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匯報

  第321章 匯報

  李元徽在六月底,才到達洛陽,此時劉文惠已經率兩衛兵馬五萬人,渡河北上進駐黎陽,命右驍衛將軍獨孤儼將兵萬人駐守朝歌。同時命左驍衛將軍、廣漢郡王李孝察率五千人駐紮在盪陰。

  盪陰城位於鄴城和黎陽之間,只有不足百里的距離。

  三部兵馬正好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正對著鄴城方向。

  此外,劉文惠還按照李元徽的命令,拍出輕騎多次襲擾鄴城附近的燕軍。

  一來是給鄴城的趙大壯膽子,二來則是探聽燕軍的虛實。

  同時,姐夫柴榮也率軍萬餘,駐紮在濮陽隨時準備北上支援黎陽。

  燕軍騎兵跟唐軍騎兵在漳水以南衛河以北的平原上,展開了多次試探和交鋒。

  結果是,唐軍騎兵沒占到便宜,雙方勉強打成了五五的戰損比。

  李元徽到了洛陽以後,就在洛陽的皇城之內,原來的尚書省建立了東道大行台所在。

  大行台所在也就成了整個大唐在陝縣以東的行政權力核心和軍事指揮機構。

  李元徽委任姐夫柴榮為行台尚書令,長史李百室為行台左僕射,李青蓮為行台右僕射,一眾幕僚全都得到了任用。

  柴榮的行台尚書令是象徵性的,李青蓮這個專精戰略策畫的是湊數的,基本上洛陽的政務壓力全都在李百室身上,並且算是越階提拔。

  有這個資歷之後,李百室直接擔任個太守、刺史都沒有問題。

  而在大軍陸續北上集結之後,李元徽仍舊是沒有急著去河北,而鄴城方面,除了最開始劉玄機發動大軍攻城十餘日之後,等到唐軍陳兵黎陽、朝歌之後,北軍也放棄了攻城,轉而開始圍城。

  趙大也尚有餘力出城作戰,屢次夜襲也取得了一些戰果,燒毀了不少攻城器械。

  雙方也就形成了對峙的局面,燕軍不敢全力進攻,給唐軍可乘之機。但困城還是能夠做到的。

  鄴城是河北大城,城高牆厚,同時也意味著人口眾多,加上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絕對不在少數。

  而劉玄機背後則是整個河北的資源,糧食不斷的通過水運輸送,供養將近二十萬大軍。

  所以一時半刻,雙方就這麼僵持住了,但這麼耗下去,鄴城的糧食可支撐不了多久,最多也就能支持半年。

  但半年的時間,可足夠久了。所以他並沒有急三火四的率軍前往鄴城,跟燕軍一決勝負。

  而是讓南來的部隊在河內和洛陽一帶修整。

  同時派遣司馬李藥師和齊王府護軍尉遲恭,右武衛將軍常雁衡前往前線,觀察對手燕軍的情況,相當於一個軍事觀摩團。

  李藥師自然不必說了,而常雁衡雖然勇猛著稱,但是他在戰場上的洞察力和觀察能力也是一流的,可不是普通的莽夫,那是能將兵十萬橫行天下的。至於尉遲恭就純粹是保護李藥師的,主要這位猛將在洛陽待得發霉了,自己請命去的。

  常李尉遲等人率領數十騎,幾乎是一路摸到了漳水邊上,一路上潛行,也碰到過小股的燕軍斥候,卻都不是這支精銳騎兵的對手。

  直到引得燕軍騎兵大隊出營,常李等人才率軍疾馳而去,燕軍騎兵在後緊追不捨,這時候進則先鋒,入則殿後常雁衡又展現了一下自己的驍勇和神射。

  接連射殺十餘騎兵之後,燕軍騎兵就不敢追了。

  回到盪陰之後,李藥師忍不住稱讚道:「將軍膽氣過人,又有神射之技,真英雄也,難怪軍中都稱呼您為奇男子,果真是沒有說錯啊。」

  尉遲恭也饒有興致的看著常雁衡,因為他也回憶起,潁川之戰他奉婁居士之命救援普姑蘇,被一箭射落盔纓,現在想起就是常雁衡的手筆。

  常雁衡聞言謙遜道:「李司馬過譽了,那叫啥,雕蟲小技罷了,潁川之戰,我曾隨秦王和齊王兩位殿下陷陣,這兩位殿下才是真正的例無虛發。」

  這時候尉遲恭卻詫異道:「兩位殿下之大名,自然是早以名震天下,秦王殿下常親冒矢石,入陣若無人,驍勇果決,但自我隨齊王以來,卻甚少見其行獵,演射之事.」

  這時候李藥師提醒道:「尉遲護軍難道忘了齊王殿下因何名揚天下?殿下曾於萬軍之中,臨陣射殺叛將楊熙,力挽狂瀾,才有北邙之勝。」

  尉遲恭聞言立馬撫額道:「嘿,我竟然忘了還有此等事,真是罪過罪過。」

  常雁衡笑道:「且不說邙山之戰日久,去年潁川之戰,殿下率我等騎軍與段王大戰,殿下上前觀陣,有敵騎來襲,連發十餘矢,皆有敵騎應弦落馬,當時情景如今歷歷在目啊!」

  尉遲恭聞言道:「卻不曾想,殿下還有如此本事」

  常雁衡道:「殿下乃是大將軍,自然居中統攝,衝鋒陷陣之事,自然交於我等,若是還要殿下衝鋒陷陣,要我等何用?」

  尉遲恭也點點頭,「確實如此。」

  閒談幾句之後,李靖說道正事:「這偽燕大軍,行營和睦,軍容嚴整,士氣恢宏,卻不可力敵,難怪齊王常說,劉玄機英雄也,讓眾將不可輕敵,果真非常人。」

  常雁衡也道:「北軍常年與胡騎作戰,騎射俱佳,甚是難纏,且多騎兵,難怪殿下要跟他們耗下去,此時交戰,勝算確實不高啊」

  李藥師點頭道:「確實如此,我之前也籌謀過,或可以出騎兵,斷其糧草,而後逼偽燕軍退兵,現在看其騎兵之利,恐怕不能成行.」

  幾人將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想,全都匯總在信上快馬發出送去了洛陽。

  人在洛陽的李元徽見到書信之後,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隨後拿給眾人閱覽。

  李思行道:「殿下所料不差,北軍兵鋒正勝,此時的確不可與之爭鋒,唯一所慮就是鄴城糧草,不知道會堅持多久」

  李青蓮道:「鄴城之得失,其實與我大唐來說,並不緊要,不過趙刺史新附大唐,卻不可不救,殿下不如傳令與柴大將軍,佯攻平原、清河,促使燕軍分兵,以響應鄴城的趙刺史。」

  李元徽聽了之後,默然片刻才開口道:「可行,不過長安方面近日一來,一直下詔催促我進兵,陛下想必有些心急了,青蓮你代我去趟長安,面見陛下,痛陳利害,將此間之軍情,以及我軍的準備,悉數面呈陛下。」

  李青蓮聞言有些意外,隨後立即領命道:「謹遵殿下之命。」

  長安方面對於這邊的情況並不滿意,李源還下詔讓李元徽在戰機合適的時候,進兵河北。

  想來覺得這邊大軍十幾萬,李元徽到現在還在洛陽盤桓,是不是想要按兵不動?

  畢竟人在數百里之外,有些局勢長安也無法知道的太清楚,加上李源身邊那些元從舊臣,少不了給他上眼藥。

  還是得勤匯報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