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衛河之戰

  第416章 衛河之戰

  蕭釋之率八千士卒穩紮穩打的步步為營,完全就沒有顧忌這段時間內,守軍是否能堅持的住。終於在三日之內推進到了懷縣附近。

  他的到來讓懷縣城內的數千守軍士氣大震,燕軍主將韋孝矩見狀,這邊只能先放下進攻懷縣的原定計劃,而是分出趙襄所率的數千騎兵,戒備懷縣城內的唐軍,也是防備唐軍騎兵快速支援。同時集中步軍兵力準備先一口吃掉蕭釋之所率的八千左右威衛府兵的援軍。

  畢竟蕭釋之率領的唐軍援兵是沒時間和機會在原地修築城防工事的,若不稱他立足未穩發起進攻,給他時間鞏固營壘,那這個仗可就難打了。

  韋孝矩親自指揮了三萬兵馬,自統中軍,令都督傅弘之指揮左軍,都督韓珪指揮右軍,分成三面圍攻蕭釋之本陣。

  面對將近四比一的兵力對比,唐軍也不敢大意,背靠衛河,陣列而戰。

  韋孝矩並沒有用騎兵去襲擾唐軍的大陣,而是直接以步軍對步軍。能夠對抗長兵器密集結陣的,只有同樣的長兵器。騎兵想要破步軍大陣,是需要時間的,而眼下對燕軍來說,時間是格外寶貴的。

  同樣持槍矛的燕軍步卒隨即投入到戰線,與唐軍步卒展開對攻。

  在攻守雙方密集的區域,兩邊的長矛彼此碰撞著,噼里啪啦的清脆響聲。有人乾脆把長矛當作棍子來使,奮力左右揮動著,試圖清出空間,使身後的同伴能夠準確命中目標。而這空間很快就被對方的弓箭手捕捉到,箭矢下落,把這人射死了。

  雙方的軍官全都陣前高聲喊叫:「全都站穩了!不許動!妄動者斬!」

  唐軍前後數排都把長矛向前探出。鐵質的矛尖密密麻麻,在陽光下發出閃閃的寒光,就像是某種周身利刃的龐然巨獸,令人不寒而慄。

  弓箭手繼續用弓箭射擊,還有士卒用準備好的石頭向對方陣列內部投擲。可待到後方的步卒們不斷湧來,繼續向前的時候,最前排的士卒們就被推搡著,不得不直接與槍矛對上。

  雙方負責督領槍矛手的前排將領,在某個臨界點到來之際,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大吼發令。「衝殺!」他下屬的槍矛手隨之高聲大喊:「殺!殺!殺!」

  伴隨著吼聲,槍矛手們向前踏出一步,持槍劈頭蓋臉地亂刺。

  雙方的步卒整齊的就像是兩堵牆撞到了一起,僅僅是第一個照面的接觸就有數百人被對方的長矛戳個對穿。

  哪怕是重甲,對於長矛的刺擊也缺乏有效的防禦。

  燕軍三面圍攻,氣勢洶洶,仿佛是掀起的一撥接著一撥的滔天巨浪,拍打只有隻有八千人的唐軍礁石上。但卻始終無法撼動對方的軍陣。

  韋孝矩見到這種情形,心中不禁有些嘀咕。不是說李元徽已經把自己的江淮老兵精銳調走了?怎麼這部萬人左右的唐軍步卒還是如此棘手?居然能跟燕軍的精銳中軍打的有來有回?這部分唐軍士卒明顯是經過嚴格訓練,甚至參加過多次戰鬥的精銳隊伍。這些東西他看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種精氣神和隊伍的整齊度,兵種之間的配合.這些都說明了,眼前這隻唐軍並非是他們可以隨意擊敗的弱旅。

  而實際上,蕭釋之率領過河支援懷縣的萬餘步軍,隸屬於左右威衛,共有十個折衝府。

  李元徽麾下的左右武衛,是以江淮老軍為底子組建的,左威衛根底是徐州籍江淮老軍和跟隨劉玄慶起事的徐州義軍,右威衛前身則是瓦崗軍。

  但蕭釋之所領的這十個折衝府,在編制上隸屬於左右威衛,各有五個。但卻始終都在左武衛將軍蕭釋之的統率治下,而他們之前卻都是來自大燕的中軍精銳。

  也就是這萬餘人實際上就是段義弘和婁居士統帥的大燕中軍,其中許多將士都是身經百戰的,後來洛陽之戰後被作為降兵被唐軍各部收編。這些本就是精銳,加上蕭釋之的非常出色的治軍和指揮能力,即便是留下兩個折衝府鎮守河橋北部,剩下兵力只有八千人。

  但也就是這八千人正面對戰三萬北燕軍,在短時間內完全不落下風。

  戰場上作戰,並不是簡單的比較人多人少,大家都需要列陣而行,密集結陣形成集團來相互對抗。

  唐軍是靠著衛河列陣,所以最多也就是三面對敵,而因為人數關係,燕軍方面也不可能在進攻方向就把所有隊伍都排成一線,這是取死之道,對方只要一個衝鋒就能給你的軍陣直接打穿,等軍陣一潰散,那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所以雙方的戰鬥中實際上在一定的寬度上,比拼陣容的厚度。

  也就是說許多士卒是要在後面待命,無法上場,這種步戰就是這樣,前死後繼,如牆而進。

  一旦陣型出現散亂,給對方可乘之機,那就基本上是取死之道了。

  雙方在衛河河畔的這場血戰,一直從上午,持續到下午。

  唐軍雖然被圍攻,但卻始終表現的堅韌不拔,給對方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當然自身也有許多折損。

  而燕軍方面,在下午日頭還在半山腰的時候,就突然停止了進攻,收兵了。

  這自然不是燕軍方向想要就此罷手講和,而是唐軍的第二批援軍來了。

  唐軍主帥李元徽帶著一萬餘精兵,也是大唐目前能在洛陽方向抽出的全部兵力馳援懷縣戰場。

  這一萬精兵之中,五千齊王府護軍,有三千騎軍,兩千弩手。三千背嵬軍為重裝騎兵。

  三千六百帳下親軍則有兩千八百人步卒,八百騎兵。

  但因為這一萬人都是李元徽直屬的精銳,所以全部即便是其中的弩手和步卒也都是騎馬步兵。

  行軍速度完全就是騎兵的行軍速度。

  打頭的帳下親軍騎兵八百人更是在都督竇奉節的率領下以非常快的速度直插懷縣戰場。

  沿途還跟燕軍的游騎斥候進行了一番纏鬥,燕軍都督趙襄派遣數百騎下場攔截,這才讓大軍得以從容的收兵。

  隨之而來的背嵬軍,在羅士襄和張鎮惡的率領下也趕到了戰場邊緣。

  重騎兵從行軍到出擊,那是需要從走馬換成戰馬,並且重新給戰馬披掛,這就給了燕軍一個喘息之機。

  不過,當重新上馬的重騎兵對著還沒有完全撤出戰場的燕軍發起衝鋒之後,燕軍所能作出的選擇就只有讓戒備的騎兵去硬頂,掩護步兵撤退。

  三百背嵬軍重騎作為第一個波次發起了衝鋒,右都督羅士襄身披兩層重甲,手持大槊,一馬當先沖入敵陣。

  一槊就捅死了一個燕軍騎將,隨後更是勢不可擋,借著戰馬衝鋒之勢,手中大槊接連收割燕軍士卒。

  而緊跟著其後的是中郎將段武達,他也帶著三百重騎在羅士襄之後發起衝鋒,是為第二個波次,段武達身軀雄壯,騎著一匹大馬,身穿重甲,雙手各持一長柄骨朵,每次揮出必有燕軍士卒筋斷骨折,或者直接被砸碎了天靈蓋。並且他一邊揮舞著骨朵,口中還不斷地嘯叫。

  猶如猛虎熊羆,肆意的在戰場上宣洩身體之中埋藏的獸性,令人望而生畏,不敢直面而上。

  而此時的燕軍騎兵大隊,並非是不想過來支援,而是被李元徽親自率領的三千齊王府護軍騎隊給截擊了。

  李元徽穿著製作精良的甲冑,親冒矢石發起衝鋒,左右是兩位護軍薛萬徹和韓全,至於尉遲敬德則手持長槊一馬當先,為身後的齊王開路。

  李元徽馳馬引弓,例無虛發,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一上了戰場,自己的箭術就跟得到加持一趟,百發百中,甚至他感覺比他平時出手的速度都快了幾分,反應也更加的靈敏。

  他知道,這種可能是因為腎上腺素飆升帶來的狀態提升。

  但他更覺得,這是他體內的某些血脈在燃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