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喧賓奪主平魏州2

  第631章 喧賓奪主平魏州2

  耶律麻荅對邢州局勢更是高度重視,急忙派楊安與李殷率領一千契丹精銳鐵騎,馳援邢州。

  劉知遠的「恐遼症」一直都是人們口中的笑話,私下埋怨他膽小如鼠,空喊口號,只敢當鍵盤俠。直到郭從義、薛懷讓與契丹援軍接戰。

  郭從義帶來一萬人,又匯合了薛懷讓的洺州兵,也就是1萬+的兵力,而契丹援軍前後兩波一共不到五千人。面對1比2以上的兵力差距,後漢軍隊仍舊被打得大敗,不得不退入洺州城,閉城堅守。一波打龜,一波打跪。

  劉知遠說的對呀,契丹不容小覷!

  契丹援軍在洺州、邢州地面燒殺搶掠,即便是「自己人」的邢州百姓,同樣沒有遭遇區別對待,在契丹人眼中,不管你是否歸順契丹,總之,漢人滴,亡國奴滴幹活,死啦死啦滴有。

  這樣一來,雖然契丹人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河朔人民對契丹的怨恨仇視進一步上升,對後漢的憧憬好感也進一步提升。

  留在鎮州的耶律麻荅是鎮州人民談虎色變的不滅夢魘。此人極為兇殘暴虐、貪婪狡猾,凡是民間有金銀財寶的,必奪之;凡是民間有姿色出眾的美女,必奪之。日常以殺人為樂,凡是作奸犯科的,死刑是起步價。

  鎮州百姓膽戰心驚,誰還敢違法亂紀?沒有人犯罪,也妨礙不了耶律麻荅的殺人取樂。他經常「微服私訪」,到田間地頭抓捕無辜的百姓,隨意羅織個罪名,然後撕臉皮、挖眼珠、砍斷手足、炮烙致死……他的虐殺手段花樣百出,創意十足。

  耶律麻荅平時出行的時候,各種刑具由隨從隨身攜帶,是他特有的公文包。而在他的辦公室,甚至是臥室,全都懸掛著人的內臟、殘肢……他就在這些「戰利品」中間飲食、睡覺,談笑風生、輕鬆自如。典型的人格缺陷、心理變態。

  他每天都穿著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黃色衣服,乘坐皇家御轎,一切行為標準都參考天子之禮。

  有人善意地提醒他,說這叫「僭越」,是死罪!

  耶律麻荅對此嗤之以鼻,說這是那些漢人搞出來的名堂,我們契丹人不管這套!

  耶律麻荅在鎮州,簡直就是二號的皇帝,他用正式的紅頭文件,任命馮道、李崧、和凝、劉昫為宰相,主管中書省。其僭越狂妄已經到了如此地步,為他日後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耶律麻荅最頭疼的就是漢人不斷地逃亡,於是給城門官下了一條命令:漢人敢窺城門者,斬立決!

  別說試圖接近城門,凡是敢看一眼城門的,當街斬首。

  此前,鎮州的契丹守軍已經不滿兩千人。可耶律麻荅依舊讓有關部門提供一萬四千人的軍糧,除撥出兩千人的糧食外,剩餘的一萬兩千人的糧食,就全部落入耶律麻荅的私人腰包,吃六倍的空餉,耶律麻荅膽大包天。

  耶律麻荅同樣秉承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價值觀,不信任漢人降兵,並且認為漢人士卒戰鬥力低下,都是沒用的廢物。所以,耶律麻荅不斷地剋扣漢人降兵的軍糧、軍餉,轉而補貼契丹士兵。這令漢人士卒非常憤怒,於是,漢人降兵降將們就動起了歸附劉知遠的念頭。

  原潁州防禦使何福進、禁軍將領李榮,暗中集結起了幾十人,密謀兵變。但他們力量微弱,僅有幾十人,不敢貿然行動,只好靜靜等待時機。

  如今,隨著魏州、洺州、邢州的風雲突變,耶律麻荅派楊袞、楊安分別率領契丹精銳投送到南方前線,此時留在鎮州的契丹兵僅剩下了八百人。何福進、李榮認為時機成熟,於是約定以佛寺的鐘聲為信號。

  這一天,耶律阮派人到鎮州召喚馮道、李崧、和凝等人北上,出席先帝耶律德光的葬禮。

  由於時間比較寬裕,所以馮道等人沒有急於動身,而是先收拾一下鋪蓋卷,吃了飯再走。契丹使節也不急著催他們,「好吧,吃飽了好上路。」

  這就是馮道等人的造化。

  正當他們吃飯的時候,鎮州城上空忽然傳來了佛寺的鐘聲,「DUANG——DUANG——」幾人還在納悶,交頭接耳,說今天是什麼節日,為什麼這個點兒敲鐘?

  這不是佛寺的鐘聲,這是十月革命的號角,這是奴隸們站起來沖向自由的衝鋒號。

  漢人將士們大聲吶喊著,奔向城門,打死十幾名契丹兵,打開城門,將各路反抗力量集合;李榮帶人占領軍械庫,把武器鎧甲散發給士兵,同時召喚大街上義憤填膺的老百姓,給他們派發武器,「宣洩你們的怒火吧。槍在手,跟我走,搶碉樓,殺契丹狗!」

  在何福進、李榮的帶領下,憤怒的漢人將士、百姓攻擊總部大樓,縱火焚燒官府大門,要擒殺契丹首領耶律麻荅。

  在革命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的時候,禁軍將領白再榮卻躲了起來,因為他擔心兵變會失敗,害怕牽連自己。

  何福進、李榮找到了他,用刀逼著他跟大家一起行動。因為白再榮的官職比何福進、李榮要大,更有威望。

  此時,鎮州城殺聲震天,總部大門更是火光沖天,耶律麻荅大驚失色,急忙護著家眷和金銀財寶躲入內城自保。

  參加這次起義、兵變的人,魚龍混雜,有真心反抗契丹暴政的,也有很多是趁火打劫的,有很多人不但不去攻擊契丹人,反而私闖民宅、打家劫舍,即便是攻擊契丹人,也缺乏統一部署和指揮,三五成群,各自為戰。

  這就是白再榮不願跟著他們摻和的原因,兵變也罷、起義也罷,往往是聲勢浩大,卻難以控制,無組織、無紀律,見到好處就一擁而上,一旦受挫就一鬨而散,甚至轉臉就把挑頭的綁了,賣給敵人。所以白再榮非常不情願挑梁扛把子。

  耶律麻荅雖然驚慌,卻沒有失措,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立刻組織殘存的契丹兵進行防禦,稍作休整之後,竟然能夠進行反擊,主動打開內城城門,出擊外面的起義軍,一天之內就殺死兩千多漢人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