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偷書豈能叫偷

  有意思的是,知乎大V每一次出走,非但沒有引起知乎的衰退,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平台反而獲得更多的融資和彈藥,比如悟空問答挖角以後,才完成4.3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接近35億美元。

  不得不說知乎的心挺大,從不限制公眾號等多平台運營策略,甚至包括導流。比起頭條系對公眾號的如臨大敵,這方面沈鋒必須點個讚。

  一魚多吃或者多平台運營早就不是秘密,所有頭部自媒體早已盛行,沈鋒更腹黑一點,這些嘰嘰歪歪的傢伙恐怕是希望借著出走的噱頭,爭取其他平台的羊毛吧?

  比如喜馬拉雅或者百度?

  三年前就開始嘗試商業化,每次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樣子,什麼剛開始只允許網站GG,然後才一步步開放客戶端GG。

  官方公眾號100多萬粉,硬不接GG,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內容問答領域,雖然也開放機構號,但並未有特權,反而限制更多。導致儘管帳號越來越多,但並未被營銷內容水化。

  說白了人家在你這裡全是白忙活!

  站在老闆的角度分析,沈鋒百分百肯定任何逼宮屁用沒有。哪怕知乎現在點讚top10的大V全部出走,短期可能有點小影響,但長期絕對沒事,原因在於知乎的確有很強的造血能力。

  打造一個社區最關鍵的不是建築有多漂亮,裝飾有多華麗,而是氛圍和文化。

  知乎的社區文化可以說是整個網際網路平台里最好的,按照CEO周源的話說,什麼是知乎文化?

  就是認真你就贏了的新知理念。

  在這樣的社區文化薰陶和精神感召下,知乎只會擁有更多的意見領袖和大V。所以哪怕釜底抽薪,也能再造一批新的出來,不爽就滾蛋。

  二戰小鬼子為什麼太平洋戰爭會輸?

  因為打著打著發現,自己打掉老美一艘船,人家馬上能造出兩艘出來。

  好容易偷襲完珍珠港,結果把人家的軍工製造潛力全部激發出來了,越打反而越多!

  這還怎麼玩?

  沈鋒放下報告,來到窗邊,其實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一樣,變現千萬條,人設最重要。

  知乎是極少數沒有被MCN化的平台,除少量機構號,絕大部分都是個人運營,哪怕是頂級大V。

  像微博微信公眾號,但凡大一點,早就公司化運營,背後誰沒有幾十人的團隊?

  因為沒有商業運營,所以變現能力弱,一個人累死累活再牛逼能寫多少?

  百分之九十九還是那些不差錢的精英們,閒著沒事跑上來裝裝逼,體會一下好為人師的滿足感而已。

  你指望這些東西拿去變現?

  騰訊投資也不是傻,巨頭只是為產業布局,賺錢不賺錢無所謂,知識賽道必須先占個坑,成了躺著賺錢賺流量,萬一死了?

  正好一口吞了!

  投資不一定都是好事,

  有的要錢,

  還有的要命!

  想通這點,更加堅定百萬贏家的定位,放棄所謂精英,越接地氣越好。

  讓大眾享受知識的快樂,培養年輕人知識就是財富的觀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騰訊投資部,彭志賢看完調查報告,對蕭文翰道:「看來咱們還是遠遠低估那小子了!」

  「現在怎麼辦?」蕭文翰沒有彭志賢那麼淡定,坐不住道:「我馬上去接觸?」

  「已經晚了!」彭志賢擺擺手,無奈道:「你覺得沈鋒會接受融資?」

  「這……」蕭文翰回想起第一次見面的情形,長嘆口氣,搖搖頭。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等。」彭志賢輕笑道:「對於咱們來說,創始人能力越強,不應該越放心嗎?」

  「話雖這麼說,但萬一……」

  「沈鋒不是目光短淺之人!」彭志賢認真道:「否則也走不到今天。」

  「每步棋都深謀遠慮,就連我都不得不服氣,這樣的野心除了幾大巨頭,別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你的意思是?」蕭文翰吃驚道:「從開始他就是奔著IPO去的?」

  「你還沒看出來嗎?」彭志賢搖搖頭,笑罵道:「敢玩知識賽道沒這點自信能行?」

  「前有張一鳴的悟空,後有阿里的鑿鑿,哪個不是死的透透的?」

  「尤其是什麼鑿鑿,上線初期阿里精英齊聚,各種產品經理、運營、電商專家多少個P9P10,甚至鼓勵大魚號自媒體作者參與,結果呢?」

  「不到半年徹底被放棄。」

  蕭文翰點點頭,身為死對頭自然研究過,從內容上看,鑿鑿的受眾更偏向技術、職場和情感方面,主打10分鐘必有回答的功能。

  從產品邏輯看,和知乎有些類似,通過專業性較高的知識分享以及問答形式,形成社區交流,企圖打造某種文化氛圍。

  「你再看看張一鳴弄出來的懂車帝,切入點很好,短短時間已經能跟汽車之家白掰腕子。」

  「頭條的內部孵化一直比較成功,每個產品幾乎都能獲得豐厚流量。阿里更不用說,咱們永遠的老對頭,兩大巨頭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

  「面對知識賽道結果呢?」

  說到這裡蕭文翰終於找回點自信,畢竟布局第一頭部知乎是出自團隊之手,也算是賽道唯一能打的選手。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速增長之下,人們對高質量知識信息需求日益提高,特別是教育、文化和娛樂新消費結構。

  可文化產業在國內GDP占比顯著低於其他發達國家,意味著知識產業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未來可能是千億,甚至萬億大風口。

  「之所以連巨頭都跑不快,原因有兩個。」彭志賢分析道:「一方面國內對版權保護的力度不足,導致知識社區所誕生的版權無人問津。如果平台不能夠簽約足夠高質量的作者,每天不能持續穩定地輸出優勢內容,流量早晚消失。」

  「即便保證穩定的作者輸出,付費用戶群體在年齡層次、教育水平、職位高低、能力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如何滿足於千人千態的需求才是關鍵難題!」

  這些蕭文翰也想過,平台只能通過各種算法進行智能推薦,至於付費後是否覺得物有所值,用戶自身的使用情況、理解情況不同,感受也會不盡相同。

  為解決這類問題可能導致的用戶流失,知乎的做法是推出七天無理由退款,對用戶進行一定程度的容錯。

  說白了國人對於知識付費骨子裡就沒有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