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猜對了,但沒完全對

  第531章 猜對了,但沒完全對

  江東,建鄴。

  出發時候的十幾萬大軍,只剩下不足兩萬人,皇帝本人也吐血昏闕。

  回到建鄴之後,病榻之中的曹炎立即召見其弟吳王曹戎,封為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

  曹炎聲音有氣無力,一場大敗把他的精氣神全都打沒了。

  「二郎,非常之時,你且自為之」

  曹戎也只能在病榻前痛哭流涕,表示:「臣弟敢不庶竭駑鈍,為國盡力」

  曹炎等於是把軍政大權全都交託給了兄弟曹戎。就像他說的,非常之時,這個權利他只能交給兄弟曹戎,寄希望於他能力挽狂瀾。

  因為他知道,這些事他是做不了了。

  曹戎對兄長北伐是有過勸諫的,但他也知道,勸不住。根源就在於就算是想要苟安江東,你也得把淮河防線拿下來,因為守江必守淮。

  東魏政權從創立之初,就只有江左之地,閩越、嶺南雖然表示臣服,但也沒有實控過。

  就連豫章都沒實控過,更不用說大江上游的荊州和益州了。

  好在荊州之前也沒在大唐手中,但從去年開始,大唐頂著四方壓力先滅西魏收取荊州之後,能夠完整的控制大江,這就對東魏來說是一個很危險的局面。

  曹炎是寄希望於這次北伐能夠把戰線推到淮河一線,解決唐軍對建鄴的威脅,功敗垂成。

  現在只能夠寄希望於能夠奪回採石,然後守住京口,以長江防線拒敵。

  於是曹戎幾乎是將能調用的軍隊全都調用了,得兵三萬,從建鄴出發想要奪回採石。

  而此時,唐軍在採石集結了超過四千的兵力。

  除了傅惟學、俞平海率領的一千餘精銳之外,李百室派遣揚州兵曹參軍馮宗異率兩千郡兵,淮南郡都尉鄧友德率郡兵八百,支援採石。

  這兩部兵馬得以讓唐軍在江左站穩了腳跟,先後擊潰了數支嘗試反撲的東魏軍隊。

  而曹戎這次幾乎是將京口和建鄴的守軍都抽調了大半,又臨時徵召了許多新兵和豪強部曲,這才率軍趕往採石。

  三萬魏軍進攻採石雖然聲勢浩大,但打陸戰,唐軍四千人都沒守營壘,出營列陣作戰。

  四千對三萬,唐軍兵力在極度弱勢的情況下,魏軍卻無法取勝,翌日再戰,唐軍大將傅惟學單騎入陣,殺魏軍十餘人,又再度出陣,唐軍見主將如此勇猛,士氣大振,馮宗異和鄧友德等也各率精兵發動猛攻,魏軍本就因為戰敗而士氣低落,面對唐軍猛攻更是招架不住,只能連連後退。

  傅惟學還想發動追擊,一口氣打到建鄴城下,但李保卻直接下下馬勒住了他的韁繩,然後道:「大將軍的軍令都督難道忘了嗎?」

  大將軍說的是鎮東大將軍李藥師,他給傅惟學等人的軍令就是守住採石,不可主動進攻建鄴。

  就是說我不管你打不打的下,但就是不能打。

  馮宗異和鄧友德也全都奉勸他,並且也拿出了揚州刺史李百室的軍令,沒分別,都是不能主動進攻建鄴。傅惟學這才罷休。

  李藥師和李百室都是十分知道克制的人,攻取建鄴的事那必須是齊王本人來決定的。

  不管誰拿到,都是無限榮光,功成名就。

  采石之戰的失敗,也讓曹戎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東魏已經沒有未來了。

  而回到建鄴的曹戎更是接到一個噩耗,皇帝本人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曹戎迅速入宮,見到曹炎之後,聽了他最後一句話,「勿使先帝蒙羞」,而後駕崩。

  而曹炎的遺命是,將皇位傳給兄弟曹戎。

  但曹戎卻直接來了個秘不發喪,因為這個時候國喪,會讓東魏立刻就要陷入崩盤狀態了。

  風雨飄搖啊。

  這個時候的皇位,可沒那麼好坐。甚至曹戎本人都避之不及。

  而整個東魏朝堂,也陷入了風聲鶴唳的狀態。擔心唐軍打過來。

  李藥師則在徹底肅清江北殘餘魏軍之後,與呂欽合兵進駐歷陽,在大江北岸懸而未發。

  另一邊,李元徽給老朱準備了大量的漕運船隻,因此大軍行進的速度非常之快。從黃河入汴水一路南下,全部水運行軍。走的卻不是潁水入淮河,然後在淮南登陸路線,而是取道徐州彭城,直接運河去廣陵。

  他的目標是京口。

  他不準備把大軍全都集結在歷陽,走採石,而是準備從京口渡江,然後與李藥師呂欽等人會師建鄴城下。

  李元徽這次給他六萬大軍,還把青州水師也調來聽用,就是為了讓他迅速滅了東魏,保存江左之精華,給洛陽方面減輕壓力。

  同時,還要把江東拿下,不能讓代表朝堂的荊州方面軍搶了功勞和地盤。

  而另一邊,江陵城中,晉王李承誨與司馬修業、楊邃、李大亮、張平高等一眾人正在城牆上,看著江面的各路水師船隻編組集結。

  李承誨十六歲,穿著一身圓領袍服帶著幞頭,很有一副貴公子的模樣,他看著大江上的船隻道:「李公,不知道現在江陵集結了多少船隻和軍隊?」

  荊州刺史李大亮聞言道:「回稟晉王殿下,湘州各部水師已經集結了大半,荊州、湘州、鄧州並關中大軍計有六萬餘,戰船五百餘,蜀中的水路大軍從上游出發,劉政會大將軍傳信說需要半個月集結,準備軍械糧秣,行軍則需要十日,大概要在十月中才能趕到.」

  李承誨聞言點了點頭,然後道:「以各位之見,眼下是該等到蜀中大軍匯合,還是先行一步與王叔的大軍匯合?」

  張平高道:「臣以為,殿下應該儘快率軍出發,採石已經被我軍占領,李藥師和呂欽隨時能夠率軍過江直取建鄴,若是等蜀中大軍集結完畢,恐怕要趕不及。」

  司馬修業也道:「臣也認為,應該儘快出發,不能在荊州耗下去,早日抵達江淮,與各路大軍會師。」

  李大亮道:「臣附議。」

  只有祖俊彥道:「臣以為,殿下倒是不急於一時,去年滅西魏之戰,陛下身為主帥,尚且準備了半年,匯集大唐之國力,用兵也有數月,如今江淮只有齊王麾下的數萬兵馬,但東魏立國十餘年,曹氏父子也深得人心,又如何是一個月就能拿下的?且京口還在魏軍手裡,建鄴又是堅城,有長江捍蔽,去年我的大唐滅西魏之後,據說北漢和東魏東因此加固城防,恐怕光是攻城就需要數月之久,殿下完全可以等蜀中大軍來此,合大軍十萬,戰船千艘,順江而下!東魏必望風而降。」

  越國公楊邃則沒有說話,因為他現在也難以判定江淮的戰事情況,所以沒說話。

  而做決定的李承誨,想著蜀中大軍匯合之後,率十萬大軍出發的壯麗景象,也就道:「阿耶過去與我說,用兵不可急於一時,那就再等等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