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倚天劍?狗都不要

  第109章 倚天劍?狗都不要

  慕容英在跟高智興見過之後,又見了烏程侯張林,敘舊一番。

  此後的數日,沒有再召見大臣。

  但在十月來臨之際,突然下令迴轉洛陽。

  李元徽對這事倒是覺得情理之中,暗想老丈人慕容英大概是脫離了低級趣味,想要專心搞事業了。

  不過他已經做好準備留在江淮了,大幹一場,卻被下詔隨駕返回。這就有些讓李四有些意外和詫異。

  怎麼突然變了?

  難道是為了提防李家?不過軍令如山,讓跟著回去就跟著回去唄。

  不過臨走之前,他決定賭一把。

  張家,臨別宴席上,李元徽將兩張加蓋平南將軍印的委任狀,和自己親手寫下的告身文書,以及兵部的回函等一些任命手續放在桌邊。

  張堅有些詫異,拿起來一看頓時吃了一驚,「李郎君這?」

  李元徽放下酒杯道:「我決定委任張兄和老朱為我平南將軍府別部司馬,憑此文書告身,你們以後就是我平南將軍府的僚屬,可募兵八百人.」

  這給官職對張堅來說,其實以他的家業來說不算太難,但你求來的,和別人給你的是不一樣的。

  至於老朱,這一聽說能募兵八百人,別部司馬,當時就覺得自己出息大發了。

  其實別部司馬這個官職,並不是朝廷正規有編制的武官,只是他這個平南將軍府的委任的,不屬於正規軍體系的校尉都尉。人馬數目和級別都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而李元徽給他們的上限是各自招兵八百人,軍械糧草可以拿著公文在江淮這三郡領到。

  其實本質上,他是不太想把老朱放出去,因為這位能把雪球滾到多大很難說。

  但把老朱留在身邊沒什麼意義,而他隱隱覺得,如果不能儘快回到江淮,那麼這邊局勢可能不是他所能掌控的。

  而在某種程度上,他其實更相信,有些人其實是被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推著走到屬於自己那個位置的,司馬懿在做主簿的時候,面對著曹操他能想到自己家族能鯨吞大魏嘛?

  什麼「大丈夫當如是」「彼可取而代之」「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這些話,李元徽一直覺得更多是後人附會。史官把這些道聽途書甚至乾脆直接編造的東西寫出來,是為了增加這些帝王的傳奇性,也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有逼格和文學性。

  不然劉備小時候說的話,陳壽咋可能知道這麼詳細?除非劉備是那種喝多了就拉著人說,我小時候指著大樹云云

  李元徽比較傾向於,劉備不會這麼二。

  所以他選擇大方一次,給他們一個名正言順可以招兵買馬的機會,看看他們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而老朱和張堅這以後跟他都算有一層故舊關係了。

  就像他曾經在高陽王慕容頜的幕府待過一樣,在這個時代,這是一種很親厚的關係。

  所以楊巡造反的時候,楊素曾經的故舊紛紛響應,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怕朝廷秋後算帳,還不如放手一搏。

  而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沙場上,背叛舉薦之主,都會為人所不齒。

  李元徽十分相信老朱和張堅的人品,只要不拿那個最後的位子來考驗他們,那麼應該沒什麼東西會讓他們跟自己反目成仇。

  老朱這邊捧著一堆文書,頗有些做夢的感覺,不過這些天裡他跟著李元徽等人,也算知曉不少事情。

  當即放下文書,推金山,倒玉珠,朝著李元徽伏地而拜。

  這情景卻是給李元徽下了一跳,老朱拜我,我特麼受不受得起啊趕緊伸手去扶。

  卻沒想到這廝的和尚不像是皇覺寺,倒像是少林寺,力氣大得很根本撼動不了半分。也只能由他去了。

  「咱,自幼家貧,身無長物,只有這膀子力氣,李將軍不嫌我出身寒微,還是個和尚,找我當兵,做官,今後李將軍但有所命,無論是上刀山還是下油鍋,咱絕不皺半個眉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另一邊張堅也躬身一稽,「李郎君知遇之恩,無以為報,請受張堅一拜。」

  李元徽見狀,先是把老朱扶起來,然後又一把扶住張堅的手臂道:「自古英雄不論出處,伱們幾位都是英雄豪傑,今日我不過略盡綿薄之力,不足道哉,大丈夫當以功業為先,何必做此扭捏之態?我此次隨聖人迴轉,淮南之地就交給你們二位,你們需早日募兵,訓練成軍平定匪寇,使生民安居。」

  「將軍之命,我等必竭盡全力。」

  「咱也沒二話,請將軍放心。」

  兩人迅速轉變了身份,以僚屬的身份回應李元徽的這個並不正式的軍令。

  「朱兄,張兄,劉兄,來,滿飲此杯。」

  「將軍請。」

  「將軍請。」

  此間的李元徽舉著酒杯,光彩奪目,俊秀如錦。

  讓珠簾後面的女子,傾心不已,只覺相見恨晚。

  當夜,他回了自己的座船,那艘五牙大艦上。看著明月照在江水上,臉上卻浮現出笑意來。

  李四郎自然是無從知曉此間女兒心思,他很難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別人心頭的白月光和硃砂痣,不過就算知道也就是一笑置之。

  他現在可沒心情,也沒功夫風花雪月,滿腦子都是搞事業。

  其實他本想提議,跟劉、朱、張三人來個義結金蘭的,但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太刻意了反而不美。

  而且親兄弟的話,都未必能靠得住,結義這種事搞的好能名傳千古,搞不好就被人笑話一千年。

  劉關張其實也沒有明確的結義傳說,但他們恩若兄弟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幾人的情誼更是千古佳話。

  項羽和劉邦倒是約為兄弟,還不是打的你死我活?

  都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到時候萬一因為各自利益兄弟反目,可多丟人啊。

  還是算了,不搞這些虛頭巴腦的。

  第二天臨行前,張堅和老朱都來江邊送行,一併前來的還有張堅的五叔張共烈。

  江淮有名的張五爺,李元徽本以為是個跟張堅相仿的八尺大漢,虬髯張須。

  卻沒想道這張五爺生的眉目錦繡,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年紀顯得風流倜儻。倒是像個富貴閒人。

  這位張五爺開口就是道謝:「李將軍,在下張五,是張堅的叔父,也是昨日才知道將軍前些時日搭救了小女十四娘,今日一是為了道謝而來。這柄長劍名為倚天,南魏國破時候流散入民間,曾是魏武佩劍.」

  李元徽一聽,倚天劍?我靠,還屠龍刀呢.這不是曹操的劍?真的假的啊。

  但倚天劍這玩意,曹孟德的佩劍,我配著,好像不太好啊?

  「張五君客氣了,不過是隨手為之罷了,至於此劍,我身為人臣,不敢據有,還請張五君收回。」

  李元徽直接拒絕了,開什麼玩笑啊。曹操的佩劍我要是收了,以慕容英這麼多疑的心性,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張共烈見李元徽推辭,也是一拍腦袋,「李將軍身為重臣,卻是我張五思慮不周了,隨後又是一擺手,結果身後侍從取出一柄長劍道:「這柄承影劍,是不次於倚天的名劍,可削石如泥,這柄劍還請將軍笑納。」

  李元徽聞言,又看了看張共烈笑意盈盈的樣子,「好,既然如此,我就卻之不恭了。」

  張共烈道:「好,李將軍果然是爽快。」

  李元徽從其手中,接過長劍,然後拔出一截,讓其在太陽下閃耀如冷冽的光芒,隨後又迅速歸鞘。

  「受張五君重禮,卻無以為報,真是慚愧啊。」

  張五卻道:「哈哈哈,其實今日除了謝將軍搭救小女,還有一事相求。」

  李元徽道:「張五先生請直言。」

  張五笑了笑,然後回頭道,「張鎮惡,給老子滾過來。」

  話音剛落,只見他身後走出來一個大漢,身高八尺有餘,身形魁梧雄壯,長的很有特點,碧藍色的眼睛,赤發黃須,面部的輪廓也不似漢人。

  「阿耶,見過李將軍。」

  李元徽衝著他微微頷首,心中暗道看這身材倒是好漢。

  張五道:「這是我兒鎮惡,自幼習武,有些氣力,江淮一代除了老三,還沒遇到對手,他一直想要入軍中效力。苦於報國無門,今日就請將軍收他做個親衛」

  李元徽聞言又看了看這名為鎮惡的漢子,生就一副異象,必不是尋常之人。

  「我觀令郎天生異象,與我做個親衛,恐怕有些屈就了,不如就讓他跟著張堅,做個都尉?」

  張五卻道:「李將軍言重了,我這兒子一向仰慕將軍功績,還請將軍收下他,日後鞍前馬後」

  見張五又是送名劍,又是讓他兒子給自己做親衛,這想要結交的意思很明顯了。

  在拒絕可就不禮貌了。

  於是點頭應下:「好,那就先委屈令郎,與我做幾日扈從。」

  「能為將軍效力,是他的福氣,何談委屈?張五再次祝將軍一路順風。」

  「多謝張五君,那就此告辭了。」

  說罷之後,李元徽又衝著一旁的張堅和老朱等人抱拳拱手示意。

  隨後登上了五牙大艦。

  張五和侄子張堅等人一起目送李元徽的座艦啟航,才準備離去。

  張堅有些詫異的追道:「五叔,你今日這是?」

  張五笑了笑,「我若看的不錯,這位李將軍絕非等閒之輩,乃是身負大氣運之人。」

  張堅聞言心下瞭然,然後繼續問道:「那這倚天劍?」

  張五笑道:「哈哈哈哈,不過是柄尋常寶劍罷了,我張家何來倚天劍?不過試探爾。不明白?倚天劍乃是魏武之佩劍,若這位郎君一見欣喜,視若珍奇,必不是持重之輩。有遠志者,才會避之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