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圓球雖然看起來仿佛是渾然一體,
但建造金屬圓球的技術畢竟是來自於人類,
探測器尋找了片刻,
還是找到了進入的艙口,
而這個艙口就位於金屬圓球與這空間下底面接觸的地方,
然而面對如此容易便能找到的艙口,
楊勐卻眉頭緊鎖,仿佛在思考著什麼問題,
一旁小光的視野正看著屏幕,見楊勐一直不出聲,便將視野轉到了楊勐這裡:
「有什麼不對嗎?」
聽到小光的問話,楊勐微微的點了點頭道:
「探測器如此靠近金屬圓球,她如果在裡面,她所擁有的人工智慧應該有所提醒才對!」
楊勐這樣的說法,讓小光微微的閃爍了一下:
「或者這裡的只是一個自動值守的設備,
你在休眠時,飛船不是也在自動運行嗎?」
小光的話讓楊勐沉吟了片刻,而後輕輕的搖了搖頭,
雖然在宇宙航行的過程中,
飛船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程序控制下的自動飛行的狀態,
但面對複雜的宇宙環境,
他的休眠過程還是會被打斷。【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而星球上的環境複雜指數要遠超宇宙空間,
尤其是在羅斯128b行星這樣的環境中,
身為先驅航天員不會出現,面對其他未知設備靠近而毫無反應的情況。
「也許她還沒反應過來吧!」
楊勐心中出現了這樣的猜測,
「又或者說這並非是那位先驅航天員休眠的地方?」
而一旁的小光似乎看出了楊勐的糾結,閃爍著說道:
「既然這是你們族人所使用的技術,那進入看一看不就明了嗎?」
聽到這樣的言論,楊勐也不在糾結什麼,
觀察起了這個艙門,
此時探測器上的燈光重新亮起,
通過燈光,
楊勐發現這個艙門與太空載人設備所使用的艙門有所差別,
其艙門主要為內嵌結構,
外面沒有一眼看上去,便可以使用的手動工具,
他尋找分析了一陣,
發現要想打開艙門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探測器並不具備開啟艙門的設備,
畢竟,此時所使用的探測器只是結構較為簡單的水下探測器,
並未的攜帶其他複雜的機械功能。
「其實可以用老辦法敲一下的。」
「但她在裡面的話,敲擊可能會使得這個金屬圓球在結構上出現隱患!」
想到此處,楊勐看著屏幕中的金屬圓球,向小尹下達指令到:
「開啟的高精度聲吶探測接收發射裝置!」
「明白!」
雖然敲擊是最好的選擇,也最容易看清裡面的結構,
但這裡畢竟不是太空,
而是一個水下環境,
水中不像是太空中,沒有聲波傳導介質,需要直接趴到大型物體上進行敲擊,
在海洋里,水是良好的聲波傳遞導體,
在地球的一段緊張的歷史中,
海洋中的潛艇內,因為杯子掉落,砸到地板的聲音,尚又可能導致,潛艇暴露自己的位置。
此時探測器距離金屬圓球如此近,
也許能探測到輕微的動靜從而判斷出什麼。
此外,因為此時金屬圓球處於海洋深處,
雖然距離海面只有160米的距離,
但海水所產生的壓力,已經可以危害到未穿著任何防護設備的人類。
在這樣的環境中,
金屬圓球的抗壓結構處於很微妙的狀態,
若是一不小心將金屬圓球給敲漏了可能會導致一些很危險的後果。
……
一些念頭在楊勐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此時,小尹接收到楊勐的指令,
讓探測器貼近金屬圓球,聽著上面的動靜。
「發現數個聲音數據組!」
「正在分析中!」
……
一旁的小光看到楊勐一連串的指令,閃爍著問道:
「這樣能探測到裡面的內部結構嗎?」
正在與小尹分析著內部聲音的楊勐,聽到這樣的問話,點了點頭道:
「差不多吧!」
說道這裡,楊勐看了一眼小光,
在水下探測器探測的這段時間裡,他發現小光對於水下探測技術的了解幾乎為零,
於是他下意識的詢問了一句:
「你們對水中環境的了解似乎並不多!」
「從原始生命體開始,我們便生活在陸地上,而且我們星球上的海洋面積占比原本就不高……」
「你的那位族人很奇怪!」一旁的小光,在楊勐思索問題的時候,閃爍著說道。
而聽到小光的評論,楊勐也表示贊同,
那位先驅航天員的行為確實已經超出了他所理解範圍,
「作為已經失聯的先驅航天員,卻在這個星球上留下了這樣設備,
她明顯是在這裡,
可為何不與地球進行通信?」
楊勐無法理解,
雖說先驅航天員,在遠離地球的情況下,
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約束和幫助,
地球上的道德法律以及可見的物資資源,
自先驅航天員離開太陽系後,便難以接觸到。
但是離開地球的十六名先驅航天員中,除了前往羅斯128星系的航天員,
其他的先驅航天員,都忠實的旅行著自己的責任。
便是他心中最大的念想也是回到地球去,
他想不明白,
這位在羅斯128星系的中的先驅航天員遇到了什麼問題,才出現了他無法理解的一些行為。
「看來想要解開這個謎題,最好進入一個金屬圓球中看一看!」
想到這裡,
楊勐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決斷,
如果說,海洋中只有一個金屬圓球,那位先驅航天員很有可能就在裡面。
面對這種情況,楊勐的探測行為必須要保持謹慎保守的方式,
畢竟人類十分的脆弱,
若是他的魯莽探測行為導致那位先驅航天員出現意外,他將悔恨終身。
可如今,
推測出這樣的金屬圓球可能不止一個,
楊勐的探測方式可以更加冒險一些,
不過在進行冒險性探測行為前,為了保守起見,楊勐又讓空中的探測器釋放了一個水下探測裝置,
之前,通過兩次無風帶的經歷,小尹分析了不同多孔菌上浮移動的路徑,確定了其他多孔菌的位置。
因此,即使多孔菌已經下潛到了海洋的一定深度,
但第三個探測器依舊找到了,新的多孔菌。
而在這個多孔菌內部:
「果然有金屬圓球!」
看著屏幕中,與之前兩個極為相似的金屬圓球,楊勐終於下定了決心:
「小尹,之前兩個金屬圓球內是否探測到移動物體!」
「未探測到任何移動物體!」
聽到小尹的回答,楊勐直接下令到:
「讓位於第一個金屬圓球附近的探測器,進行敲擊震盪探測!」
水中的探測器的結構無法,像是太空中的衝擊探測器,
可以通過搭載劇烈的撞擊器,使得震盪波傳遞到整個小型天體上,從而可以探測到,整個小型天體的內部結構。
水下探測器本就很小,
無法搭載那樣凶勐的裝置。
雖然沒有衝擊裝置,
但探測器上還是存在微型機械臂,
……
此時,在一個屏幕上,金屬圓球越來越大。
直到最後覆蓋了整個屏幕。
很快
水下探測器,
緊緊的貼在金屬圓球上,
伸出了一個微型的機械臂,
在小尹的程序指令控制下,
機械臂並未大開大合的對金屬圓球進行敲擊行為,
在水中,用錘子敲擊東西,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而已經展開機械臂的端部,
出現了一個吸盤一樣的東西,
只不過,生活中所用的吸盤大多都是橡膠製品,
而這個吸盤的材料則是由金屬構成,
機械臂將金屬吸盤抵在了金屬圓球上,
而後肉眼可見的震動從吸盤上的傳遞開來。
這種技術原本只是用於,震下海中岩石攀附類生物,
但誰能想到,有一天有人會用他去震其他東西。
……
隨著震盪波在整個金屬圓球上散開,
猶如B超一樣的畫面,
通過小尹的圖像模擬程序一點點的呈現出來,
金屬圓球下,
存在著一個氣密層空腔結構,
空腔並非是完全中空,
而是有著大量的金屬結構連接的內外兩層,
震盪波通過這些結構繼續向里延伸。
下面終於出現了房間,
而當楊勐看到房間內的震盪返回圖像,即使身為專業航天員的他也難以保持平靜,
這時因為他看到了人形結構,
而且這樣的「人」不止一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