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三月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公曆三月。

  疫情還沒有解決,但是情況已經沒有一開始時的那麼嚴重了。

  物資匱乏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至少到現在不會有醫院和一線抗疫人員缺乏防護裝備的情況。

  還是有很多工廠沒有復工,但是那些生產醫療物資的工廠得到了特別的照顧,優先開工。

  不只是恢復了那些工廠的產能,還緊急的建設了大量的相關生產線。

  誰也不知道這一場疫情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新建的那些生產線究竟能不能夠賺到錢。

  疫情一結束,很多生產線就必須得停工。

  浪費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再浪費也要投資建設。

  醫療物資受制於人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華夏14億人口,真的要發生什麼事情,需要的東西太多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供應得起。

  早先在海外的國人差不多就已經將各種防疫物資給買光了,源源不斷的寄回來。

  有的是捐贈,有的是寄給自己的親人,有的則是在朋友圈高價的賣出。

  那些物資客觀上也緩解了一線人員防護物資匱乏的問題。

  但是,也只是能夠緩解,並不能夠完全的解決。

  這一場疫情太嚴重了,全國各省市都全服武裝起來,差一點醫療系統就要被擊穿。

  如果沒有各地大規模的建設醫療物資的生產線,醫療物資匱乏的問題就沒有辦法真正的解決。

  進入到3月,口罩依然緊缺。

  只不過沒有了之前那麼嚴重。

  一線工作人員都不缺乏口罩了,還有部分工廠的員工也優先地獲得了口罩,開始慢慢的恢復生產。

  疫情還沒有解決,但至少看到了一絲曙光。

  開工,那就是最大的希望。

  3月才開始,就已經有了多家新的口罩生產線投產,顧牧新建的生產線也已經開工了,每天都加班加點的生產,一天能夠生產的口罩超過了方浩的浩氣口罩廠。

  不過,他的工廠也不是這個行業新的龍頭。

  這個行業新的龍頭是一個以生產電動車出名的公司,那一家公司在疫情發生之後很快就投入了巨大的資金踏入口罩生產行業。

  然後,一天的產能就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個口罩。

  在疫情發生之前,全國所有的口罩產能加在一起,一天也就是兩千萬的樣子。

  現在這一家公司生產的口罩,就是差不多是之前全國產能的四分之三。

  投資很巨大,產能很高,但是疫情一旦結束,那些口罩就沒地方銷售,生產線都要被拆掉。

  要不然生產得越多,賠得越多。

  這是一場豪賭,是一場看上去要賠得血本無歸的豪賭。

  做出這種豪賭的公司還不少。

  也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的決心,有他們這樣的反應速度,才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裡解決醫療物資匱乏的問題。

  進入到3月,根據有關部門的預估,全國口罩產能有望達到日產一億個以上。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也正是這樣的企業支撐起了各地工廠陸續開工。

  要是連口罩都沒有,工廠肯定是不被允許開工的。

  生命安全比經濟更加重要。

  一個確診患者,就有可能傳染一座城市。

  江城那邊的疫情還很嚴重,每天的死亡人數都不少,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也不少。

  那一座城市依然在嚴密的封鎖之中。

  不過曲線開始下落,情況在慢慢的變好。

  到了三月,醫療系統和一線防疫人員的口罩問題得到了解決,浩氣口罩廠也停止了口罩的捐贈。

  物流也慢慢的解封了,他們的網上商城也重新開始銷售。

  價格比疫情發生之前的價格提高了一點,因為生產原料已經漲價了,而且漲價的幅度比較大,是成倍的漲價。

  成本提高,他們的價格肯定也要提高,本來一個口罩還賺不到一分錢,如果再不提高價格,那就要賠本了。

  這和一個多月的免費捐贈不是一回事,那只是偶然的事情。

  銷售價格那是長期的事情,長期的虧損,那就沒有任何一個廠家能夠承受得起。

  不過漲價的幅度很小,提高價格之後,他們每一片口罩的盈利還是只有一分錢左右。

  在同類產品裡面,他們的價格還是最低的。

  這樣的提價,他們也做出了解釋,而這樣的解釋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

  現在只是一線人員不缺乏口罩,老百姓還是挺缺的,口罩的價格也還不便宜,都需要一塊多錢一個,而且還不容易買到。

  浩氣口罩廠重新在網上銷售,在購買上有限制,一個人只能夠夠買一包,也就是50個口罩,價格也才是三毛多點一個。

  這個口罩的品牌已經打出來了,價格又那麼的實惠,當然吸引來了大量的消費者。

  雖然有著限購的政策,但是每天的產能還是跟不上購買的需求。

  ——方浩在疫情期間免費捐贈口罩的行為,給這個口罩品牌做出了最好的GG。

  何況現在的價格又是全網最低的。

  那可不只是低一點,而是比同類產品低一多半。

  質量有保證,價格又只有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消費者當然會優先選擇這個品牌。

  從商業的角度來講,方浩這樣做顯然是很失敗的,是不符合商業規則的。

  但實際上他這樣做,給他帶來的利潤遠遠的超過他將口罩提高到市場價格帶來的利潤。

  口罩這種東西,從他一開始投資就不是為了賺錢。

  那個時候只是想著拍一拍馬屁,解決一下當地的就業問題。

  疫情之後做出那樣的選擇,那就是給自己刷聲望,刷人設。

  一個多月的捐贈,加班加點的生產,給他帶來的經濟損失達到了幾千萬。

  可是在別的地方,給他帶來的利潤卻達到了幾個億。

  有了那麼高的利潤,他當然看不上口罩銷售帶來的那一點點利潤。

  現在網上銷售,不賠錢就可以了,賺大錢沒必要,這會毀了自己的形象。

  他個人的形象帶給他的利潤要遠遠的超過賣口罩帶給自己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