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

  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

  朱瞻壑來到關押兀魯伯的院門外,這裡是一個頗為幽靜的院子,當常威推開門時,只見院子裡種滿了花草,其中一個房間的窗戶打開著,可以看到一個人坐在窗前的桌子旁正在看書。

  「看書的那個就是兀魯伯,他倒是挺能沉得住氣,自從被俘虜後能吃能睡,也按照醫囑安心養傷,甚至還要求我們給他送來一些書籍消磨時間。」

  常威指了指窗內那個看書的人影道。

  「有意思,我聽說這個兀魯伯博學多才,而且還曾經出使過大明,當時皇爺爺還在,可惜我當時有事不在京城,所以沒有見到他。」

  朱瞻壑這時也露出饒有興趣的表情,他早就對這個兀魯伯久聞大名,所以才特意來見一見他。

  於是朱瞻壑邁步進到院子,窗子裡的兀魯伯一心都撲在書本上,並沒有發現外面有人進來。

  書房的門虛掩著,朱瞻壑卻沒有推門進去,而是禮貌的外面敲了敲門。

  「進來!」

  裡面的兀魯伯竟然用漢話說道,他的漢話說的雖然不是很純正,但也相當熟練。

  朱瞻壑推門進到書房,只見兀魯伯依然在看書,這時頭也不回的問道:「茶水泡好了嗎?」

  兀魯伯顯然以為進來的是照顧他的僕從,畢竟以他的身份,哪怕是做了俘虜,常威也按照禮儀給對方安排了僕從,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兀魯伯皇子真是好悠閒啊!」

  朱瞻壑也不生氣,而是笑呵呵的開口道。

  帖木兒帝國沒有太子之類的稱呼,蘇丹的兒子一般都是擔任總督,所以朱瞻壑就按照中原的習慣,稱對方為皇子,算是一個禮貌的尊稱。

  兀魯伯聽到背後的陌生的聲音,也立刻扭過頭,當看到朱瞻壑時,也不禁一愣,不過他很快就猜到朱瞻壑的身份不一般,因為旁邊身材魁梧的常威,正是俘虜他的那位大漢將軍,可對方卻只能陪同在這個年輕人一旁。

  「如果我沒有猜錯,你是大漢的太子朱瞻壑吧?」

  只見兀魯伯打量了朱瞻壑幾眼,忽然直接道出了朱瞻壑的名字。

  這讓朱瞻壑也十分驚訝的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的身份?」

  朱瞻壑說話時也在打量著這位兀魯伯,只見對方大概三十多歲,身穿長袍、頭上圍著頭巾,長方臉,留著半長的鬍鬚,整個人身上都透著幾分學者的氣質,難怪後世被人稱為皇位上的學者。

  「太子殿下不要忘了,我曾經出使過大明,拜見過您的祖父,可惜當時殿下您領兵在海外,據說是攻打一個名叫倭國的地方,所以我雖然聽說過您的名字,卻無緣相見。」

  兀魯伯十分坦誠的回答道。

  當初他出使大明時,曾經不止一次聽別人提到過朱瞻壑的名字,要不是當時朱瞻壑不在京城,說不定兩人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見過面了,甚至還可能成為朋友。

  「皇子出使大明的事我也聽說了,可惜我當時軍務在身,無法趕回京城,卻沒想到多年後,咱們竟然會在這種情況下相見。」

  朱瞻壑也有些感慨的道。

  「太子殿下,這就是你們大漢的不是了,為何好端端的侵犯我國的領土?要不是大漢擅自挑起戰爭,我們也不會成為敵人。」

  兀魯伯這時卻神情嚴肅的向朱瞻壑指責道。

  「皇子殿下是不是忘了,當初令祖父東征大明時,又何曾找過什麼理由?而且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希臘人來過、波斯人來過、突厥人也來過,後來伱們蒙古人才占據了這裡!」

  朱瞻壑微微一笑反駁道。

  兀魯伯家族應該是突厥人,但他們卻對外宣稱自己是蒙古人,只是繼承了突厥人的風俗習慣和宗教,這主要是為了與黃金家族拉上關係,確立自己統治的正當性。

  聽以朱瞻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如此熟悉,兀魯伯也感覺臉一紅,做為一個博學的人,他當然熟知當地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一向都是強者為尊,強者向外擴張吞併弱者,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太子殿下,國與國之間的確沒有什麼道義可講,但我覺得我們與大漢之間並沒有太大的矛盾,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談一談!」

  兀魯伯這時十分誠懇的說道。

  雖然這次慘敗於大漢之手,但兀魯伯並沒有想過報復,因為他並不想和大漢為敵,甚至如果有可能,他還想和大漢合作,只要對方能保證帖木兒帝國東南方向的穩定就行。

  這並不是兀魯伯軟弱,而是他很清楚帝國內部的情況,自從他祖父帖木兒去世後,幾個兒子和孫子爭奪蘇丹的位子,從而爆發了激烈了戰爭,最後雖然被兀魯伯的父親沙哈魯統一了帝國,卻已經讓帖木兒帝國元氣大傷。

  特別是帝國的西方,那邊的大食人和波斯人都不服從帝國的統治,經常發生叛亂,為了鎮壓帝國西方的叛亂,沙哈魯不得不將首都搬到西方的赫拉特,留下兀魯伯鎮守在撒馬爾罕。

  就算是這樣,帝國內部依然不平靜,各大貴族擁兵自重,統治下的異族也各有異心,哪怕是一些蒙古貴族,也和他們不一條心。

  所以帖木兒帝國看似強盛,其實內部已經岌岌可危,現在又出現大漢這麼一個強大的挑戰者,一上來就滅掉了他們的十萬大軍,這也把兀魯伯一下子打醒了。

  帖木兒帝國已經無法再應對像大漢這麼強大的對手了,所以他才希望能和大漢化解矛盾,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但只要將大漢安撫下來,對帖木兒帝國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其實我們大漢也不想出兵,但天竺那塊地方你也知道,如果有人從白沙瓦這裡出兵南下,整個天竺都無險可守,為了大漢的安全,我父親才不得不向北擴張,至少要加強北部的防禦。」

  朱瞻壑也十分坦誠的說道。

  以大漢現在的人口,也的確不適合向外擴張,比如這次出兵,朱高煦手中能動用的兵力只有兩萬人,這點兵力能打下白沙瓦就已經是極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