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見此墓誌者,速速退回

  第119章 見此墓誌者,速速退回

  石棺內側的小篆字體行如蝌蚪,密密麻麻,但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字跡非常工整,雕刻的如行雲流水般流暢,簡直就是書法級別的。

  毫不誇張的說,即便是拿紙把上面的墓誌拓印出來,都具有著一定的文物價值。

  考古價值,那自然就不用多說了。

  至於墓誌的內容,雖然有些難懂,但是許天川憑藉著《天鑒秘術》的知識,還是能將其全部通順的理解出來,只不過就是需要多用點時間而已。

  大概半個小時後,許天川才將墓誌上面的內容全部看懂、吃透,臉上的表情也跟著逐漸凝肅,挑起的眉頭帶著幾分驚異和疑惑。

  墓誌記載的也確實是秦桓王的生平事跡,讚揚秦桓王人善心慈,好善樂施,體恤百姓,被封為秦桓王后賜封地為洛陽,在洛陽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比如廢除奴隸制度,修改律例,開糧倉賑災等等等等,深受百姓愛戴,誇張到被百姓奉為『聖人』。

  這些都跟史書上記載的吻合度極高,說明秦桓王是個妥妥的『明主』。

  但還有一點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

  墓誌上撰寫著,秦桓王其實還有一個鮮有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儒教弟子,推崇的是儒學思想。

  儒教!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從諸子百家中的『儒家』發展而成的一個信仰宗教,信仰的是儒家思想。

  這一點就讓許天川感到很詫異,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所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理念是『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也就是嚴刑峻法,以強硬的手段充分調動秦兵壯丁的積極性,更容易讓秦國迅速壯大,當然了,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被後人稱為『暴君』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這也是為什麼秦桓王體恤愛民,人善心慈了。

  史書上之所以沒有記載,那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秦始皇向全國推崇的是『以法為教』的法學思想,說白點這就是等同於很秦始皇對著幹,那肯定不能說出去了,更不能向外推崇自己的儒學思想,只能自己偷偷的實行,做到仁政愛民。

  有一說一,就單憑這一點,許天川對於這個秦桓王還是挺佩服的。

  墓誌不可能隨意胡亂杜撰。

  古人講究言簡意賅,以上的這些肯定不足以在墓誌上撰寫近萬字,後面還有秦桓王生平的其他事跡和死因。

  雖然確實寫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三五七八個字帶過,唯有一件生平事跡卻占據了整片墓誌的一大半內容,這件事情同樣也是秦桓王的死因,也讓許天川臉上凝重的表情難以平復。

  這件生平事跡的大概意思就是:「秦桓王以仁義治理洛陽,深受百姓愛戴,子民的勞動積極性很強,大力發展農業和商業,日漸富庶,但是在秦桓王治理洛陽的第十五年秋季,發生了一場地震,不過地震的等級並不是很高,造成的傷亡損失對洛陽城也沒有太嚴重的影響,甚至城牆都沒有裂,民房也沒有坍塌,但是後來有人發現,十幾公里外的龍門山脈卻因為這場地震出現了很多裂縫和深谷。

  因為這場地震對洛陽城的百姓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實質性影響,也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倒是信奉儒教的秦桓王卻覺察到了這場地震可能會給洛陽城帶來不祥之兆!

  這並不僅僅是秦桓王的預感,更不是什麼第六感,而是秦桓王通過儒術推算出來的!

  但這個『儒術』並非是君主駕馭群臣的權術之法,而是以《易經》為基礎,蘊含八卦玄說的一種術法,通曉天文與地理,占卜極凶與禍福,也屬於儒教中的『理論派』。

  果不其然,秦桓王算的非常準確,當年秋季發生地震後數月,冬季來臨,天降寒霜,暴雪而至,從龍門山脈吹來的暴風夾著雪花不止,猶如一場滅世天災,暴風中裹著的雪花異常寒冷,可頃刻間將人活活凍死,渾身僵硬,凍傷的體膚為暗紫色,寒不可擋,僅一夜之間洛陽城百姓死亡過萬,民眾恐慌,以為是惹怒了龍門山脈的雪神!

  說到這,許天川感覺這就真的太有意思了啊!

  墓誌上記載的這一雪災異象明顯就是跟先前在山坳遇到的暴風雪中裹得屍蚓是一模一樣的啊!

  要不然的話雪花能頃刻間就能把人凍死?凍傷的體膚還都是暗紫色的!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千年前,雪山屍蚓就出現在了龍門山脈,因為一場地震導致龍門山脈的地勢出現改變,意外形成了天然風口,雪山屍蚓可能也在當時順著地震後產生的裂縫爬了出來,然後被暴風連同雪花一起吹到了十幾公里的洛陽城,造成了一場墓誌上記載的詭異雪災!

  「雪山屍蚓居然在秦桓王墓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說明在秦桓王墓之前,龍門山脈,也就在這附近地區,還存在著一個比秦朝更早時期的墓葬!」

  許天川感覺事情越來越不簡單,越來越複雜,而又刺激!

  這種理論的可能性是必然的!

  因為屍蚓只存在於墓葬中,也有可能會有自主意識的從墓葬中爬出來,但生存的起源地絕對是在墓葬中。

  這就好比是蛆,沒有腐肉是不可能產生蛆的,腐肉吃完了,那就要爬走了……

  再後面的墓誌中還有記載,這場恐怖的雪災導致洛陽城數萬百姓喪命,百姓閉門閉戶,不敢外出,甚至有百姓因為缺糧而活活被餓死在屋內。

  心懷仁慈,體恤愛民的秦桓王為此茶飯不思,日夜不寐,終於以儒術推算出,這場詭異雪災來源於龍門山脈,秋季的地震打開了亡魂之門,百姓深受亡魂亂世之疾苦。

  而想要解決這一災難,唯有以身鎮魂!

  當日,秦桓王寫下一卷《鎮魂祭》,用一丈白綾懸樑自縊。

  後人按照秦桓王寫下的一卷《鎮魂祭》,將秦桓王下葬,終年四十五歲。

  秦桓王下葬的後日,暴風雪終止,寒風雖然依舊凜冽,但是傷凍異象不見。

  但是秦桓王自縊的事情並沒有對外傳出,傳出去的死因是操勞過度而突發病疾導致。

  百姓則認為是秦桓王的仁心感動了上天和雪神,

  這一點和史記上的差不多。

  以上就是篆刻了大部分墓誌的秦桓王事跡和死因。

  許天川此時已經豁然開朗。

  秦桓王利用儒術推算出詭異雪災來源於龍門山脈,秋季的地震打開了亡魂之門。

  而這個亡魂之門,實際上就是一座比秦桓王還要早上很多的古墓,準確的說應該是凶墓!

  這一點說明秦桓王的儒術還是非常高明厲害的,之所以沒有準確的推算出是一座凶墓,而是在墓誌上寫成了『亡魂之門』,那是因為儒術只能推斷凶吉,是什麼樣類型的凶吉。

  其實打開了『亡魂之門』和打開了凶墓之門,意思也很貼近了。

  至於解決的辦法,看上去有點極端,先是寫下一卷《鎮魂祭》,然後用一丈白綾懸樑自縊,墓誌上稱作為『以身鎮魂』!

  表面上來看,這種方法確實有點『極端』,但這也正符合了秦桓王仁義愛民的儒學思想。

  至於原理,也很簡單。

  秦桓王寫下的這一卷《鎮魂祭》其實就是他死後所用的墓葬的造墓詳細。

  墓誌上也說了,後人按照秦桓王寫下的一卷《鎮魂祭》將秦桓王下葬,後日暴雪異象便消失。

  這並不是什麼秦桓王的仁心感動了上天或者是雪神。

  事實上就是秦桓王親自給自己設計的墓葬影響到了原本那座神秘凶墓的格局,就好比是對神秘凶墓的一種封鎖和鎮壓!

  墓誌上寫的『以身震魂』其實也是比較貼切符合的。

  「嘶……」

  許天川下意識的倒吸了一口深長的氣息。

  這個秦桓王真的被儒家思想影響的非常徹底啊!

  通過儒術推算出了凶吉來源於亡魂,然後不惜懸樑自盡,撰寫一卷《鎮魂祭》,自己給自己造了一座墓,『鎮壓』在了神秘凶墓上!

  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還是很值得讓人盛稱讚和敬佩的!

  但也就是因為了解的太多,徹徹底底的勾起了許天川的極大好奇心。

  什麼樣的神秘凶墓,比秦朝的時間還要久遠!

  秦桓王書寫的一卷《鎮魂祭》又是什麼內容,用了什麼樣的墓葬規格,而鎮壓住了神秘凶墓?

  一想到這些,許天川的心甚至都莫名的加快了跳動。

  畢竟許天川就是吃這碗飯的,當盜墓到達一定的境界之後,那可就不是單純的求財那麼簡單了……

  但是許天川也知道,正所謂好奇害死貓。

  墓誌的後面還有一段話。

  亡魂之門兇險如煉獄,秦桓王『以身鎮魂』,以《鎮魂祭》造桓王鎮魂墓,方取得後世繁榮。後人切不可因財生歹念,所造疑冢兩座為以警示。

  持執念者定當萬劫不復,重引天災,遭世人唾棄!

  見此墓誌者,速速退回!

  今天這一章更新的有點慢,因為我寫了整整一天,推倒刪掉重寫了無數次,就是想把後面的劇情給寫好,寫的豐富一點,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更新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喜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