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太平興國

  第969章 太平興國

  【太平興國】

  新皇帝登基,照例輿論造勢,我們來看一下大宋官方對趙光義同志的描述(包裝):

  「天生異象」

  老套路,天子的降生必定伴隨異象。據說,杜太后當初做了一個夢,夢見有神人把太陽交給她,隨後便身懷有孕,生下了趙光義。太陽的兒子就是他。

  當他出生的那個夜晚,產房被耀眼的紅光充斥,就像著了火一樣,且整條巷子都散發著奇異的香味。淄博燒烤了屬於是。

  「卓爾不群」

  趙光義從小就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天生具備領導能力,屬於孩子王(帝幼不群,與他兒戲,皆畏服);言談舉止皆透漏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穩重,相當早熟;好讀書,愛學習,多才多藝(性嗜學……工文業,多藝能),是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

  「工作履歷」

  一句話,專業守塔三十年,劇終。

  登基之後,趙光義的做法可稱中規中矩,先是全國避諱改名,地名、人名等都要改,例如義州改為儀州、義武軍改為定武軍、趙光美改為趙廷美;隨後冊封皇后;緊接著就是詔令趙廷美、趙德昭位列宰相之上。

  對「西北十四將」依舊採取了信任的態度,對他們的放權和賞賜有增無減,只是將「國服射手」馬仁瑀移鎮遼州,因為馬仁瑀曾違反軍令擅自調兵,進入敵境剽掠,因而與另一位將領李漢超有矛盾,趙光義賜酒勸和,隨後便將馬仁瑀調離工作崗位。

  用趙光義自己的話來總結,就是「凡機務邊事,皆奉行先帝成規,不敢輒有改易。」

  唯一的實質性大動作就是詔罷太原之兵,叫停了「三征北漢」。當然,如果按照北漢的說法,比如《十國紀年》,就堅稱是宋軍在太原城下吃了敗仗而被迫撤軍的,顯然這是北漢人民的自我安慰。新主登基,手握兵權的大將回朝拜碼頭,這是常規操作。而且從諸權威史料的後續記載來看,北漢在太原城下力挫宋軍的說法根本經不住推敲,後文會詳述。

  除此之外值得推敲的就是趙光義迫不及待地改元。前文有雲,通常情況下,新君都會沿用先帝年號,等到次年正月初一再改元。趙光義10月登基,12月就改元「太平興國」。您多等兩天,等到來年正月不行嗎?

  不行。

  即位之初就改元,也成為後人詬病趙光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認為這足以說明他的狼子野心,甚至將此認定為「燭影斧聲」弒兄奪權的間接證據。

  也有人對此表示理解,認為趙光義的年號起得非常吉利,因為他馬上就要延續太祖的統一之路,天下太平,華夏中興,故名「太平興國」,這一天當然來得越早越好。

  年號是一種重要的政治符號,趙光義急於改元,更多的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量,比如權力的快速過渡,只要改了年號,就與太祖朝徹底劃清了界線,快刀斬亂麻。

  北伐大軍在潘美、党進的帶領下回歸汴州;趙普、向訓、張永德、高懷德、馮繼業、劉廷讓(劉光義)、張光美等地方節度們來京朝覲,拜碼頭,於是就有了太宗版的「杯酒釋兵權」,次年3月,先是趙普被明升暗降,得到了「太子少保」榮譽稱號,光榮靠邊兒站,隨後的5月,向訓、張永德、劉廷讓、張光美等皆被罷免了節度使,在制書中,趙光義同志還酸溜溜地解釋道:「不敢以藩領之任重煩舊德也。」

  關於趙普的仕途起伏,後文將做專題;而至於趙光義的畢業寄語,則很有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大佬氣質。

  大宋朝最高權力的轉移最終得以平穩過渡,幾乎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十幾次最高權力交接中最平穩的一次。不僅內部團結一致,外部環境也是喜慶祥和,而這則要更多地歸功於趙氏兄弟的苦心經營。

  自柴榮以來,就把祖國統一定為基本國策,一切改革都圍繞於此,到了趙氏兄弟時期,更是立志於打造太平盛世。所以當我們分析太宗朝的時候,就不難發現很多改革措施都是柴榮的政策延續,太祖承襲柴榮,太宗又承襲太祖。具有連貫性的政策天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關於外部環境的打造。相比較而言,對內的改革措施會立竿見影,而對外部的改造和影響則比較緩慢,好比我們可以短時間內改變自己,卻要花很長時間來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宋太祖苦心經營多年,留給太宗一筆珍貴的外交遺產,主要表現在吳越國、遼國兩個大方面。假如宋太祖之後的中原再次經歷改朝換代或政策上的大轉彎、急剎車,那麼中原很有可能會分崩離析,喪失掉自柴榮以來的統一局面,重回五代亂世。慶幸的是太宗「皆奉行先帝成規」,於是太祖種下的種子終於開出了鮮艷的花,開出了堪稱歷史奇蹟的兩顆果實:一是割據近80年的吳越國兵不血刃和平統一;二是宋朝對遼國成功實施戰略欺騙,光速吞併北漢。

  【雙雄往事】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這實在是一個神奇的年份。宋州碭山縣午溝里,一個窮得揭不開鍋的教書匠家裡喜得貴子,名叫朱溫;廬州合淝縣的一個農民喜得貴子,名叫楊行密;許州鄢陵縣,一個木匠家裡喜得貴子,名叫馬殷;杭州臨安縣石鏡鄉的一個漁民喜得貴子,名叫錢鏐。

  歷史在那一年集齊了「四大天王」,四個屌絲逆襲的勵志故事。

  錢鏐的創業故事在前文已有詳述,一筆帶過,現在將重點講述吳越國內部的發展歷程以及如何一步步走向和平統一。

  錢鏐的創業史就是一部典型的屌絲逆襲的網絡爽文,且與隔壁的楊行密神同步,如有雷同,純屬歷史故意。

  黃巢賊軍為禍江淮的時候,出身社會最底層的草根二人不約而同選擇了參軍,然後憑藉強健的體魄和靈活的頭腦,一步步做大,成為大哥的左膀右臂,之後又頂替大哥成為地方節度使,進一步做強做大,終於成為割據一方的藩鎮軍閥。

  本書將錢鏐與楊行密並稱「江淮雙雄」,相愛相殺,時而眉目傳情,結成兒女親家;時而兵戎相見,一個每年都要舉辦專門砍伐楊樹的伐木節,謂之「斫楊頭」,一個每年都要舉辦穿錢串兒的活動,謂之「穿錢眼」。

  二人的創業歷程相似度頗高,就連坐鎮一方之後遇到的內部叛亂都驚人相似,然而雙方卻又在很多關鍵性問題上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這也是南吳政權與吳越國政權最終走向兩個不同結局的關鍵原因。

  這種不同的選擇就是對待中原政權的態度。

  楊行密的淮南集團對待中原的態度是不共戴天、勢不兩立,「咱倆今天必須得死一個」;而兩浙錢氏則是對中原眉目傳情、勾三搭四,「約嗎?」

  不得不承認,「地理決定論」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反對中原是與中原接壤的淮南政權存在的法理基礎、政治正確,而與中原相隔的兩浙錢氏則需與中原聯手,對共同敵人淮南形成夾攻牽制態勢,所謂遠交近攻。

  故淮南集團無論是楊氏的南吳政權,還是李氏的南唐政權,始終與中原分庭抗禮;錢氏政權則自始至終都將尊奉中原定為基本國策,甚至寫入「祖訓」。

  楊行密與錢鏐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壽命和生育能力不同。看似八卦狗血,其實這也是影響其政權發展路線的一個關鍵因素。楊行密死於905年,而錢鏐則堅持到了932年;楊行密有6個兒子,而錢鏐有38個兒子……

  楊行密死的時候,繼承人是長子楊渥,時年僅有19歲;錢鏐死的時候,繼承人是第七子錢元瓘,當時已經45歲。

  據記載,「墳頭蹦迪」的楊渥向來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楊行密並不喜歡他,認為他很難繼承家業,但其他的兒子更加幼小(次子楊渭才8歲),所以迫不得已,只能讓廢物長子楊渥襲位。楊渥年紀小、口碑差,也沒立過軍功,無論在官僚系統還是軍隊系統,楊渥既無嫡系藩屬,也無聲望腦殘粉,所以襲位之後的劇本必然是被權臣(徐溫)迅速架空,繼而丟失江山基業,楊行密苦心經營的淮南集團很快就易姓他人,南唐後主李煜呼之欲出。

  活到81歲高齡的錢鏐同志,成功熬死了包括長子在內的多個兒子,有充足的時間來歷練、觀察諸子,優中選優,最終接他班的錢元瓘,在集團內部擁有極高的聲望和充足的人脈資源。吳越政權得以在錢氏一脈傳承綿延。

  為什麼要廢長立幼,第七子襲位而不是前六位兄長?為什麼不是兄終弟及?這就要從錢氏集團的發展歷程中尋找答案了。

  感謝老朋友「江湖留白」的打賞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