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劉知遠稱帝1

  第610章 劉知遠稱帝1

  耶律德光選擇攤牌的時機值得商榷,他失去了耐心。他知道此舉必然會逼反劉知遠,但他對契丹的實力很有信心,早也打、晚也打,早晚也要打,那就不如趁著滅晉之餘威尚存,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耶律德光的這番話撕去了劉知遠最後的遮羞布,他必須儘快表明態度。

  劉知遠找來親信們進行兵棋推演。

  他的心腹愛將郭威態度明確:就算您真心服侍契丹,契丹也絕對不會信任您,干吧!

  剛從汴州回來的王峻最有發言權,他說契丹人貪婪殘暴,已經失去民心,絕對不會長期盤踞在中原,沒什麼可怕的,干吧!

  劉知遠集團確定了反遼的大方向,於是激進派的將領們紛紛請戰,要南下問鼎中原。

  劉知遠非常明智,說打仗要動腦子,講究輕重緩急,講究作戰時機,如今契丹剛剛吞併了後晉的數十萬精銳,且契丹主力全部集中在汴州,我們宜避敵鋒芒,不可與之爭鋒。契丹人現在正忙著搜刮中原人的財富,等他們再也榨不出油水的時候,必然會北返。現在已經開春,到那時天氣會更加溫暖,冰雪消融,路途泥濘,我們出兵半路截擊,必然事半功倍!

  在此期間,荊南高從誨勸進,劉知遠的幕僚、部將們也聯名勸進。按照一般程序,劉知遠當然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謙虛客套,表示自己是大晉的忠臣,且德行不夠,巴拉巴拉,總之,不好意思當皇帝;隨後,各級文武官員要不斷地勸進,轄境內的百姓和州縣父母官也要不停地匯報祥瑞,今天某地發現麒麟降世啦,明天那裡白龍升天啦,後天山上冒青煙啦……最後官員們要以死相逼……

  來不及了,時局過於動盪,劉知遠不能再按套路出牌,於是省略中間環節,直接一步到位。

  劉知遠召集幕僚、部將,滿面愁容,嘆息道:「蠻虜稱霸中原,漢地無主,軍事重鎮歸附鄰國(指秦州節度使何重建叛歸後蜀),實在令人痛心疾首,我——作為帝國封疆大吏、守土高官,實在是慚愧啊!」

  大家懂了,於是順著他的意思往下說,建議他立即稱帝,向天下發出號令,整合天下反遼力量,把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

  「哎呀,你們誤會啦。我的意思是要出兵營救皇上石重貴。」

  劉知遠調集軍隊,對外宣稱要東出井陘關,在鎮州一帶勤王救駕,一則救回石重貴,二則切斷契丹人的退路,使之首尾不相連。

  這只是劉知遠的一種政治姿態,為自己的稱帝做鋪墊,或者說是一次危機公關。因為耶律德光拋給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指責他不忠於後晉,三大戰役,你幹啥去了?躲在太行山西面,見死不救,坐視後晉滅亡?

  這是壓在劉知遠頭上的一座輿論大山,好比石敬瑭頭上的「漢奸」罵名一樣。劉知遠必須為自己開脫,高調地宣布自己要勤王救駕……誰搞偷襲之前,登報紙、發推特,把自己的進軍路線、戰略目標加精置頂?

  堵天下人的嘴。

  劉知遠「救駕」,一來是為稱帝的製造輿論基礎,二來是名正言順地整合軍事、政治等資源,提高自己的聲望和權力。

  2月11日,劉知遠集合了各路兵馬,宣布東出井陘關,穿越太行山。在其親信史弘肇的帶領下,全體官兵異口同聲,高呼道:「蠻虜攻陷京師,皇上蒙塵,中原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能夠當君王的,非我們大王(北平王)莫屬!請大王先登基稱帝,我們才能名正言順地出動。」隨後便山呼萬歲。

  左右親信都勸劉知遠借著這個氣氛趕緊稱帝,劉知遠仍然拒絕,說你們懂什麼?現在契丹的勢力依然很強大,我們必須先建立功業,在氣勢上壓過契丹。

  2月13日,陝州發生兵變。

  此前,耶律德光派部將劉願當陝州保義軍節度副使。劉願狗仗人勢,典型的漢奸嘴臉,到任後貪暴殘酷,只用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讓陝州人民生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民怨沸騰。

  部將趙暉、王晏、侯章私下密謀,說契丹禍亂中原,天下紛爭,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如今,河東劉知遠德高望重、實力最為強勁,人心歸服,不如我們為天下人做一個榜樣,殺了劉願,送款於河東,則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三人一拍即合,於是秘密召集了幾個死士,趁夜潛入武器庫,偷出武器鎧甲,然後將劉願暗殺,人頭掛在府門以外,隨後誅殺了契丹派來的監軍,大家擁護趙暉當陝州留後。

  契丹第一時間安撫趙暉等人,表示承認他們的合法地位,任命趙暉為陝州保義軍留後、侯章為陝州軍隊總司令(馬步軍都指揮使)、王晏為副總司令(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三人拒絕,並斬殺契丹使節,焚毀耶律德光的詔書。

  劉知遠沒有足夠的底氣登基稱帝,雖然跳過了很多中間環節,但他仍在觀望。當趙暉等人發動陝州兵變,並向河東納款之後,劉知遠再也等不下去了。

  劉知遠的部將(行軍司馬)張彥威等連上三道請願表,懇請劉知遠趕緊稱帝。

  劉知遠尚在遲疑,關鍵時刻,郭威派楊邠遊說劉知遠,說現在全天下都在盼望您出山,如果您不利用這個機會,一味地謙虛辭讓,恐怕人心會轉變,而一旦有所轉變,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災害。

  「那我只好勉為其難啦。」

  2月15日,劉知遠在太原正式登基稱帝。

  據史料記載,耶律德光聽到劉知遠太原稱帝的消息後,「懼甚,由是大河之南無久留之意」。真是晴天霹靂一聲雷,百姓翻身做主人。

  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當然可以把劉知遠在太原的這聲吶喊無限放大,但在當時,耶律德光真的沒有「懼甚」,也沒有因劉知遠稱帝就要離開中原。

  出現這句記載的,是《舊五代史·漢書·高祖本紀》,也就是劉知遠同志的人物傳記,當然要對他放出革命第一槍的標誌性事件予以適當的美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