的問題後,眾人再無猶豫,紛紛同意將兵主選入聖人之列,與幾位聖皇享受同級別的祭祀。

  沒辦法,兵主的功績太大,將他評為亞聖,那會把亞聖的門檻拉高,接下來就不好選了。

  同時,有瑕疵的,何止是兵主一位,禹皇也有瑕疵。倒不是他本人有問題,而是出在他兒子夏啟身上。

  禹皇一心為公,堪稱完人。可奈何生了個好兒子夏啟,變公天下為家天下,使得禹皇晚節不保,生生從聖皇跌落成聖王。

  只是禹皇功績太大,人們強迫自己忽略夏啟,仍稱其為禹皇,或者是大禹,少有人稱他為禹王。

  若只是因兵主有瑕疵,就把他排出聖人之列,那同樣有瑕疵的禹皇又該如何?綜合考慮,還是把兵主放入聖人之列,這樣能省掉很多麻煩。

  「聖品已定,至於順序,我們就不考慮了,交予聖地來確認。我等後人,擅自評選聖人,已是大不敬,再為其排序,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不是確認好人選就完事的,名字的前後順序也很重要,誰排第一,誰排第二都有講究,現在的人很看重這個。

  姜黎不想因為這個問題,繼續一看眾人爭吵。所以乾脆把此事推給聖地,讓他們去煩惱。

  「黎侯說的是,我輩後人,豈有資格對先賢指手畫腳?」

  在場的眾人,也不想因為這個問題爭執,樂得把難題交給聖地。因為排序這種事搞不好,真的是會得罪人的。

  反倒是交給聖地,讓那些先賢去排,不僅更有說服力,還能省掉很多的麻煩。

  「接下來是亞聖,我提議倉頡,所謂文以載道,若無倉頡造字,豈有今日的人族。」

  「倉頡前輩為亞聖,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依舊是姜黎第一個開口,他提議的是造字的倉頡。對此,眾人並無意見。然後,他們也紛紛開口,說出了自己屬意的人選。

  基本都是上古有名的人物,或是輔助三皇五帝的大臣,或是久遠時代的人王,皆為人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刑天,共工,大羿、祝融、葛天氏等等。

  似共工、祝融,這類的名字,最開始都是人名,只是因為他們的功績太大,這才漸漸的演變成官名。共工治水,祝融掌火,從其名字就能看出其職責。

  嗯,刑天是文官,執掌刑罰的。

  亞聖之後,是賢人。

  從這裡開始就有爭議了,但不大。因為,這種級別的人物很難混水摸魚,伱功績不夠就是不夠,根本擠不進去。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看看身邊的人都有什麼功績,再看看自己。若是差得太大,一眼就能看出是湊數的。

  所謂的爭議,只會出現在那些有能力,但評價不好的人身上。

  如夏朝的開國之主夏啟,篡奪夏朝後位的東夷之主有窮氏後裔,商朝的名相伊尹等等。

  他們的功績是有的,但評價很低,夏啟改公天下為私天下,伊尹行廢立之事。這都是以他們的身份,不該做下的事。

  眾人的爭議點就在這裡,是否要無視他們的過錯,將其立為賢人。

  與之相比,另一批人就沒什麼爭議了。夏朝的中興之君少康,商朝開國之祖成湯,商朝的中興之君盤庚,帝辛的爺爺,開創盛世的武丁等等。

  嗯,還有帝辛,不出意外的話,等他死後,也會被評為賢者,且還是最靠前的那種。

  畢竟,祭祀之禮是在他任期內完善的,為先賢分級定品之事,也是由他主持完成的。

  就沖這份功勞,給他一個賢者的評價,一點也不過分。

  而這,還不是帝辛的極限。只要姜黎接下來的計劃成功,甚至能把帝辛抬上亞聖的位置。

  為先賢分級定品,規範祭祀之禮,什麼方便諸侯祭祀,給天下定一個規範,全都是假的。

  真正目的,都是為了封神。

  仔細想想,把先賢供起來,舉族供奉,這不就是在造神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