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合肥城下又見魏

  第522章 合肥城下又見魏

  李元徽聽說劉道和病逝之後,也是惋惜錯失良機,考慮的太多反失去了一個北上鄴城的機會。

  並且因為劉玄機突然退兵,李三郎也寫信表示,眼下還不用洛陽出兵,但若是戰場情況僵持不下,四郎也好做好出兵準備。

  原本雙方在平陽大戰一場,甚至可能決定兩國國運的重大衝突,就此改道。李三郎繼續進兵往晉陽方向推進,在介休被漢軍建立的新防線攔住了去路。

  劉玄機則在為劉道和輟朝三日之後,率軍趕往淇水一線。

  朱德裕得知劉玄機率軍親至,知道對方是來解枋頭之圍,且皇帝親征定然會讓漢軍士氣大振,因此當即退入了之前攻下漢軍的七座戍堡,以此為支點建立防線,隨後又將軍情送至洛陽。

  李元徽第一反應是,增兵。準備派遣張堅和常雁衡率右武衛二十個折衝府,兩萬步騎趕往淇水戰場支援。

  但李青蓮卻勸阻他,劉玄機既然已經回來,鄴城也就有了主心骨,這時候增兵也沒什麼意義。

  獨孤潁也進言,劉玄機雖然把大軍留在并州,輕騎趕回,但鄴城仍舊有數萬漢軍留守,這個時候增兵兩萬還不如一口氣全都壓上。

  李元徽想了想之後,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對的。繼續在淇水一線跟對方打下去,真的是沒什麼意義。徒增消耗,於是給朱德裕的軍令就變成了,退守淇水以西。

  朱德裕雖然有心接著打下去,但還是以軍令為先,退守淇水一線繼續跟漢軍對峙。

  劉玄機見到唐軍如此果決的退了,也是感覺一拳打在棉花上。知道這時候興師也是徒勞無功,只能是率軍回到鄴城。淇水戰場上雙方都打的很克制。

  但千里之外的江淮戰場,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曹炎率十萬魏軍北上,進犯合肥。

  最近幾年,唐軍在在江淮一帶的防禦,是依賴張共烈、周虬、李豐等地方豪強勢力,以屯田等方法營造多個堅固據點。只有合肥、濡須口、壽春、鍾離、六安等幾處險要之地駐屯了一些江淮老軍。

  經過去年的戰事,唐軍也發現前沿據點再堅固,也抵不過朝夕渡江掩至的江東魏軍主力,洛陽方面救援或有不及,所以再起意以重將督領整片戰區,並充實江淮間的機動兵力。

  而還沒等李藥師率軍趕至,東魏大軍數萬之眾不疾不徐的在巢湖登岸,有條不紊地占據城外各處要隘、高地。各軍連綿不絕,一面面代表著各軍主將大纛高高擎起,與槍矛槊戟一起如林而立。

  而與之相對的,巢湖到合肥之間的所有戍堡、關隘、營壘被放棄,除了在城北較遠處的幾個塢堡和烽燧留下少量精銳鎮戍,唐軍所有兵力,全都聚在合肥城內。

  早先督領江淮的大將是鎮南大將軍呂欽,現在率水軍主力坐鎮江州。現在負責守城的,也就成了李元徽親自委任的合肥督殷拱以及李豐、周虬。

  「這個『陸』是左將軍陸仁恭,旁邊的一部『韓』想必是護軍將軍韓陵,占了城東那個『劉』應該是劉仁善,繞到城南的.右將軍朱什麼的去年死了現在是其子朱松……」殷拱一邊看著下面旗號,一邊持筆,將東魏軍大致的布陣圖形畫在絹帛上。

  「嘿嘿……來勢不善啊。」殷拱畫完了圖形之後,冷笑了一聲。

  殷拱在李元徽來到江淮之前就守在合肥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江東軍什麼底細他最是清楚不過,這些將領,誰驍勇善戰,誰老成持重,誰的部下裝備精良,這些殷拱算是門清的。只看現在出現在合肥城下的將領,幾乎都是老面孔,都交手過。

  而這只不過是江東大軍最突前的一部分罷了。由合肥以東,一直延伸到巢湖兩岸,到濡須山的南麓,密集分布著無數江東人馬,就算沒有東魏號稱的二十萬大軍,十幾萬恐怕是肯定有的。

  龍驤將軍周虬和虎威將軍李豐則一左一右的圍在他身邊,目前,城中有七千守軍,周李兩家的部曲各有兩千,殷拱直接節制的有三千正兵,都是江淮老軍。

  雖然對上十幾萬東魏大軍,但作為守城一方,糧草、軍械充足,城防設施完備,七千人守城足以。

  老將周虬詢問道:「殷將軍,六安周本可有消息?」

  駐守六安重鎮的揚武將軍周本是周虬的侄子,但他那個侄子的資歷卻跟殷拱是相仿的,兩人在李元徽進駐合肥之前,都以校尉之職鎮守合肥。

  如今都是督鎮一方的重將,且周本是除了壽春之外,距離合肥比較近的一支隊伍。

  殷拱聞言卻搖搖頭道:「周本那裡指望不上,如今敵眾我寡的形勢尤其明顯,六安、合肥兩地,看似唇齒相依,其實緩急不能相救。所以,他已經遣人急赴壽春,請李刺史急調人手,將芍陂北面堤壩盡數掘開,使芍陂之水泄入肥水下游和黎漿水。這樣一來,肥水上游的水位將會迅速下降,和施水之間的連通中斷……」

  李豐則搖了搖頭道:「這是做好了六安和合肥失守的準備了?」

  殷拱笑道:「周將軍向來謹慎不過周將軍可以作此想法,我卻不能,大王讓我坐鎮合肥,可不是讓我來開閘放水的」

  周虬則大笑道:「哈哈哈,殷將軍,周本雖然是我侄兒,但他膽氣卻不如老夫我,我廬江周氏受大王厚恩,我父子又蒙大王親自揀拔,授予將軍之號,如今江東魏軍在犯邊界,我周氏部曲兩千人皆由將軍調度,衝鋒陷陣不在話下!」

  李豐也道:「李氏兩千部曲一樣,大王既然讓將軍為督,我等就將軍馬首是瞻。」

  殷拱則肅容抱拳道:「多謝兩位將軍信任,此處雖然是險地,南北要衝,乃是大王信重,才會交託於我,但我鎮守合肥多年,卻只有馳援濡須東關的時候才有機會出戰,如今魏軍卻來到我合肥城下,真是老天讓我立功以報大王之厚恩,我聽說昔日魏將張文遠在合肥城下,以八百騎大破十萬吳軍,今日也讓魏軍瞧一下,咱們唐軍的驍勇,如今敵軍陸續開至城下,正是初來乍到,立足未穩之際,我等可精選銳卒數百,出城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不知兩位將軍如何作想?」

  周虬道:「好,老夫平日裡皆被人稱為關張之勇,想不到如今天命之年還有機會效仿張遼故事,等會就有我與犬子為先鋒,率眾擊敵!」

  殷拱道:「此事是我提起,自然是我打頭陣,周李二位將軍在城內接應就好.」

  「殷將軍此言詫異,大王命令,督將不可輕易陷陣,如今殷將軍為合肥督,怎麼可以輕易犯險而置城內安危不顧?出城作戰,就交給我與周將軍了.」

  三人爭來爭去,周虬和李豐都以督將不可輕動為不讓殷拱出戰。

  殷拱最後也只能妥協,但是從江淮老軍之中抽調了三百精騎與周虬李豐一同出戰。

  周虬與李豐兩人各精選精銳戰兵三百人,且都是騎兵。

  這九百騎也就幾乎是城中幾乎全部的騎兵了,三人把騎兵都調出來,也就是為了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以壯聲勢,讓接下的守城戰更容易一些,也是打擊魏軍的士氣。

  而魏軍,卻不是三百年前合肥城的那支魏軍了。

  這次,他們是攻城一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