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
當時,東北風正猛,兩軍僵持著。
忽然,東北風變成了南風。
北漢的樞密副使王延嗣指使司天監李義,對劉崇說:「風向有助於我軍,快開團吧!」
劉崇便下令進攻,他的樞密直學士王得中,急忙跑到切近,攔住劉崇的馬頭,大喊:「李義當斬!逆風,難道是有助於我軍嗎?」
北漢軍隊在北,後周軍隊在南,雙方南北對峙。起初是東北風,北漢順風,後周逆風;而現在是南風,北漢逆風,後周順風。順風是優勢,逆風是劣勢,這是基本的軍事常識。
劉崇很不耐煩,吼道:「我意已決,你個老書生不懂別亂說,再敢亂說,先宰了你!」
在劉崇耐人尋味的指揮下,東陣的張元徽先首先發動進攻。
兩軍東側,張元徽VS樊愛能、何徽。
兩軍剛剛交鋒,樊愛能、何徽就臨陣脫逃,緊接著,騎兵跟著向後潰逃,將後面的步兵衝散,隨即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騎兵跑得快,跟著主將向南跑,而步兵數千人則紛紛解甲繳械,高呼萬歲而降北漢。
據史籍記載,後周降兵高呼「萬歲」,聲震山谷。
剎那間,後周軍隊就處在了崩潰的邊緣。
就在這關鍵時刻,柴榮大喝一聲,縱馬衝擊,竟然領著五千騎兵直衝劉崇的營帳,跟劉崇拼了。
而劉崇為了彰顯自己的胸有成竹,故意在陣前喝酒蹦迪,以示閒暇,等著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光輝形象載入史冊。想不到柴榮這個愣頭青竟然衝過來,嚇得劉崇驚慌失措,幾乎失語,除了一句「矮油臥槽」。
眼見柴榮身陷敵陣,危機關頭,有位禁軍將領挺身而出,大呼「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呼籲戰友們捨命救主,又對禁軍統帥張永德說:「賊軍驕兵必敗,只要我們堅持住,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您的部下有很多左撇子神射手,請率他們登高,出為左翼,我率人出右翼,國家存亡在此一舉!」
張永德欣然從之,於是與他各領兩千人,兵分左右,互相配合,拼死護主。
這位禁軍將領身先士卒,奮力拼殺,其所率將士也同樣捨生忘死,各個以一當百,竟然擋住了北漢軍的攻勢。
這位禁軍將領有勇有謀,膽識過人,成功挽救了後周軍隊的頹勢,並最終使後周軍隊逆轉翻盤,而「高平之戰」之所以留下了較為詳盡的史料,也多虧了有他的存在。
他的名字,叫趙匡胤。
在趙匡胤的帶動下,禁軍將士們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禁軍將領馬仁瑀同樣高喊一聲「主辱臣死」,躍馬而戰,矢無虛發,接連射死幾十個敵人,重振了後周軍隊士氣;
禁軍將領馬全義勸柴榮稍微靠後一些,萬一被北漢拿去一血,咱們就全玩兒完了,且看我們為陛下殺賊,隨後率領數百騎兵英勇逆行,反向沖入北漢陣列。
劉崇亂了方寸,只知道催促張元徽把陣線往前壓。張元徽頂著壓力,奮力衝殺,卻不料馬失前蹄,摔落馬下,隨即被後周軍隊斬殺。
張元徽,劉崇嫡系將領。劉崇坐鎮河東時,張元徽就擔任劉崇的裨將,劉崇建立北漢,將張元徽提拔為馬步軍都指揮使。此次南下,張元徽拿下首殺,以詐敗伏擊的方法順利全殲潞州先鋒軍,擊斃穆令均,嚇龜李筠,聲震河東。
《資治通鑑》云:元徽,北漢之驍將也。
《十國春秋》云:元徽,為國之大將。
因此張元徽意外墜馬被擊斃,使得北漢軍隊士氣嚴重受挫,「將士皆氣奪而兵遂不振」。
痛失愛將的劉崇又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親自揮舞紅色令旗,讓前面的軍隊退回來,暫做休整,穩住陣腳。
然而兩軍正處在膠著狀態,根本無法撤出戰鬥,先退者必死。
果然,北漢軍隊的撤退立即變成了潰退,在後周軍隊的追殺下,北漢軍隊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等到傍晚,劉崇收攏了殘兵敗將萬餘人,以一條山澗為險阻,臨澗列陣。
這時候,後周的劉詞也率部趕到,在有生力量的補充下,後周軍隊乘勝攻擊,北漢軍隊再次潰敗,樞密副使王延嗣被擊斃,劉崇倉皇逃回太原。
後周軍隊緊追不放,北漢軍隊「殭屍棄甲填滿山谷」。
此一戰,共俘虜北漢軍隊數千人,繳獲輜重、兵器、駝馬無數,同時繳獲了劉崇所使用的天子儀仗、乘輿、龍袍等。當天晚上,後周軍隊殺兩千餘降軍,白天初戰時投降北漢的更是殺無赦。
劉崇倉皇北逃,一路之上狼狽得如同《人在囧途》,因為他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失敗,因此從來沒有制定過撤退計劃。為了便於逃跑,他脫下了龍袍,放棄了天子乘輿、儀仗,披了一個褐色的破斗篷,騎著一匹契丹人送給他的黃騮馬,帶著百餘名貼身騎兵,抄小路一路狂奔。
跑到半夜,劉崇才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迷路了。月黑風高,荒山野嶺,曠野荒郊,沒有地圖也沒有導航……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劉崇抓了幾個山野村民,命令他們當嚮導,結果因口音問題,熱心村民把「晉陽」聽成了「平陽」,領著劉崇就往西走。
晉陽,即太原,在潞州的北面;而平陽則是今天的臨汾,在潞州的西面,當時是後周的控制區。
就這樣,劉崇在投案自首的道路上走了一百多里,直到天亮,才覺察出不對勁,「老鄉,朕非倭鬼,爾何為王二小?」將熱心村民誅殺,隨後撥轉馬頭,繼續向北逃竄。
劉崇逃得是廢寢忘食,晝夜兼程不敢睡覺,甚至不敢吃飯喝水。據記載,劉崇剛舉起筷子,準備扒拉兩口接地氣的御膳,忽然有人大喊一聲「周兵來了!」劉崇條件反射般地把筷子一扔,上馬就跑,比巴普洛夫的狗都靈敏。
劉崇年老力衰,難以經受這種顛簸,在巨大的求生欲的支撐下,勉強逃回太原,身體隨之一落千丈,為撒手人寰打下了基礎。
而國際友人——耶律敵祿,自始至終按兵不動,冷眼看著北漢軍隊的潰敗,並及時撤出戰場,未損失一兵一卒,沒丟一件輜重,全身而退。
劉崇回到太原後,為這匹黃騮馬修建了豪華大別墅級別的馬廄,馬廄里的所有裝飾非金即銀,伙食標準參見三品官的俸祿,賜號「自在將軍」。
劉崇收攏了潰逃回來的殘兵,動員軍隊修繕太原城防,準備「太原保衛戰」,派王得中禮送耶律敵祿回國,繼續向契丹請求派兵支援,並獲得了遼穆宗耶律璟的同意。
再說後周這邊。
柴榮回高平縣休整,隨後整軍推進到潞州。
這期間,柴榮處置了北漢的俘虜。願意留下的,編入後周軍隊,不願留下的,賜給安家費、路費,予以釋放。最終,有兩千俘虜表示想要回家,後周賜給他們每人兩匹絹,外加衣服行囊等;另有數千人表示願意留下,於是將他們改編為「效順都」,由唐景思統領,發往淮河屯駐。
同時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多高級將領斬首示眾,理由當然是臨陣脫逃。
當時,兩軍尚未接觸,在前面統領騎兵的樊愛能望風而退,不戰而逃,引發了騎兵的大潰逃,繼而衝散了步兵,而作為後方步兵統領的何徽,也隨之向後潰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二人逃到後方,又劫掠後方的物資。柴榮派人攔截二人,二人非但不聽,還殺了使者,並散播謠言說後周軍隊已經被契丹大軍打敗。
率領後軍的劉詞與二人相遇,二人說王師潰敗,勸劉詞不要再去送死。劉詞不聽,領兵繼續向北趕路,這才在晚上趕到主戰場,並參與了對劉崇的補刀。
晚上,聽說後周獲勝的消息後,樊愛能、何徽才又回來報到。
柴榮先殺了樊愛能、何徽等七十多人,到了潞州後,下令嚴查當日臨陣脫逃者,自軍使以上及監押使臣,一律處斬。
有罰必有賞。
李重進、向訓、張永德等有功將領皆得加官進爵。不必細表。
整頓完軍隊,柴榮下令進討河東太原府!
後周大軍乘「高平之役」的勝利餘威,劍指太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