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雖居淮南,不為淮南王
拓跋餘慶率萬騎走滏口陘,奇襲鄴城。還敢在寒冬臘月,本以為冀州這個時候很空虛,應該沒什麼防備。冀州都督趙翊率軍出去征討流竄入冀州的劉胡之王須拔餘黨了。而此前兩州也保持著較為平靜的態勢。
完全沒想到留守鄴城的冀州從事趙炯也不是省油的燈。
并州騎兵前隊當時趁夜率對沖入瓮城之後,還以為是內應順利開門了,沒想到是趙炯的設下的計謀。
內應的人頭被擲於地上,千斤閘也落下,隨後就是萬箭齊發。
當先入城的數百騎全部被隔絕在瓮城內被亂箭射殺。
這裡卻要說的是,趙二也是臨時得了鄉間獵戶的報告才得知拓跋餘慶夜襲的消息,所以沒有太多時間準備。只能迅速收捕處斬了拓跋餘慶暗中收買的城門校尉。
隨後在瓮城設伏,因為鄴城的主力被他大哥帶走了,他手中只有數千人留守。
於是就設下了這樣的一個計策。
隨後城頭上火把齊齊點亮,恍如白晝,拓跋餘慶並一看,知道奇襲無望也只能率軍迅速離去。
趙二看著遠去的并州鐵騎,心中不由的鬆了口氣。
拓跋餘慶雖然退去,但雙方的大戰則正式拉開帷幕。
在中原、江淮、荊豫的大戰此起彼伏之後,北國的群雄們也按耐不住開始下場。
李元徽在瀟灑幾日之後,也開始了做事了。手下是對手裡的地盤和軍隊再一次進行了一番統計和盤算。
隨後跟李青蓮、李百室、張撫等幕僚商討接下新年的計劃。
對江淮來說,最近幾年雖然戰事頻繁,但江淮更多都是防禦作戰,又有水路運輸。所以無論是人員和還是物資的損耗,比起各方都算是很小了。
以至於現在李元徽麾下的軍隊,包涵水軍在內,已經接近十五萬了。
當然,其中有不少是新招收的水軍和降兵。水軍總管呂欽在豫章郡目前麾下就有六萬左右的水陸軍,其中包括廬江豪強部曲組建的上甲軍和霍山軍,以及慕容靖、沈尚法兩人的率領的降兵以及呂欽本來統率的水師。
沛郡的劉元慶也統兵兩萬餘,江淮三郡目前留守的軍隊大概是七萬左右。
江淮留守的部分是以十八營和歸德軍廣武軍為主,算是李元徽的嫡系。
在核算過目前的兵力和秋天入庫的秋糧以及往日的庫存之後,李百室和李青蓮都建議應該在明年開化之後,對豫州用兵了。
時機已經相對成熟。
李元徽聞言不置可否,但不久之後就點頭同意北上戰略。
因為關中方面來了書信,李源的親筆信。以及以慕容昌名義下的詔書。
詔書是封李元徽兼任都督豫州軍事,加食邑千戶。
李元徽現在是揚州牧,在給他都督豫州軍事的權力,一個不在他轄區範圍內的州,什麼意思?
這就跟劉備給關羽的襄陽太守是一個概念。
遙領,你去給他給打下來。
李百室和李青蓮的建議是蠶食淮北,但李源的親筆信裡面可明確告訴他。
關中需要休養生息,你和老三要分別從荊州和揚州出兵,對洛陽保持威懾,不能讓他們清閒對關中動心思。
同時還說了老舅竇廣在來的路上。
洛陽方面目前還有能控制十幾萬精銳,是足夠對關中產生威脅的。
如果慕容鞅始終在崤函弘農一帶駐紮著十萬級別的大軍,會對李氏整合朝堂,以及關中休養生息恢復生產都有不小的影響。
若是李二和李三兩人在荊州和豫州都保持著對潁川一帶的攻勢,那形勢可就不一樣了。
畢竟洛陽南部可不是崤函道,有天險可以固守。
洛南一帶可是無險可依啊。
大概動兵的時間,頂在了明年,也就是義寧元年,
現在的東燕和西燕,在年號上都是一致的。光平四年。
因為兩邊的皇帝,從理論上都是接慕容超的位置。
後世對於慕容超的定義,很多人認為他是實際上的大燕最後一任皇帝,而東燕這個概念應該是在慕容超死後,老三吳王慕容鞅登基之後算起。
西燕則是從李源進入長安,立蜀王慕容昌為帝開始算起。
但與之對應的說法是,慕容英才是大燕最後的皇帝,他死後很快就形成了長安和洛陽相對立的局面,就已經是東西兩燕了。
不過無論如何,慕容家的統治對整個九州大地來說,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眼下天下間依然是四個皇帝,兩個姓慕容的,兩個姓曹的。
看起來局勢跟幾年前相比沒什麼同,但看看實際控制區域,就很有些東西了。
目前的西燕實際上控制了益州、涼州、雍州以及荊州的上庸、房陵、西城、南陽、江夏,基本上是漢水以北地區,揚州的豫章、淮南、廬江、廣陵,徐州的沛郡和下邳部分縣城,豫州的半個汝南郡。
而李元徽的進軍路線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選擇性,無非是沿著潁水進軍,發揮水路運兵運糧的優勢,水陸並進。
至於李三郎在荊州,路線也只能伏牛山南麓,出兵葉縣。
並且荊州方面去年剛結束戰亂,糧草方面估計也得是要江淮方面接濟。
果然,父親李源的書信到了合肥之後的幾日後,三哥也來信了。
三哥信上是明確給李元徽交了個底,他在荊州算上降兵還不到五萬人的兵力。
其中新野、隨縣、穰縣、宛城都需要駐守,明年的開春的時候他只能率偏師萬餘人幫幫場子,威脅葉縣方向,主力還的是江淮軍來。
李元徽看過信件之後,也快有瞞著一眾幕僚,還戲言道:「父兄們難道指望著我打下洛陽嗎?哈哈哈。」
李百室和李青蓮也都跟著笑笑,神情之中卻都帶些欲言又止。
李元徽見狀問道:「長史和軍師可是有話要說?」
李百室沉吟片刻,方才拱手道:「將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您兄弟四人,皆當世之人傑,今日可共患難,他日可共天下否?」
李百室這等於是放了個大招,直接給李元徽干沉默了。
李百室和李青蓮已經算是他的心腹幕僚了,所以李元徽也沒開始演戲,斥責他們挑撥離間。
對自己的心腹,有些事是你必須表達出來的。
伱的讓這些能耐大的人知道,你是有大志向的,不是就想著躺平混的。
不然人家誰跟你混啊?誰不想著將來封妻蔭子,名垂青史?
你得給這些能人希望。
於是沉吟片刻之後,李元徽輕聲到了一句,「此事我已有所思,然兄弟鬩牆,必遭外人輕晦,此時正當我父子兄弟共創基業之時,不可因小失大,然二位擔心我亦明白。我雖然深處淮南,難道就要做淮南王?」
二李聞言,皆俯身下拜,以示自己明白。
而李元徽話里的意思就是,你們不用擔心,我肯定不會當劉長,被自己哥哥劉恆算計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