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居外則安
三月下旬,李元徽趕到洛陽。
此時,洛陽已經不算是東都,大唐唯一的都城就是京兆府,也就是長安。
進了城之後,李元徽並沒有沉醉維柔鄉之中,而是親自去大理寺獄中把李藥師領出來了。
已經四十歲的李藥師見到李元徽,很是意外,「您是齊王殿下?」
李藥師雖然在獄中,但也知道大唐建立,以及李源諸子封王的消息,畢竟這位可是隴西李氏出身的,雖然不是一房,但也算是同族。
作為世家門閥的一員,雖然下獄了,但大家也都知道,大概是不會被殺的,所以雖然在大理寺但其實日子也沒那麼差。
消息更是靈通的很。
「久聞李先生之大名,先生用兵如神,堪比韓白衛霍,今日得見,真是我的幸運啊。」
李藥師身穿尋常袍服,長相清俊,身材高大,雖然在獄中,但也保持著士人的風度。
李元徽的態度,好的讓李藥師有些意外。
「齊王殿下過譽了,李某敗軍之將,何足道哉?」
李藥師沒有因為李元徽的幾句好話就飄了,即便這位大唐齊王真的如他所言,欣賞他的才能。
李元徽道:「先生不必謙遜,我已經跟陛下請命赦先生之過,陛下也說先生是人才,如今天下未定,我大唐初創,百廢待興,還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李藥師聞言,也終於是放下心來,因為對方擺出的態度,的確是禮賢下士,請他做事的。
這樣的話,那就沒必要擔心了。
「多謝齊王厚愛,李某願盡綿薄之力。」
李藥師答應的很痛快,因為早在潁川之戰開打之前,李元徽就給他寫過信勸他投降,那封信他當時雖然沒當回事,但也記得大概內容,心裡對他的用兵才能推崇備至,倍加讚譽。
但是李藥師還以為這小子是來忽悠我投降的,還說出這種話來框我.
不過今日李元徽直接就來大理寺撈他,這就說明極為重視了。
說句嚴重的,這是搭救之恩加上知遇之恩。
加之李元徽過往在經略江淮,對抗群雄所展現出的才幹和氣魄,已經是人中龍鳳了。
回到洛陽的齊王府中,李元徽帶著李藥師跟一眾幕僚和部署見了面,隨後宣布:「李先生用兵之才,我欽佩不已,從今日其,李先生就是我鎮軍府司馬。」
李元徽原本是打算表李藥師為豫州刺史,但把人撈出來之後還是覺得不太合適。
首先李藥師還寸功未立,直接坐上刺史,這會讓很多人心下不服。同時李藥師也沒有展現過治理地方的才能,所以李元徽就給李藥師換了個崗位。
豫州刺史的職位,李元徽決定留給郭風和。
然即便是鎮軍府司馬,這個官職也讓眾人覺得李元徽對李藥師的器重還真不是嘴上說說的。
因為鎮軍府幕僚之中,以長史和司馬的職級最高,其次才是兩個從事中郎和軍咨祭酒。
其中,長史肯定是留給李百室,兩個從事中郎依舊是於智寧、高侃。
李青蓮雖然只是軍咨祭酒,但同時擔任了中軍督,除了幕府之外還有軍職。
獨孤潁、李淳風是記室參軍,掌書疏表啟,宣行教命。
總的來說,鎮軍府現在仍舊處於人才匱乏。
來到洛陽除了撈人之外,李元徽還要接受三萬多降兵,以及瓦崗軍的部分隊伍。
瓦崗舊人分成了三部分,最猛的幾個猛將,秦伯圭、秦仲玉、羊獻果、翟思訓以及他們的部眾都在秦王府效力。
而最有大將之風的徐懋功,猛將單雄信,程知節,以及智謀出眾的崔孝同,則在晉王李玄慶手下。
慕容三藏、黃君漢、陳登雲、賈雄這幾人則被分到了齊王府這邊。
其中慕容三藏跟李元徽的年紀相仿,但見識出眾,雄毅而有謀略,是能夠獨擋一面大將之才。
而黃君漢是當年放走翟讓東郡小吏,為人忠正,有膽略。
陳登雲是當年結識的齊郡五人之一,也是這五人之中唯一投在齊王府的。而且他還是慕容三藏的親舅舅。
至於賈雄,同樣善於用兵,胸懷韜略。
這幾人所統率的部眾只有數千人,但瓦崗在兗州和徐州的部眾尚有近十萬眾,這些兵力自然是良莠不齊,李元徽命這四人為總管,要他們從這十餘萬部眾之中,精選三萬人馬。余者全部歸為屯田兵。
而洛陽的降兵,李元徽則是命獨孤求玉為總管,從中揀選精銳,得一萬餘精銳。
杜並和裴行方兩個好友也在其中,李元徽也分別提拔他們為郎將。
獨孤求玉曾經也是驍果軍十郎將之一,跟李元徽關係一直都很好,這次也是得到了任用。
忙完了這些公務之後,李元徽又去慰問了陳棱的家屬,忙活完了都準備走了,李元徽又想起來還有兩件事沒辦。
第一件事,他去了齊王府,前燕的齊王府。目前改成大唐的東萊郡公府。
前燕齊王慕容據對他很不錯,他的兒子慕容圭現在雖然降爵成了東萊郡公,但總算是衣食無憂,大唐也不差前燕宗室這口飯吃。
得知齊王殿下來訪,慕容圭很是意外,畢竟在不久之前,他也是齊王
慕容圭是很識時務的人,本來在他父親和伯父相繼去世之後,王府的日子就不怎麼好過,西軍圍城的時候,也是整日擔心。
反倒是李唐立國之後,他作為前朝宗室反而覺得一塊石頭落了地。
首先大唐皇帝的李源本來就以仁厚著稱,其次他本來就是旁系了,也沒什麼威脅。
而李元徽說展現出的和煦態度,更是讓慕容圭放心了。
李元徽也給慕容圭一個出來做官的機會,汝南郡丞。一郡的副長官,這要是在前朝,他一個親王哪怕賦閒在家,他也不會出去做這種官。
但到了大唐,他覺得去世的父親真是留給他這麼大的一份遺澤,能在大唐出仕,那就說明人家是肯帶著你一起玩的,官職哪怕不大,但是有實際事務給你做,就說明你有上升的空間。
慕容圭連忙拜謝,「多謝殿下,大恩沒齒難忘。」
李元徽笑道:「不必客氣,你我也是親戚,早年我也受過令尊提攜之恩,你私下可以喚我一聲姐夫.」
「殿下抬愛了」
見過了這個堂小舅子慕容圭,李元徽又去把親小舅子慕容克邪從原來的吳王府接了出來。
因為年紀小,並且身份敏感,慕容克邪這個前燕的衛王,在大唐見過以後,也被降爵為下邳郡公。而太妃韋氏,則被封為韓國太夫人。
慕容佳音特別寫信給李元徽,請求他把這個最小的兄弟帶到江淮,因為慕容佳音覺得如果帶他出洛陽,那麼這小子可能很難活到成年。
畢竟他是昭武帝的兒子,前朝的嫡系血脈。對於本朝來說,最好的選擇當然是殺了,消除威脅。
李元徽想了想之後還是同意了這個要求,待在他身邊,能接觸的也是江淮人居多,所能造成的威脅就非常可控了。
從前燕的吳王府出來,李元徽帶著小舅子又去走了一趟親戚。
前燕征東大將軍、渤海郡公高晃家中。
改朝換代之後,高晃仍舊被保留著渤海郡公的爵位,加撫軍大將軍,卻沒有實權。見到李元徽來同樣趕到意外。
李元徽之所以來看望他,主要是因為高晃也是在幫助過他的。並且其子高盎就在江淮軍中。
兩人一番攀談,頗為投機。
高晃的身體看起來好了很多,說了許多騎戰、步戰、水戰、守城等諸多戰法,與其談論兵事也算是受益良多。
最後,高晃還贈予他一番話,頗有深意。
「殿下如今不過弱冠之齡,就已經位極人臣,權制一方,自古少有,然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陛下尚春秋鼎盛,殿下即便心懷大志,也當屈身以待,不可急躁」
「長安,非殿下用武之地.」
「重耳居外,則安也。」
李元徽聞言,沒有開口怒斥高晃挑撥離間,而是鄭重一稽。
「多謝大將軍贈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