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5

  第869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5

  2.2郭從義

  與窮苦樵夫、「騾馬貴族」的武行德不同,人家郭從義是大唐宗室,當然,郭從義既然姓郭,那就肯定不是李唐王室的正牌子孫,他的「大唐宗室」需要拐點彎兒、抹點角,八竿子勉強蹭點兒毛。

  具體來說,他現在雖然姓郭,但他之前曾經姓過李,他之所以姓過李,是因為他父親曾經姓過李,他父親之所以姓過李,是因為他父親的乾爹曾經姓李,而他父親的乾爹之所以姓李,是因為他父親的干爺爺曾經姓過李,那麼他的這位干曾祖之前姓啥呢,答:朱耶,又作「朱邪」。

  沒錯,沙陀正黑旗。

  實際上,作為血統純正的沙陀人,郭從義的父親是沒有姓氏的,老爺子雖然出身卑微,但機靈懂事、謹慎小心,而且抱上了沙陀人民的救世主——李克用的大腿,李克用把他安排在兒子李存勖身邊。簡單說吧,老爺子就是李存勖的月嫂。

  很快,老爺子的工作成績獲得了李克用父子的肯定,於是賜姓李,賜名「紹古」,所以老爺子終於有了名字——李紹古。通過前文關於河東集團崛起的描述,「紹」字的地位就不用過多解釋了,「紹」與「存」平輩,多賜予降晉的大將,如李紹奇(夏魯奇)、李紹榮(元行欽)、李紹斌(趙德鈞)等等。

  李紹古去世時,兒子尚幼(丱角),李存勖就把他養在皇宮裡,與諸皇子並列,起名「李從義」,排「從」字輩,與李從榮、李從厚、李從珂平輩。

  李紹古活著的時候,曾與李克用的一位養子情投意合,關係甚密,這就是李嗣源。所以當李嗣源稱帝後,李紹古的兒子李從義沒有被劃入「莊宗餘黨」遭受清算,反而受到了李嗣源的信任和提拔。

  後晉建立後,李從義急忙撇清與前朝的關係,改姓「郭」,據他自己說,他父親以前是姓郭的。史書也是這麼記載的,但實在經不住推敲。之前說過,沙陀人與其他遊牧民族一樣,根本沒有姓氏,就連沙陀人的扛把子——朱耶,據有些史料所載也是部族的名稱,後來被其首領用作姓氏,之後才被李唐王室賜姓李。

  當初給李克用當奴僕的他,怎麼會姓郭?退一步講,即便他原本姓郭,那他叫什麼名字?郭紹古?「紹古」是李存勖賜的,而且是買一贈一,先賜姓李。

  抓大放小。總之,後晉建立,李從義就改名為「郭從義」,幫他的亡父改名為「郭紹古」,以示與沙陀李氏宗族撇清關係。

  即便如此,郭從義在後晉仍然不受待見,受到排擠,先是被貶出朝廷,外放為宿州團練副使,不久之後解職回老家丁母憂,丁憂期滿,不見朝廷召還,他的喪葬假是終身長假。他被後晉拋棄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是沙陀人,他的老家在河東太原府,當時坐鎮河東的,是劉知遠。劉知遠久聞其名,於是將他納入麾下,任命他為馬步軍都虞候。當契丹滅晉時,郭從義第一個表態,表示堅決擁護劉知遠稱帝,成為劉知遠的重要心腹。

  劉知遠稱帝後,立即提拔郭從義為鄭州防禦使。討杜重威有功,成為鎮寧軍節度使;討趙思綰(三鎮連叛)有功,提拔為長安永興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

  在後周時,郭從義的超高情商和敏銳的政治頭腦再次為他贏得了命運的垂青,當時柴榮新即位,缺乏嫡系力量的支持,而郭從義在這時候主動離鎮入朝,向新主子表忠心,當聽說柴榮打算御駕親征北漢時,郭從義立刻表示願意隨駕扈從,結果「世宗甚悅」,當即改命為鄆州天平軍節度使,奉命與符彥卿在山東一帶阻擊契丹,事後論功行賞,加兼中書令。

  「三征淮南」時,移鎮徐州;柴宗訓即位後,加開府儀同三司。

  宋初,加守中書令,趙匡胤親征揚州李重進時,郭從義又匍匐恭迎在路邊,主動請求隨駕扈從,趙匡胤優詔不允。後移鎮河中。

  開寶元年(968)因病到京師療養,正好趕上第二年的飯局。

  在開寶二年「杯酒釋兵權」2.0上,郭從義也緊隨武行德之後,面紅耳赤地訴說自己的革命家史,妄圖最後一搏,抓住功名不放。

  郭從義因父親的關係,自幼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撫養,明宗李嗣源時步入政壇,天生機敏、善於察言觀色,政治嗅覺靈敏,在後晉、後漢、後周都有著出色的高情商表現,活得風生水起,卻在這次酒局中情商掉線。

  也許並非是情商真的掉線,只是不想失去名利二字。

  最終,他也被迫交出了兵權,被授予「左金吾衛上將軍」。郭從義明白,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能平安落地就算萬幸了,所以第二年,他就主動上疏,表示自己年邁體虛,請求告老還鄉,連這個「左金吾衛上將軍」也不要了。

  隨後,郭從義以太子太師退休,回家安享晚年。安享了兩年,開寶四年(971)病逝,享年63歲。追贈中書令。

  郭從義雖然不是皇族,但他因父親的關係,從小生長在皇宮裡,與諸皇子們一同成長,自幼就受到了頂尖藝術的薰陶,故而多才多藝,最擅長的是書法和踢球。

  有一次,趙匡胤忽然來了興致,對他說聽說你擅長踢球,給朕表演一個。花甲之年的郭從義立刻換上球衣,騎著小毛驢,在殿庭之間馳騁縱橫,使出這輩子所會的全部精彩招式,閃轉騰挪,向太祖爺展示什麼叫奧運會冠軍水平。

  趙匡胤連連點頭,稱讚不已,然後命人賜座,郭從義喘著粗氣,謝過龍恩,內心激動無比,因為按照正常套路,接下來就該有重重的賞賜了。然而趙匡胤卻只賜給他一句冷冰冰地挖苦諷刺:「你的球技的確NB,但這不是將相該幹的事兒!」

  郭從義頓時羞愧地無地自容。

  史書沒有記載這件事發生的具體時間,籠統的時間應該是大宋建立以後,到開寶二年的酒宴之前。而郭從義是開寶元年11月之前來京師養病的,所以這件事就應該是這兩年之間,郭從義的年齡應該是60歲前後。

  趙匡胤為何要故意羞辱郭從義?很可能就是為「杯酒釋兵權」2.0的酒宴做鋪墊,「非將相所為」,既然你郭從義這麼聰明,就請仔細品品朕的這句話,你品,你仔細品。

  郭從義也有污點。就發生在他討伐長安趙思綰之叛的時候,當趙思綰髮動叛亂時,長安巡檢使喬守溫逃走,趙思綰順勢霸占了喬守溫的姬妾,郭從義收復長安後,又將這些姬妾納為己有,喬守溫回城後,就向郭從義索要,郭從義便追責其擅離職守、棄城逃走之罪,將喬守溫誅殺。前文有詳述。

  來看下郭從義的後代子孫:

  諸子:

  郭守忠,官至閒廄副使;

  郭守信,官至東上閣門使、知邢州。

  孫子輩兒:

  郭世隆(郭守信之子),比部員外郎。

  曾孫輩兒:

  郭昭祐,閣門祗候;

  郭承祐,這是郭氏一門最後的榮耀,也是最大的恥辱。此人其實沒有什麼才華,但娶了一個好老婆,喜提了趙元侢的女兒,趙元侢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七子,也就是說,郭承祐是宋太宗的孫女婿。

  憑藉這層裙帶關係,郭承祐平步青雲,一路綠燈。

  郭承祐生性狡猾,恃寵而驕,他的犯罪道路不僅僅局限於作奸犯科的小兒科,他徹底打開了格局,所犯全是大逆僭越之大手筆,包括但不限於盜御酒、違規使用尚方金器、違規騎乘御馬、違規上訪打黑報告、擅殺犯罪嫌疑人、挪用公款、私拆國家機密信件、滯留換防戍卒、濫用私刑……總之,「體涉狂僭,無人臣禮」,滅他九族都算法外開恩的,只因他喜提了太宗的孫女,一切便都是浮雲。

  在中央,郭承祐橫行霸道,百官畏之,諫官恨之,人送外號「武諫官」;在地方,「無廉守」,老百姓「厭苦之」。

  概括起來,就是嘴賤手欠、人見人嫌、狗見狗煩、滿臉的欠揍作死、從前列腺到扁桃體由內而外自下而上洋溢著找死的青春氣息。他就是宋太宗的孫女婿、宋真宗的侄女婿、郭從義的曾孫、李克用的五世干孫子——郭承祐同志。

  當然,每當郭承祐玩兒得太過火,諫官連章彈劾的時候,郭承祐也會象徵性地受點兒處分,然而每次貶官之後都會得到重新提拔。在中央,從皇宮保安隊長(左清道率府率)貶啊貶成了部級幹部(宣徽南院使);在地方,從市委秘書(別駕)貶啊貶成了省高官兼省軍區司令員(節度使)。

  如果死後有知,不知郭從義是該含笑九泉呢,還是該含笑九泉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