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可為君乎

  第413章 可為君乎

  還沒出正月,李源就帶著大軍巡幸東都了。

  其中,張尹二妃伴駕,楚王李智積、魏王李孝正、趙王李承安隨行,此外還有左僕射裴弘德、吏部尚書裴繼、兵部尚書宇文成業、右衛大將軍、趙郡王李懷真、左領軍衛大將軍河東郡王李滄、右金吾衛大將軍竇琮、右驍衛大將軍劉宗訓、虢國公竇儼、蜀國公獨孤懷義等大批文武官員、宗室勛貴隨駕前往洛陽。

  李源這趟出來,帶了不少自己的親信,但另一方面又把太子的舊部帶上不少,比如竇琮和劉宗訓,還有翟思訓,羊獻果等驍將。留下的都是文士。

  可以說還是有防備心理的。

  而洛陽方面,李元徽在得知這麼龐大的隊伍來此之後,甚至動過封鎖崤函道阻擋關中大軍東進的念頭。

  甚至朱德裕、常雁衡、張堅等人也都表態過,絕對服從齊王的軍令,那意思就是你就造反我們也跟了。

  但最終沒有實行,洛陽方面始終都沒有任何的動作。

  大義名分上,說不過去。兒子造老子的反,好說不好聽。他本來就志在消弭大唐開國時期的血腥傳承基因。不想現在自己也身處旋渦之中而無法自拔。

  但李元徽還是做了些布置,他準備讓右武衛將軍常雁衡和張堅帶著左右武衛將近四萬江淮籍衛府將士返回兩淮一帶。

  同時,抽調了左右威衛的二十個折衝府宿衛洛陽。

  這個命令一下,倒是讓很多人都看明白了,齊王這是已經在做被遷回關中的準備了。

  江淮一帶是他的老巢,經營的時間最久,江淮籍貫的將士對齊王也有相當高的認同感,所以他要給自己留些本錢。

  而左右威衛的士卒,除了陳瑱手下的萬餘人馬是他的老底子之外,不是義軍投奔,就是降兵。

  李元徽此舉也很明顯,地盤和軍隊,老李你要想要都拿走。

  但能拿多少,那是你的事。同時李元徽也是在看自己在中原一帶能有多少力度。

  兗州的姐夫柴榮這不用說,肯定是得站老爺子,右威衛的慕容三藏和黃君漢是瓦崗系降將,雖然在他麾下很久了,但能不能聽他的很難說。

  至於青州刺史李藥師,這同樣不是他的嫡系,雖然是他一手提拔的,但如果是內鬥,同樣不會站他。

  所以李元徽即便有大量死忠嫡系的支持,也不敢明著對抗封鎖。大義是一方面,實力是另一方面。

  而前線方面,朝歌的守軍也有不少江淮將士被調走,守將徐乾德對此感到很彷徨。

  還寫信給朱德裕,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朱德裕則回信讓他安心,守著朝歌就是。

  老朱其實很像跟李元徽請命回去淮南鎮守,但這個時候李元徽不提讓他回去,那他自己就不能提。

  畢竟這個時間太敏感了。

  無論是留在李元徽身邊的,還是派回江淮的,都可以視作忠誠和信任的象徵,但你要是主動提出要外放,那就是有點不太上道了。

  老朱自然是想明白的,所以李元徽沒提,他也沒法提出來。

  而李元徽為什麼沒讓老朱帶人回淮南,真正的原因說出去旁人是不會相信的,是忌憚,是擔憂。

  李元徽本身現在是江淮系勢力的共主,影響力沒的說。

  但如果他回到長安,而讓老朱帶著人回江淮,以他的潛力,最後能做成什麼樣誰也不敢說。

  所以他可以誰都不帶,但老朱,包括駐守黎陽趙大,這兩個人他離開洛陽回長安,這倆人也得一併帶走。

  不放在眼皮底下,不放心。

  帶回長安,有老李,有二鳳,足以鎮得住朱趙來兩人。

  他哪怕天天醉生夢死都不用擔心。有什麼變化。

  而張堅和常雁衡在江淮,他就沒那麼擔心了。兩人都是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豪爽武夫,是他目前信任的將領之中,最合適留守江淮的。

  至於尉遲敬德、王佛保這些猛士,都得帶回長安,說不定什麼時候也需要他拼一把。

  二月初,李元徽親自送張堅、常雁衡出洛陽。

  「江淮之地,乃我等之根基,這些將士也都是跟隨我多征戰的老卒精銳,就此交給你們了,拜託了。」

  常雁衡聞言當即抱拳道:「大王放心,必定為大王守好基業。」

  張堅沒說話,但是很鄭重的點了一下頭。

  李元徽則伸手拍了一下兩人的肩膀,自己也點了下頭,隨後有親自給兩人倒上送行酒。

  「一路保重。」

  「大王保重。」

  送走了兩人之後,李元徽又命李百室將陝東道大行台所有的公務封存起來,此後各州送來的洛陽公文和各軍的軍務全都轉呈給人在路上的皇帝行在。

  做好這一切的安排之後,李元徽直接就等於是躺平了,什麼事都不管了。

  李元徽這一手,倒是給李源氣的夠嗆,什麼意思?我這還沒到洛陽呢,你就開始罷工了?

  我還沒收你的權呢,你就自己交了?可伱又把人馬調回江淮幾個意思?

  寬大的車架之內,幾個宰相一言不發,李源則臉色有些發青。

  原本李源還想著這去一趟洛陽,就算是帶著人馬來的,想要收回齊王手中的權柄,也要費一些波折。但誰能想到這行在還沒到呢,齊王直接交權了?

  這也讓李源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全都沒了用武之地。

  更讓李源帶著十幾萬大軍出行的行為,像個笑話。東征北伐的還好說,但你為了收你兒子的權,搞這麼大陣仗?

  這就多少有點顯眼了。

  偏偏李源還沒什麼可抱怨的,你還能跟齊王說,我不是來收你權的,這些你都自己看著處理?

  並且這事,你還真沒法說齊王的不是。

  知道皇帝來了,所以我這邊不敢擅專,讓皇帝來處理這些事,怎麼有錯嗎?

  「哈哈哈」

  半響之後,李源突然笑了起來,隨後道:「諸公老成持重,齊王畢竟年少,公務處置不當之處,還要你們看看,幫忙裨補缺漏」

  裴弘德道:「臣等自當盡心竭力,不敢有所疏忽。」

  宰相們開始處理堆在他們面前的公文,李源也翻看起擺在他桌案上的奏表。

  這越看他是越心驚,並且在心裡暗暗感嘆道陝東道大行台的這個右僕射李百室,真是個宰相之才啊。

  此外,他還發現四郎處理政務的能耐,居然很有章法和見地,就他所看的這些奏表公文,上面有許多李元徽的批示,可以說是鞭辟入裡,入木三分。這些都通過公文可以看得出。很多處置方法都讓他這個老手覺得眼前一亮。

  此前只是知道四郎善於搞後勤,行軍打仗比較穩妥,內政方面大多是誰都是交給幕僚團負責,但現在看來,他自己本身就是有處理政務的能力。

  也就是說,這小子就算是當皇帝都都不見比他幹的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