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錢難賺,屎難吃

  史小諾越來越興奮,能採訪到投資圈最炙手可熱的低調大神絕對不能輕易錯過,繼續追問道:「我相信很多人最感興趣的還是您投資的秘訣,能不能說說?」

  沈鋒微微一笑,裝逼道:「在很多場合我都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一家企業能否有好的未來,應該如何判斷?」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未來?因為對未來有好的預期才會幻想出很多事情對不對?」

  「比如企業家對法治的市場經濟很有信心,對未來樂觀,他就會每天都很勤奮地做事情。但如果覺得自己所處的不是法治的市場經濟,樂觀情緒沒有了,對未來的判斷悲觀,可能人就離場了。

  「從我的角度來看一個企業家的價值觀、他的生活方式、他到底在怎樣提升自己的修為,決定企業有沒有未來。」

  「我做投資只有三個簡單原則:第一這個企業是不是能用一句話能講清楚?比如你問可口可樂是做什麼的?很簡單四個字:賣汽水的!」

  「你問奔馳做什麼?造汽車的!」

  「一句話就講清楚,模式很簡單。但現在很多項目一句話說不清楚,那就說明它的戰略,它的整體思維,它的願景、價值觀都不清晰,甚至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商業模式,如何盈利?」

  沈鋒一針見血道:「第二這個企業有沒有終端產品在銷售?不管老闆講得天花亂墜,都得看到底有沒有在賣東西或者服務。」

  「企業只要在走貨,或者客戶名單在不斷拉長,就算是發展壯大的過程。明白這點基本原則,就能避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騙子和大坑。」

  「第三必須看老闆下班後經常和誰在一起?如果總是跟公、檢、法,紀委、銀行的人在一起,企業八成要出事!」

  「要麼想撈人、要麼在平事、要麼是找貸款……」

  「如果下班以後總是跟學者教授在一起,跟運動員在一起,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跟家人在一起,對家庭子女負責任……總之閒暇時間都是健康的生活狀態,這公司基本沒問題。」

  史小諾暗自點頭,這個角度很新穎,也是節目一個亮點,畢竟不是誰都敢說實話。

  事到如今沈鋒也打開話匣子,真誠道:「對一個企業家,特別是在商場上折騰幾十年的老前輩而已,做到這一點不是太容易。」

  「會看到很多的陰暗和不堪,會碰上很多傷心的、不好的事情。還記得張愛玲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人生最遺憾的是什麼?就是漂亮的女人拉的屎也是臭的。」

  「所以真正的勇士在我這裡標準很簡單……」

  「受到現實的毒打,但依然還是熱愛生活!」

  史小諾肅然起敬,作為央視當家花旦,見過太多成功人士。一個企業家解決經歷過溝溝坎坎之後,還能對未來抱有期待和希望,始終充滿激情與信心,他就能夠帶領企業往前走。

  「創業走到今天,能成功很大一部分都是靠運氣。」沈鋒坦然道:「大學的時候聽馬雲的演講,說賺錢只是最低層次的事,當時還嗤之以鼻。」

  「現在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企業家的確不是好乾的!」

  史小諾趕緊追問原因,沈鋒喝口茶道:「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要喝水。有土地、有錢、有機器、有很多工人,必須出來一個人,把這些都組織起來,生產了水,再賣出去,然後我們才能喝到水。這個人就叫企業家,是要素的組織者。」

  「把不同的要素組織起來,過程就是一種創新。缺這一個人,咱就喝不到水。地還是那些地、機器還是這些機器,總得有個膽大的二桿子來張羅,甚至在組織這件事的時候他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必須要冒險,所以企業家是要素的組織者、生產的組織者,還要冒險。」

  「誰都知道成功只是小概率的事,很多企業家冒險是失敗的,只有少數幸運兒才能成功。他們要承擔財務的風險,市場的風險,人的風險,甚至是道德風險,還有自然風險……」

  「說白了就是一件事:攢一個項目,去冒險,自己承擔最大責任,然後提供大家需要的產品,賺取心裡頭想要那份錢!」

  「那你認為如何當好一個這樣的角色。」史小諾犀利道:「有什麼具體標準嗎?」

  「第一要指道,告訴別人做什麼事,給大家一個方向。跟這個大哥,大哥得指道,指道很重要。」

  「第二敢扛事,負責到底,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第三很好辦,就是買單!」

  沈鋒笑道:「想當大哥永遠都是買單,單都買不起,當不成大哥。我們看電影,出來混當大哥,不是砍人的,都是小弟拿刀砍。」

  「等小弟拿刀砍人,完了跟大哥要錢,大哥都在後面喝茶,最後買單不是嗎?」

  「哪怕公司破產了,債務要清償,也要一直買單到最後一分錢。沒有兜底買單的精神,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就幹不了企業家。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創業者半道都回來了,太辛苦,這活真不好干!」

  這番話的確有感而發,見過太多活生生的例子。一般創業的三五年基本上就垮了,只能跟家裡跟老婆要錢,說公司要清盤,還有員工沒發工資,員工來鬧,不僅要正常工資、五險,還要賠償。

  這時候老婆就翻了,要離婚。沒辦法就出來借錢,有的人借,有的人不借……

  「現在有很多風投,會比較、計較創業公司的估值,我覺得比估值更重要的,首先是要選對人,不是多少錢,而是誰的錢。」

  「國內網際網路江湖中最好的兩千家公司,都被幾個大哥把持:BAT、經緯、紅杉、IDG、加上新入局的美團和字節跳動……」

  「再看電影行業,原來有三個大哥,華誼、光線、博納,現在又多了萬達、阿里、騰訊……分別控制了內容、通路、技術三大塊。」

  「所以現在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創業公司能從 A 輪到上市,概率只有18 萬分之一!」

  「山頭太多,股權結構就是大問題。可能有三個不同的資本投了三輪,融資占一多半,最後究竟是要借殼上市,還是要直接上市,還是要重組?」

  「這個問題永遠達不成一致!」

  「再假設你目標遠大,生意又特別好,那一定要把公司的錢和個人的錢安排好。很多投資人創業,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現金,全壓死在了股份里。」

  「萬一賭輸就什麼也得不到,建議能中間變現一部分,或者留一部分在外面,靈活地處理,等上市了以後,日子就能改善了。」

  「這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