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最後通牒
【最後通牒】
李煜不愧是詩詞達人,文采斐然,邏輯清晰,絲絲入扣,合乎情理而又不容反駁。當然,這封書信的起草者另有他人,是南唐知制誥潘佑。來拜讀欣賞一下:
「仆與足下叨累世之睦,繼祖考之盟,情若弟兄,義同交契……」
——咱們兩家算是世交,幾十年來睦鄰友好,那關係槓槓的。先套近乎,擺出一副哥們兒我完全是替你考慮的姿態。
「……昨大朝伐楚,足下疆吏弗靖,遂成釁隙。」
——先給漢宋矛盾定性,嶺南地區軍事衝突的根本原因是南漢侵占了南楚的領土。一句話,是你南漢不占理。
「……昨命使臣入貢大朝,大朝皇帝皇帝累以此事宣示,曰彼若以事大之禮而事,我則何苦而伐之?若欲興戎而爭,我則以必取為度矣。」
——前不久我入貢大宋,趙匡胤明確告訴我了,只要你南漢能像我一樣稱臣於宋,則相安無事,而如果非要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話,那麼大宋一定出兵滅漢!
李煜一句「昨命使臣入貢大朝」,包含了太多信息,一是消息的新鮮程度,表示趙匡胤下面的表述是他的最新態度,具備真實性和時效性;二是現身說法,南唐的綜合實力遠超南漢,現在都已經向大宋入貢了,你難道還想自尋死路嗎?三是婉轉表明自己與趙匡胤的親密關係,如此涉及軍事外交的重大國家機密,趙匡胤都能毫無保留地把底線透漏給我,說明老趙沒拿我當外人,也就說明只要你能按我說的做,那麼我就能在老趙面前幫你美言幾句,免除你的後顧之憂。
「仆料大朝之心非貪土地也,怒人不賓而已。」
——依我之見,大宋並不是糾結湖南那一點兒土地,只是要面子而已。什麼是面子,就是你的態度,大國要面子,咱小國要里子,掙錢嘛,不寒磣。
「且古之用武不計強弱小大而必戰者有四:父母宗廟之仇一也;彼此烏合,民無定心,二也;敵人進不舍、我退無守路,戰亦亡、退亦亡,三也;彼有敗亡之勢,我乘進取之機,四也。」
——李煜說不可避免的戰爭只有這四種原因。這就是偷換概念,開始給劉鋹下套了。
「今足下與大朝無是四者而坐受天下之兵、決一旦之命,既大朝許以通好又拒而不從,有國家利社稷者當若是乎?」
——你與大宋往日無讎、今日無怨,大宋也表明了和平的意願,你幹嘛非要挑起戰爭?一招偷梁換柱,緊接著瞞天過海,把將來有可能發生戰爭的責任全部推到了南漢頭上。
「夫強則南面而王,弱則玉帛事大。屈伸在我……」
——實力允許的話,稱王稱霸,實力不足的話就破財消災,其實主動權是在你手中的,還不是將大國戲於股掌?跪著掙錢怎麼了?生意嘛,不寒磣。
「……且足下以英明之資撫百越之眾,北距五嶺,南負重溟,借累世之基,有及民之澤,眾數十萬,表里山川,此足下所以慨然而自負也……」
——你已經奮父祖之餘烈,打出了一片大大的江山,真的很牛叉了!
如何才能讓對方接受你的批評?李煜做出了典範,那就是先肯定他的過往,認可他的成績。好比一家公司要開除一位中層領導,要先替他把他的豐功偉績講出來,歷陳功勳,把他要申訴的話替他說了,說得要全面而詳細,然後再說公司是因為要進行結構優化、產業轉型而不得不進行系統重組,相關部門和業務只能壯士斷腕、忍痛割愛,最後再表示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公司還怕八抬大轎也無法請他回來低就……一句話,既然你要裁他,就請給他尊嚴。
「……天方相楚,尚未可爭……」
——楚國的實力你應該比誰都清楚吧,大宋眨眼之間收服兩湖。
「……地莫險於劍閣,而蜀亡矣;兵莫強於上黨,而李筠失守矣。」
——地勢最險要、最易守難攻的就是後蜀,被大宋滅了;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是潞州李筠,也完犢子了。
「竊意足下國中必有矜智好謀之臣,獻尊主強國之策,以謂五嶺之險,非可遽前,堅壁清野絕其餉道,依山阻水斫以強弩,彼雖百萬之師,安能成功?不幸而敗則輕舟浮海,猶足自全,豈能以萬乘之主而屈於人哉?」
——我猜你們國內一定有所謂的忠臣良將這樣說:咱們有五嶺之險,敵人無法快速平推,不能迅速地長驅直入,所以只要堅壁清野,使用焦土政策,敵人就傻眼了,萬一失敗了,咱也能逃到海上,東山再起,不能輕易投降啊。
「此大約皆說士孟浪之談,謀臣捭闔之策,坐而論之也則易,行之如意也則難。」
——這些話都是專家們胡說八道,野狗放屁。
「何則?今荊湘以南、庸蜀之地,皆是便山水、習險阻之民,不動中國之兵,精卒已逾於十萬矣……」
——兩湖及川蜀軍民,精通水戰和山地作戰,你的五嶺之險在他們面前就是個渣渣,趙匡胤可以輕輕鬆鬆動員超過十萬的楚、蜀僕從軍隊。
接下來,李煜以國境線為切入點,擺事實、講道理,論證了南漢根本無法斷絕宋軍的糧道的觀點。一句話,一旦宋軍在長長的戰線上發動全面進攻,南漢毫無招架之力,且吳越國的水師會奉詔封鎖南海,到時候你想跑都跑不了。何況真到了那一天,城外和海面上全是宋軍,重重包圍之下,你身邊還有幾人會死心塌地為你賣命?不把你捆起來送去請功嗎?你以為呢,玩兒呢,寶貝兒?
「……本朝當楊氏之建吳也,亦入貢莊宗。恭自烈祖開基,中原多故,事大之禮,因循未遑,以至交兵,幾成危殆。」
——淮南割據以來,楊氏的南吳,不也尊奉中原嘛。結果我那牛叉的爺爺,趁著中原混亂,不再尊奉中原,結果呢?終於為我爹召來天朝雄師,打得我們差點兒狗帶。
「非不欲憑大江之險,恃眾之多力,尋悟知難則退,遂修出境之盟,一介之使才行,萬里之兵頓息,惠民和眾,於今賴之。」
——你以為我們就是天生軟骨頭嗎?我們當初也是跟你現在想的一樣,想憑藉險要地勢和一國精銳之師,跟中原比劃比劃,好在哥們兒我及時悟道了,答應尊奉中原,果然,一句話就讓百萬雄師息兵罷戰,一句話換來了和平穩定。
「自足下祖德開基,亦通好中國以闡霸圖。願修祖宗之謀,以尋中國之好,盪無益之忿,棄不急之爭,知存知亡、能強能弱。」
——你爺爺之前也是尊奉中原的啊,他老人家足智多謀,知道以尊奉中原為政治基石,號令四方。我希望你多學習你爺爺的政治智慧,年輕人不要太氣盛,為了所謂的面子爭強鬥狠。大丈夫能伸能屈,生意嘛,不寒磣。
「屈己以濟億兆,談笑而定國家。至德大業無虧也,宗廟社稷無損也。」
——你委屈一下你自己,放下所謂的面子,就能拯救無數黎民百姓,談笑間換來了和平穩定、繁榮富庶,這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接下來,李煜又擺事實講道理,說趙匡胤志在統一,河東地勢險峻,他老人家都不辭辛勞地親征,一旦揮師南下,你究竟能抵抗多久,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最後,李煜又轉述了趙匡胤的最後通牒,說今年秋天就是最後期限,如果南漢執迷不悟的話,大宋就要南征,還讓我們南唐迅速與南漢劃清界限,以免被勿傷,我已經竭盡所能地替你說好話了,但大宋態度堅決,我的話沒用,關鍵看你的態度,我實在無能為力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關於李煜的這封書信,權威史書上存在兩個版本,大體內容相仿,個別語句或略或詳,上文從兩個版本中予以節選。
李煜苦口婆心地告訴劉鋹,大宋的統一之志是無可動搖的,他有志向更有這份實力,我南唐怎麼樣?南楚、荊南、後蜀、北漢、潞州李筠、揚州李重進……無數前車之鑑,重點是——大宋已經下了最後通牒,就是今年9月份,說吧,你這瓜保熟嗎?
劉鋹看罷書信,勃然大怒,當即將南唐使者龔慎儀囚禁,然後回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辭多不遜」。
李煜微微一笑,把這封信轉發給趙匡胤。這就是趙匡胤接到的第二封書信。
這封書信直接堅定了趙匡胤南征的決心,要將嶺南人民從水深火熱的劉鋹反動統治之下解救出來。
感謝老朋友「江湖留白」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