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冰火兩重天
數日之後,劉玄機率軍至枋頭。
聽說唐軍已經在對岸兩日起城,還用了澆水城牆的法子,很有興致的來到淇水河畔看著河對面所謂的澆水城牆.
唐軍的所謂的築城也就是用挖掘了壕溝的土築起的矮牆,還是主要以土木結構為主,所謂澆水也就是外面一層.
而這種城宕其實遠不如真正的城池,有完備的城防設施,牆體只有不到一丈高,但卻足夠了.
因為戰馬夸不過去,並且還有壕溝存在,想要攻破這種營壘仍舊需要進行大量的土木作業.
跟攻城相差無幾.
而且根據斥候回報,在沿河布置的城宕後面,唐軍依舊在大興土木,修成了聯營.
夾雜以箭樓,瞭望塔,拒馬鹿角,壕溝等設施.
也就是說,即便是一口氣打下了眼前的這些城,對方還是能夠退入後面的營壘繼續與漢軍周旋.
東方狄和傅弘之等人有些頹喪,畢竟他們這幾日連續與唐軍作戰就沒占到任何便宜。
連續失利讓漢軍士氣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劉玄機也察覺到了一些異樣,大笑道:「饒是朕與李四郎作戰,也不過平分秋色,幾位將軍能夠穩守淇水之西,有功無過,無須自責,且李元徽連續半個月勢如破竹,連下十餘城,如今卻要深溝高壑,難道不是因為諸位將軍奮勇作戰,而讓他不得不採取守勢?」
劉玄機的話,讓幾人臉色好看多了。
不過眼下想要速勝是做不到了。唐軍一道防線已經成型了,並且在構築第二道防線。
若是漢軍豁出去也不是拿不下唐軍構築的營壘,但你攻下之後呢?對方的在後面還是有大量的防禦工事等你去啃。
這樣對士氣的影響就更大了,所以現在劉玄機是有些猶豫,這麼耗下去對雙方來說,明顯是對漢軍不利。
蘇定邊部萬餘精兵還被圍困在溫縣和野王,短時間內雖然無虞,但長久來說也不能放任不管。
所以,劉玄機在考慮是不是接著分兵?
己方的兵力優勢現在已經不太明顯了。
繼續分兵這仗恐怕就是完全落入了唐軍的算計之中。
劉玄機很憂慮,李元徽也很憂慮。眼下唐軍的雖然暫時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主動權,但長遠來說,想要抓到漢軍的漏洞擊敗對方仍舊是很難的。
因為目前雙方的對峙區域已經集中在河內地區,背靠鄴城漢軍的糧草補給可以省去很多力氣。漢軍就守在家門口打,不怕消耗。再想斷對方糧道就很難了,甚至要小心己方的糧道。
李元徽就在想,怎麼調動對方,讓對方也陷入這種多線作戰的窘境呢?
前幾年李源當政的時候,跟突厥的關係還真不錯,每年都能從突厥買不少戰馬補充騎兵,並且突厥還時不時的襲擾一下北漢的國境。
但自從李源不管事,突厥的始畢可汗病逝,換成現在的吉利可汗,突厥開始跟北漢走得近了。
一方面是被劉玄機打的服氣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跟大唐關係持續惡化。
所以現在突厥成了北漢的助力,兩國煞有其事的結盟了,甚至劉玄機給兒子選了個突厥王女做太子側妃。
指望突厥如第一次晉陽之戰時候的神助攻是不可能了,甚至關中隴右還得防備著。
所以能夠考慮的地方也就不多了,其中大唐比較容易出兵的地方,也就是晉陽了。
李元徽當即給長安去信,希望河東方面能夠出兵威脅晉陽,給洛陽這邊減輕些壓力。
跟洛陽戰場陷入焦灼,唐軍因為兵力問題勉勵維持局面情況不同的是,大唐在荊州戰場進展神速。雙方對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隨著襄樊易主,漢水已經完全落入唐軍手中。
李三郎的統戰工作做的也非常好,恩威並施之下,迅速整合了一部分力量。
十二月,李三郎留荊州刺史李大亮留守襄樊,然後召集了襄樊豪強和降兵數萬隨行,仍舊是保持了十萬大軍的規模繼續南下,與李藥師、呂欽兩人所領的大軍會師江陵。
江陵是長江重鎮,曹仁憑藉江陵城硬抗周瑜圍攻快一年的時間。朱然更是憑藉江陵堅城扛著魏國的幾十萬大軍圍攻,巍然不動。
當然三國三次江陵戰役最難平的就是二爺的「大意失荊州」了。但關二爺真大意了嗎?
要知道朱然可是憑藉關二爺造的江陵新城才能硬抗曹魏的幾十萬大軍圍攻大半年。
要不是出了叛徒,吳郡能啃的動江陵?
很難說。
目前的江陵,格局上依舊延續了關羽改建後的江陵城,分為新城舊城還有夾城,唐軍十八萬對江陵形成了包圍,隨後大量的打造新式發石機「神機砲」,與此同時,李玄慶派遣了大將軍張平高率精兵兩萬,以及呂欽部水師兩萬人戰場數百艘前去接應出蜀的軍隊。
呂欽水師與張平高步騎齊頭並進,與益州刺史王堯、大將軍劉政會,夾擊魏軍水師大將軍遊子路部。
魏軍潰敗,降者數萬,遊子路等諸將皆被俘。
三路大軍貫通東西,長江以北也只剩下江陵一座孤城。
與此同時養精蓄銳數年的東魏也出兵了。
十二月,籌謀數月之後,東魏皇帝親率大軍十六萬從京口出兵,大軍這次進攻的方向,依然是濡須口。
而這次,東魏可謂是有備而來,直接用小船燒水寨的木柵,隨後大船衝擊,攻入水寨,隨後兩面夾攻。
濡須塢上的強弓硬弩萬箭齊發,給東魏軍帶來巨大傷亡。
東魏軍的攻城器械都是在江南就打造的差不多了,有些都是到了北岸直接就拼裝起來投入作戰。東魏軍架好了投石機和床弩,也給濡須塢內守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戰事極為慘烈。
夏侯元弘雖然在夜間率部出城偷襲,火燒了十幾具投石機,但於大局無補。
第二日,東魏軍依舊攻勢如潮,在自己付出巨大的傷亡同時,也沒有打算給唐軍留下喘息之機。
而援軍其實已經來了,平東將軍張共烈、龍驤將軍周虬、虎威將軍李豐各率部曲數千馳援濡須塢,卻都被東魏軍擋住了。
戰事焦灼之際,唐軍水師折衝郎將俞平海率小船突破濡須水上的東魏軍防線,成功接應夏侯元弘部殺出重圍。
拔出夏侯元弘所部之後,濡須塢則被唐軍棄守了。
唐軍各部迅速退至濡須山、七寶山以及東西兩關處,東魏軍則乘勢進兵。並準備繼續進攻東西兩關。
此時,唐軍在濡須山一線的軍隊不足兩萬人,一大半還都是豪強部曲。
而東魏軍則超過十五萬人,傾江東之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