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并州拓跋

  第258章 并州拓跋

  李二的淮南之行,並未掀起什麼風浪,對戰局沒有什麼具體影響。

  如果一定要說,那麼大概就是堅定了李四戰略設想。

  不過李元徽覺得不能這麼幹耗,不能閒下來,更不能讓軍隊在長時間的對峙之中失去銳氣,變得怠惰。

  所以在讓士卒們吃飽之外,和維持正常的操練之外,必須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

  李元徽想到的辦法就是,蹴鞠。

  甚至規則什麼的都不用他普及和制定,因為現代足球的規則已經有前輩搞出來了。

  李元徽只需要讓各部組織隊伍參賽就行了。

  當然,娛樂活動得有,但不能影響各部之間的正常操練和作息。

  而且李元徽還專門讓幾個士卒在魏軍營壘不遠處練習球技,撩撥一下魏軍的火氣。

  曹元靜對這種行為表現的是相當的嗤之以鼻,「這李元徽小子真是技窮了,只會搞這些小把戲,歪腦筋。不敢來直接攻我們營壘,早晚會被我軍所擒.」

  實際上曹元靜這些話,完全就是為了寬慰魏軍將士。

  長時間的軍事對峙,對於軍隊來說是一種考驗。太鬆弛了會讓隊伍失去警惕和該有的緊張感,太緊繃也不行,會讓士卒始終處於高度緊張之中,時間久了容易崩潰。

  所以曹元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的是外緊內松。

  外圍的營地駐守各部要時刻保持警惕,以備戰事。

  裡面的營地就要相對放鬆一些,讓士卒得到充分的修整。

  以半個月為期限,各營輪流駐守外圍,以戒備西燕軍突襲營壘。

  基本上做到張弛有度。

  雙方都在密切的注視著彼此的一舉一動,尋找著對方的弱點。但目前看來,兩軍都沒有一具擊潰對方的能力。

  所以誰也不敢大張旗鼓的率先出手,都是搞些小手段,寄希望於對方疲於應對,從而找到勝機。

  而另一邊,李二回到了荊州之後,直奔宛城。

  此時,大戰之後的善後工作的正在如火如凃的開展進行。李三在新野留守了萬餘人的兵力之後,率大軍撤回了宛城跟兩個兄長合兵一處。

  等到了宛城李三才知道二哥心血來潮的去了江淮。

  「這二郎把這許多軍務都扔給我了,自己去了江淮,好不瀟灑。」李大郎半開玩笑的抱怨著。

  三郎笑道:「二哥也是的,去江淮還不叫我一起。」

  兩人正說笑著,下來傳令兵稟報說右都督回來了。

  「居然如此快?二哥真是神速啊。」

  說這話的功夫,老大和老三把老二迎進了都督府內。

  這個都督府,也就是早先的太守府,黃牛角占據宛城的時候被當做他的王府。

  李二滿身風塵的進了都督府,然後讓府中的侍應準備飯食。

  一邊吃,一邊跟老大和老三說自己這趟的見聞,已經目前江淮方面現在的情況。

  「四郎治軍理政都頗為不俗,軍中行陣和睦,營房整潔,隊列有序,士卒頗有些精氣神此外合肥、壽春等城外,全都是大片田畝,長勢喜人,百姓差不多每日都能吃上糧食,民無菜色,就憑此一事,我敢斷言,無論是翟讓還是曹元靜,都奈何不了四郎。」

  李三和李大聞言都面露凝重之色。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糧食那是很珍貴的,除了要交田稅之外,有的還有地租,每日能吃上糧食,別管能不能吃飽,都已經是富庶的地方了。

  至於能敞開肚皮隨便吃?想也不敢想啊

  李三道:「如二哥所言,四弟在江淮,南面應該無憂矣,所慮唯有豫州的婁居士和青州的翟讓,不足慮也。豫州軍為二哥所破,中外軍精銳四萬餘折損過半,青州翟讓又被李藥師所破,同樣損失不小,每個一年半載無法再度對外征戰,接下來或許可以嘗試從潁川北上洛陽。」

  李大郎道:「這條路上東軍雖然無險可守,但眼下我軍圍宛城已經大半年了,關中積蓄本就不多,雖然臨近秋收,但役夫都要忙於收割,此時徵調有些得不償失。不如暫緩吧。」

  李二道:「三郎的所得有理,潁川一帶已經無險可守,此時出兵即便不能北上洛陽,也能奪取豫州西部的汝南。不過兄長所說的,征戰日久,不可讓百姓誤了農時,也是至理所以我以為,此時可讓役夫和大軍撤走,留下一直數萬人左右的偏師,在讓四弟出兵配合,提供糧草,決不可讓豫州之軍有重整旗鼓的機會。」

  兄弟三人在經過商議一番之後,準備給李源去信,闡明此間形勢,和下一部的安排。

  但這封信還沒發出去,就收到了李源自長安發來的命令。

  大郎和二郎率中軍回師關中,三郎留守荊州,兼任都督荊州軍事,保持跟江淮的連通。

  而之所以這麼急切,令大軍回師,是因為并州都督拓跋餘慶屯兵於河東,似乎是有西入關中之意。

  河東的地理位置和形態,讓它對關中、河北以及洛陽盆地都有地理上的優勢。

  另一個時空里李唐可就是先從河東入關中,隨後搞定兩隴、涼州,得到戰馬和優秀兵源,隨後東出洛陽,一統天下。

  但這個版本李家是從益州打出來的,走的是諸葛亮的路線,北出祁山,先下隴右,而後跨有涼州益州,居高臨下的進入關中。

  所以目前來說,河東地區,也就是被代國公拓跋餘慶所占據的并州,是對關中威脅最大的。

  因此李源一方面調軍隊嚴密監守黃河沿線和潼關,一方面給荊州去信讓老大老二率軍返回關中。

  其實他知道代國公拓跋餘慶真正的目的是耀武揚威,想要講些條件。

  畢竟原本的西燕政權的皇后是拓跋家的女子,現在皇帝換人了,皇后也換人了,長安城裡還有還幾個拓跋家的族人姻親,所以拓跋餘慶是打算跟李家談些條件的。

  這一點,李源看的很清楚。拓跋家除了地理優勢之外,所占據并州一地的戰爭潛力完全跟李家所具有的雍涼益三州比起來,完全沒有可比性嗎,何況還有荊揚的部分地區。

  但即便如此,還是需要讓大軍回師,不然他看關中空虛,沒準就來真的。

  不能不防。

  而對於降將的安置,李源也給出了安排。黃牛角和徐天佐兩人說統率的軍隊多大三萬人,其中分出兩萬人給徐天佐,令其為統軍總管,協助李三守衛荊州,黃牛角率萬餘人跟著李大李二回關中。

  果然,李二率領萬餘騎軍疾行從武關道回到關中之後,甚至都沒進長安就直奔臨晉而去。

  只是把旗號一亮,拓跋餘慶直接派遣了信使朝見天子和唐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