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建天子旌旗

  第507章 建天子旌旗

  二月十八,晉王李玄慶代替皇帝李源祭告太廟舉行獻俘儀式,大唐武功之盛,煊赫一時。

  隨後赦吉利可汗無故犯邊之罪,封其為歸義王。

  赦免曹烜不尊王道,封其為豐國公。

  二月二十,李玄慶在宮中接受李源內禪,成為大唐第二任皇帝。

  第一道詔書,尊李源為太上皇,仍舊居住武德殿。

  第二道詔書,以晉王妃薛氏為皇后。

  隨後對朝堂重臣,以及滅西魏以及高平之戰的功臣進行封賜。尚書左僕射、晉國公裴弘德,進位太傅,食邑三千戶。右僕射、溫國公司馬修業,遷尚書令,進位司空,食邑三千戶。溫大雅、宇文成業等一眾宰相也全都加了食邑,縣公的變成郡公,郡公變成國公。

  滅西魏以及高平之戰的功臣也紛紛加官進爵。

  鎮軍大將軍趙翊,加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封殷國公,食邑三千五百戶。

  駙馬都尉、右領軍衛大將軍、譙國公柴榮,遷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改封魏國公,食邑四千戶。

  夏州刺史侯浚,遷左驍衛大將軍,封陳國公,食邑兩千戶。

  左領軍衛將軍宇文簫,遷右領軍衛大將軍,封潁國公,食邑一千八百戶。

  右衛將軍段雄,遷左金吾衛大將軍,封褒國公,食邑兩千戶。

  天水太守薛仁美遷夏州都督、鎮西大將軍,封莒國公,食邑一千八百戶。

  至於立下大功的洛陽霸府麾下的一眾武將,李三郎並沒有進行直接的封賞,因為他要等著李四來長安之後與他商議一番。

  至於齊王這個目前除了皇帝之外地位最高,且手握重兵的親王,同樣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任何的封賞。

  這也主要是因為,齊王的官職已經到頂了。

  太尉、司徒、天策上將軍、尚書令、中書令、陝東道大行台、東都留守、都督關東諸軍事食邑一萬六千戶。

  再往上加九錫,總百揆,大丞相.

  但後面那幾個名位這都是權臣篡位的標配,李四作為目前皇位第一順位繼承者沒必要搞這些。

  金匱之盟已經約定好了兄弟之間傳承帝位,眼下齊王又手握重兵,總攬關東諸州,晉王就是當了皇帝,就能一紙詔書解除齊王的兵權?

  天下事要都是能這麼簡單,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紛爭了。

  李四這次回長安就帶了八百護衛,幾乎算是輕車簡從。

  三月,至長安。新皇帝率百官出迎,並下詔,賜齊王元徽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隨後,皇帝與齊王一起入宮前往武德殿拜見太上皇。

  兄弟兩人並騎而行,一如過往。

  李源的身體還好,但精神頭不太足,見到李四很高興,父子三人說了一會話他就感到有些疲倦,兄弟兩人就先離開了。

  走在武德殿的廊道之中,前後隨行的侍從就被李三支開好幾十步,這才如釋重負道:「現在才知道阿耶的難處」

  李四聞言笑了笑,然後道:「現在知道也不晚。」

  「哈哈哈哈,如今能跟我這麼說話的,也只剩下四郎你了。」

  「哈哈哈。」

  笑過之後,李三又道:「有些事只能等你來了才好決定,二哥要追封為帝,只是這廟號和諡號.」

  李四直接道:「太宗文皇帝。還有大哥身為嫡長子,本就應該當國的,要是一個封號都不捨得,豈不是孫仲謀一樣?」

  李三聞言思慮了一下,然後點點頭「四郎說的是。」

  出了武德殿,李三邀請李四往太極宮赴宴,兄弟兩人又說了一些閒話。

  提起已故的兄長,兩人都是神色黯淡,酒喝了許多,但卻沒說什么正事。

  晚上回到齊王府,慕容無忌,獨孤潁和隨行的護軍王佛保、謝叔方一直都在等候。

  見到幾個心腹有些擔憂的神色李元徽寬慰道:「不要憂慮,與陛下多喝了幾杯。」

  接過侍從遞過來茶,李元徽吹了吹,覺得太熱又放下了。

  「孤獨郎可是有話要說?」

  獨孤潁道:「大王與陛下雖然是兄弟情深,但陛下如今身為天子,而大王權柄過重,還是要小心行事。」

  李元徽沒有反駁,而是點了點頭,隨後問道:「無忌,長安如今有什麼情況?」

  慕容無忌道:「今上登基以後,對於一眾宰相全都加官進爵,但裴公雖然進位太傅,卻從宰相位置上卸任了,司馬公進位司空,尚書令,為宰相之中班位第一,其次為溫公和竇公.」

  「太子舊部如宇文蕭、翟思訓、段雄等人,皆封為十二衛大將軍,但卻不掌衛事」

  「如劉宗訓竇琮等人也是如此.」

  「晉王府的姚懿、祖君彥為中書侍郎、崔孝同為黃門侍郎,皆任職清要.」

  李元徽聽著慕容無忌的敘述,也對長安目前的情況有了些了解。三哥當了皇帝之後對朝堂並沒有大刀闊斧,武德舊朝的老臣基本除了裴弘德以外,六個宰相全都在任。

  重點還是軍中,進行了大規模的遷移。許多太子舊部借著戰功升任大將軍,但卻沒有執掌衛事,也就是不具體統兵。

  再加上去過去幾年間李玄慶一直在長安,所以朝堂上本就有他的勢力,因此他接手軍政大權的速度實際上非常快,並且沒有任何的波動,非常平穩。

  能做到這種程度,手段和威望缺一不可。

  李元徽倒是對此沒有任何不快,二哥不在了,關中肯定三哥說了算。

  這是必然的。

  甚至接下來,二哥的心腹舊部也必然會被三哥所整合。

  都在預料之中。

  當熱,李元徽也分到了一杯羹,原本東宮六率的六千精銳如今就在洛陽。

  李三當初還是對這些李二得到東宮嫡系精銳有所顧忌,所以以支援洛陽的名義派去了關東。但他們還沒到洛陽河內戰事就結束了,如今這些自然是歸屬去齊王府節制。

  至於這次來長安,李元徽還真就是來商議國事的。

  第二日,李元徽參加議事。

  李玄慶也正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和改制。

  首先是繼續分割大州,剛剛被拿下的荊州一分為三,以南郡至襄陽為荊州,南陽為鄧州,荊南四郡為湘州,將河內郡一分為二,為懷州,治懷縣,分汲縣、修武、獲嘉為汲郡。

  十二衛四府,變成了十六衛。

  其中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如故,左右監門府和左右備身府改為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十二衛依舊是統帥衛府兵,而左右監門衛掌諸門禁衛及門籍。

  左右千牛衛掌侍衛及供御兵仗。以千牛備身左右執弓箭宿衛,以主仗守戎器。朝會日,領備身左右升殿列侍。

  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並非是府兵,而是募兵。

  而十二衛府也全都增加了五個折衝府,編制上擴充到了三萬人.

  議事一共持續了五日,李三郎幾乎是每件事好像都早有腹稿,並且有所計議,讓人覺得是斟酌許久才拿出來的,很少有人能提出反對聲音,或者各方面利益都照顧到了,幾乎沒有能反對的地方。

  而李元徽在要回到洛陽之前,也終於擬訂好了洛陽霸府的所有升遷名單。

  但李玄慶在臨行前卻送給他一份大禮,直接在朝野引起了軒然大波。

  賜齊王鹵簿儀仗,天子旌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