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賭聖」皇甫暉

  第809章 「賭聖」皇甫暉

  【「賭聖」皇甫暉】

  皇甫暉、姚鳳等滁州俘虜被押解到柴榮面前。皇甫暉接下來的做法名垂青史。

  因被趙匡胤重傷頭部,不等柴榮開口,皇甫暉先開口道:「我筋疲力竭,受傷嚴重,請允許我坐一會兒。」

  柴榮立刻讓人抬出椅子,恩准皇甫暉坐下。

  皇甫暉剛坐下,又說道:「我想躺一會兒。」這次,不等柴榮發號施令,皇甫暉就葛優癱了。

  因他確實受了重傷,寬容大度的柴榮對他表現出了最大限度地尊敬和優待。

  然而還是不等柴榮開口,皇甫暉又搶麥道:「我年輕時在河北貝州當一名普通士兵,出生入死,累功升遷,後來輔佐明宗李嗣源,之後又率眾投奔淮南,如今在南唐位兼將相。我前後侍奉南北兩朝,經歷過大小數十戰,未嘗敗績。然而今日卻敗得一塌糊塗,不是因為我不夠忠勇,而是因天朝之兵精將勇,南唐之兵怯懦畏戰,另外,更是天助大周!」

  皇甫暉,之前詳述過,在此一筆帶過。他對自己的自述不乏美化,對後周柴榮更是充滿溢美之詞。

  皇甫暉原是貝州的兵卒,累功升為下級軍官,某次,因賭博輸了一大筆錢,情急之下,竟然發動兵變,製造了「貝州兵變」,並由此引發蝴蝶效應,從貝州一路殺到魏州,李存勖派李嗣源前來安撫、討伐,結果上演了「明宗入魏」。

  「明宗入魏」是皇甫暉的一次豪賭,他把賭注押到了李嗣源身上。結果是秦始皇摸電門,贏麻了。

  之後為躲避契丹人的追責而逃入淮南。這是皇甫暉的第二次豪賭。

  因為淮南歷來優待中原的逃兵叛將,特別是這次,正值中原大亂,皇甫暉藉機幫助李璟招攬迷茫中的北方兵將,大量的軍人、文官和流離失所的百姓都被皇甫暉忽悠到了淮南,為淮南帶來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並且在之後的招亡納叛工作中,皇甫暉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忽悠到了亳州蒙城鎮守將咸師朗。

  所以李璟非常器重皇甫暉,皇甫暉在南唐可謂如日中天,出將入相,出為節度使,入為宰相。他的第二次豪賭仍然是秦始皇掏鑰匙,贏到家了。

  這次兵敗被俘,是皇甫暉的第三次豪賭。

  雖是被俘,皇甫暉先是表現地不卑不亢,躺下之後,神色自若,接下來的話表面上是幫自己開脫敗軍之責,實際則是拍了柴榮的五彩蓮花屁。說不是自己太豬,而是您太無敵,而且有天意的加持。

  當時皇甫暉在清流關,被趙匡胤抄了後路,急忙撤退,結果滁州刺史王紹顏先一步棄城逃跑,導致皇甫暉進退失據,於是士氣崩盤,這才被趙匡胤趁亂擊敗。客觀來講,皇甫暉確實也挺無奈。

  接著,皇甫暉又說自己跟契丹作戰多年,發現今天的周師遠比契丹鐵騎還要勇猛,馬屁+1;另外,這位趙匡胤同志簡直就是天賜良將,是上天派他來幫助陛下統一天下的,所以沒人可以阻擋,馬屁+2.

  據說皇甫暉盛讚趙匡胤之勇武。

  那麼皇甫暉算是認慫嗎?不。

  柴榮對皇甫暉好言安撫,賜給他金帶鞍馬,指派名醫為他醫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皇甫暉卻表示自己深受南唐國恩,不忍背叛,拒絕向柴榮投降,並且拒絕接受醫治,幾天後傷重而亡,為南唐殉國。

  「不食周粟」的皇甫暉果真是不負國恩、鋼筋鐵骨嗎?

  在投奔淮南之前,皇甫暉算得上是劣跡斑斑:

  「貝州兵變」的直接起因,是他賭博輸了錢;

  他威逼利誘部將楊仁晟挑梁扛把子,遭拒絕後將楊仁晟斬殺,隨後又殺一位不願從賊附逆的部下,然後拎著這兩顆人頭來找趙在禮,最終趙在禮同意同流合污;

  兵變後,皇甫暉率部屠街,闖入一戶人家,問「姓什麼」,人家回答姓「國」,皇甫暉說:「吾當破國。」遂將此戶人滿門誅殺;又入一戶,問「姓什麼」,人家回答姓「萬」,皇甫暉說:「我殺萬家足矣。」又將此家滅門;

  李嗣源稱帝後,皇甫暉又屢次敲詐勒索昔日同謀趙在禮……

  皇甫暉之前一直以見利忘義、濫殺無辜的反面形象示人,可在被俘後為何又成為了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愛國將領?

  因為這是皇甫暉的第三次豪賭。

  首先,皇甫暉在南唐身兼將相(神衛軍都虞侯、奉化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無比寵遇,這是後周無論如何也無法給他的。一同被俘的姚鳳,歸順後周,被授予左屯衛將軍,一個禁軍養老閒職。

  另外,皇甫暉的妻兒老小均在南唐,是讓他們當叛徒餘孽,還是烈士家屬?

  皇甫暉這次賭的就是後周的戰略目標,柴榮親征淮南,是打算一舉吞併南唐,還是以戰迫和?皇甫暉把賭注押在後者。

  如果柴榮能一舉吞併南唐,那麼自己當然不會為李璟殉國;可如果雙方在未來某個節點選擇和談,保留南唐,那麼自己將成為南唐的英雄,成為烈士。

  果然,皇甫暉的第三次豪賭又是秦始皇戴小紅帽,贏到姥姥家了。

  滁州人民感念皇甫暉的不屈精神,為他鳴鐘致敬,並大力推薦他的兒子皇甫繼勛;李璟深受打動,提拔其子皇甫繼勛為軍官,先後任池州、饒州刺史,又進入禁軍為神衛軍都指揮使;史書也對他的「義不求生」表示了肯定,並且一白遮百丑,之前「以亂卒位刺史」等等劣跡被一筆勾銷。

  據記載,皇甫繼勛當時也隨父出征,出現在滁州戰場上,當大軍潰敗之際,皇甫繼勛也選擇了逃跑,氣得皇甫暉「操戈擊之」,結果沒打中,不知是真沒打中還是故意沒打中,總之,皇甫繼勛成功臨陣脫逃。

  正是因皇甫暉「義不求生」,滁州人民才在感動之餘,上表求情,懇請李璟看在皇甫暉為國捐軀的份兒上,赦免皇甫繼勛。

  然而諷刺的是,皇甫繼勛完全遺傳了皇甫暉投機取巧、見利忘義的基因,為南唐的最終滅亡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只不過他的運氣不如父親,落了一個凌遲處死的下場。這是後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