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畫卷
聽吳師叔說到玄元大陸的大氣有五層結構,趙林感覺很熟悉,喚醒了前世的某些記憶。
但聽下來才知道,這裡的五層大氣跟記憶中完全不同。
從地面向上六百丈,這個高度以內的區域稱為靈氣層。
靈氣層中靈氣的濃度最高,並且沒有煞氣與罡氣,適宜各類生靈生存,當然也包括修士與凡人。
築基境以上的修士可以在這一層御氣飛行,鍊氣境中後期的修士也能藉助飛行法寶做到這一點。
但靈氣層有個比較大的問題:空氣過於稠密。
這使得飛行時阻力極大,很難把速度提起來。
要想飛得更快,就必須去往高處,進入大氣的下一層:雲霄層。
聽到這裡,趙林暗暗點頭,心想這才合理。
人在站立時向前受到的風阻極大,哪怕修士法力充沛,估計想要達到百公里以上的時速也很難,達到飛機那樣千公里的時速更是天方夜譚。
除非……修士趴著或者躺著飛行。
但那樣不但不雅觀,還容易腹背受敵。
按照吳師叔的解釋,雲霄層顧名思義,高度在雲層附近,距離地面六百丈到八百丈之間。
但也不絕對,如果遇到高山阻隔,這一層也會跟著上升。
比如千丈的高山,山上一般只有靈氣層與雲霄層,如果山上有靈脈,布置了聚靈法陣,那麼就只有靈氣層。
雲霄層空氣稀薄,飛行受到的阻力自然較小,築基修士可以在其中快速飛行。
但云霄層很「薄」,上下間隔只有兩百丈左右,經常有煞氣從上面的「煞氣層」流竄過來,形成煞氣亂流。
眾人乘坐的飛艇就在雲霄層中飛行,雖然艇上布有防護法陣,可以抵擋煞氣亂流,但仍免不了受到衝擊,
剛才飛艇顛簸晃動就是這個原因。
築基修士能抵禦短時間的煞氣衝擊,但想在這一層中長時間飛行,只有紫府境以上的修士才能做到。
第三層是煞氣層。
煞氣層中充滿煞氣,厚度可達千丈。
這裡空氣更加稀薄,飛行受到的阻力更小,但經常有第四層的罡氣滲透進來。
同樣的道理,紫府境修士也不能在煞氣層停留太久,對於普通飛艇來說也相當困難。
只有金丹境、化神境修士和布置了更強大防護法陣的靈舟才能應付自如。
第四層:罡氣層。
罡氣層中罡風肆虐,破壞力極強,低階修士在這裡無法存活,只有化神境修士、遠航舶舟、大型戰艦才能穿梭其中。
接引眾人的那艘巨舟,就是在這一層中飛行。
第五層為虛空層。
虛空層近乎真空,沒有靈氣,也沒有煞氣和罡氣,但有更強大的域外天雷。
任何生靈出現在這裡,都要遭受天雷的轟擊。
就算化神境修士挨上一下,也免不了灰飛煙滅的結局。
目前沒有任何修士、靈舟可以在虛空層飛行。
只有傳說中當化神境修士突破境界,重鑄肉身與元神,進入臨界的飛升境時,才能堪堪承受住天雷。
但能不能活下來,還要看修為和運道。
吳師叔講完,少年們都安靜下來,默默回味剛才聽到的一切。
「化神,飛升……」
趙林心潮起伏,玄元大陸的修士想要飛升,竟然還要經受天雷的轟擊,看來長生之路道阻且長,不是那麼容易求得的。
過了好一陣,林超然打破沉默,問道:「吳師叔,咱們現在乘坐的飛艇操控起來難嗎?之前的巨舟是您在操控吧?」
吳師叔點點頭,「操控靈舟需要同時控制多個法陣,讓靈舟做出攻擊防禦,加速減速、上升下降,左右轉彎等等動作,越是大型靈舟操控起來越難。」
「其實巨舟不是我一個人操控的,另有兩名道友在一旁協助,他們常年駐守,所以沒跟著下來。」
說著向坐在雲台上的兩名青袍修士看了一眼,「你們也許想不到,操控飛舟也是一門道藝。」
趙林心裡琢磨,自己前世會開車,不知道學習操控飛舟會不會快些?
林超然欠身道謝:「原來如此,多謝吳師叔解惑。」
吳師叔接引新弟子入門,本來就有傳道授業的責任,見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也樂得多講一些宗門的事情。
一個陌生而新奇的修真世界展露在眾人眼前。
成華宗成立五萬年,是玄元大陸歷史最悠久的宗門。
如今修真界廣泛種植的靈米、靈茶都發源於成華宗。
成華宗是第一個飼養靈蠶,並用其絲其製作法衣的宗門。
不單如此,成華宗還是最早開創五行法術的宗門。
第一個發現靈脈的功用,和靈石的製作切割方法。
第一個創造出符文,並製作符籙。
第一個研究出如何布置法陣。
玄元大陸的第一顆築基丹也出自成華宗修士之手……
吳師叔十分自豪地將宗門的成就一樁樁一件件擺出來,少年們聽得一臉崇敬,為自己能加入這樣的宗門興奮不已。
趙林心中微微激盪,對成華宗莫名地生出好感來。
有弟子問道:「師叔,我們什麼時候能到宗門?」
吳師叔聞言哈哈大笑,「這裡已經是宗門的地界了!」
「已經是宗門的地界了?」
那名弟子向下方看了一眼,不解道:「下面荒山野嶺的,宗門在哪呢?」
吳師叔止住笑聲,正色道:「我成華宗幅員遼闊,修士有近十萬之多,並不是聚在一處,而是分散而居。」
聽到宗門有近十萬名修士,少年們目瞪口呆。
趙林倒沒覺得太過驚訝,他之前已經大致估算過成華宗修士的數量,十萬這個數字並沒有超出太多。
吳師叔接著說道:「修真離不開靈脈,宗門雖然綿地數萬里,但靈脈畢竟有限,修士大多在有靈脈的高山深谷之中修行。」
「我成華宗有十三座高階靈脈,以及大大小小上百座中低階靈脈。」
「為了方便管理,宗門先賢便效法凡間,將整個宗門分為十三個州,每個州之下又有多個郡。」
說到這裡,吳師叔洒然一笑,「州和郡只是稱呼而已,實際觀感差別很大,你們到時自然明白。」
「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便是南賀州的函赤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