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外匯小能手

  是《慢慢喜歡你》。記住本站域名

  荊小強沒咋公開唱過這首情歌。

  當時羅列這首歌是給中森論證不要過於摳細節,用感情演唱,用詞句來薰陶情感。

  《同桌的你》也能做到,但太簡單太極端,太有校園民謠的獨特氣息。

  而《慢慢喜歡你》就是忽略掉演唱者那些過於精細的花招,澹澹的用旋律和歌詞來勾勒畫面。

  這就是荊小強征服中森的論點,真正的高手是去展現,而非表達。

  特別是那種矯揉造作的表達技巧,簡直就是自得其樂的顯擺。

  杜若蘭恰恰是完全受到荊小強的影響。

  從她第一天開始跟著余舒凡學聲樂,聽到的卻都是荊小強的歌聲。

  就好像她每天打沙袋、扎馬步練基本功,但看到的都是頂尖高手的風範,自然眼光就極高,又極為踏實。

  現在唱來都是絕無花里胡哨的轉音、轉調:

  「晚餐後的甜點就點你喜歡的吧

  今晚就換你去床的右邊睡吧

  這次旅行我還想去上次的沙灘

  球鞋手錶

  襪子和襯衫都已經燙好

  放行李箱

  早上等著你起床……」

  有些人寫歌詞,喜歡各種華麗辭藻,讓人不明覺厲的感覺好有文化。

  殊不知堆砌才是最容易的。

  這樣用生活中小細節打動人,讓人立刻有了畫面感。

  透過音樂看到了影像,而不是計較幾分音符,情感節奏這些專業領域的東西。

  每個人都在生活,但能把其中細節精準提取出來,才是高手。

  而杜若蘭的演唱就符合這種敘事風格,澹澹的不疾不徐。

  將情感揉碎,融化在唇齒發音中。

  杜若蘭還有個最大特點,她唱歌習慣於脫麥。

  這是歌舞劇表現的基本要求。

  哪有舞台上唱跳還拿著麥克風,甚至戴耳麥的。

  所以她的胸腔共鳴從一開始就走的專業路子。

  這也是荊小強被啟發到的關鍵點。

  普通人,只要沒有器官缺陷,不求能夠唱詠嘆調,起碼能用共鳴發聲唱歌,那味兒已經超凡脫俗了。

  這麼好的歌唱方式,沒有傳播廣大人民群眾,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看杜若蘭這麼落落大方的擺出演唱姿態,還有習慣性的雙手動作。

  慢歌表達感情細水長流嘛。

  她的雙手就像彈豎琴那樣,輕輕在眼前彈跳。

  膚若凝脂、粉潤唇色、黑亮的髮絲束成高高的馬尾,露出光潔飽滿的額頭,那雙野生濃眉卻帶了點憂愁的平順。

  之前荊小強唱歌,全場都肅然起敬的驚嘆。

  杜若蘭唱來卻是所有人情不自禁搖頭晃腦的沉浸。

  「慢慢喜歡你

  慢慢的回憶

  慢慢的陪你慢慢的老去

  因為慢慢是個最好的原因……」

  潘雲燕開心的搖頭晃腦。

  汪老師就趁機給旁邊的李佶上課:「你才十二歲,已經是超越無數人的優秀演員,舒緩點,多提升些自我感悟和視野,不要太功利的啥都盯著榮譽。」

  因為這小女娃眼裡放光啊,狼崽子貪婪羨慕的光彩!

  寫滿了恨不得是我站在那的心思!

  聞言才飛快的收斂下,但表情又是你個大媽懂什麼的不以為然。

  她十歲就從地方被選調去了軍藝,比蘭玲當初十二歲進文工團系統、鄒珣是十五歲進藝校,都要早!

  屬於肉眼可見的那種天賦爆棚。

  一路吊打同齡人,早就習慣信奉成名趁早的價值觀。

  汪茜帶過多少孩子了,內心輕嘆,交給荊小強想辦法吧。

  「文工團那邊交給我們,卻不能成才的話,真是可惜了。」

  從電視台出來,汪茜罕見的叫那倆姑娘帶著李佶坐後面部車,自己拉了荊小強單獨提醒。

  整個歌舞團都要去焦盆,除了汪茜要回滬海繼續帶班。

  她才是把那種細水長流的相輔相成陪伴展現,而不是表達。

  荊小強伸手幫她把眼角抹抹:「好了好了,操心太多會有魚尾紋,我這次出國幫你找那種精華素眼霜,花幾百幾千甚至好幾年才能保證緊緻有彈性的保濕好看,為她急白了頭髮,不值得不值得。」

  汪茜馬上樂不可支的把那孽徒丟在腦後:「好了好了,我知道我不能跟小姑娘們比青春,得開始注意防衰老工程了,哈哈哈!」

  因為從小就化舞台妝湖臉,那年代也沒那麼多講究卸妝聖品,皮膚傷害頗大。

  荊小強也回頭看看後面那部車:「能在最青春的年紀,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杜若蘭已經算是難得了,感謝你這一年多給她做出了最沉穩的榜樣,以後就把她交給余老闆,我們都不管了,看她自己的造化。」

  汪茜就不會像余舒凡那樣:「我知道你盼著她們能自己走得好好的,可女孩子在這個年紀遇見同齡的你,很容易把愛情交纏其中,把持住哦,你已經有兩個兒子了。」

  荊小強哀嘆倒下,他實在是搞不明白為什麼上輩子老到四五十歲都能常換常新,這輩子怎麼就動不動給蜘蛛網罩住。

  汪茜哈哈哈。

  但杜若蘭確實是隨著那場十萬+的露天演唱會瞬間紅遍整個右岸!

  荊小強趁熱打鐵的路子也對,在《當我們年少》的歌舞劇登台之前,杜若蘭跟著他去周邊大學免費演唱拉熱度。

  甚至讓電視台比康凱文安排的「太平輪」專訪節目還先播放!

  因為這樣的校園女神,真的比什麼歌舞劇更有噱頭更有傳播力。

  這個世界終究還是看臉的。

  漂亮姑娘只要唱到平均水準之上,再加上來自對岸的噱頭,荊小強的名氣帶動,唱片公司聯手狂推。

  電視台打歌感覺是最後一棒,把杜若蘭清新美麗的形象傳遞到了千家萬戶。

  哪怕電視機的音響效果只能說是聽個響,但還是讓無數觀眾記住了這個來自海峽對岸的俏美少女。

  朗朗上口的經典旋律,搭配杜若蘭清新嬌俏的容顏以及專業水準的嗓音。

  特別是她那種氣質配合這些歌,簡直是人歌合一。

  從北市向全省輻射的專輯銷售,節節攀升!

  這時候又必須提到王大衛,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才是這兩年港台唱片銷售冠軍。

  兩三年前他就能達到單張銷售在兩周內賣五十萬張左右!

  這可是十白金的成績!

  他也是首開把HK銷售拓寬到右岸,接著又推廣到整個東南亞的先河。

  他身屬一家小唱片公司,但有相當多東南亞資源,當時他跟齊小哥一起聯手找荊小強拿版權,就想利用自己公司的東南亞資源鋪開銷售。

  就這兩三年他們還沒把內地市場瞧上,90年荊小強不也夥同歌舞廳經理直接翻唱不給版權費用麼。

  港台公司在內地賺不到錢就索性不進入。

  寧願開發東南亞,都不做內地市場。

  所以在一兩個月之內買幾十萬張專輯已經很了不起了。

  結果荊小強出人意料的推出杜若蘭,王大衛馬上跟著一起上高校演唱會。

  這等於外有荊小強這種強橫開路,內又有王大衛、李阿宗這幾位協助提攜。

  一周時間,在右岸賣了超過三十萬的專輯!

  杜若蘭真就是站在了風口上。

  李阿宗兩年前剛剛操刀製作完成了右岸唱片史上首張單年過百萬銷量的專輯。

  無論是隨身聽普及,還是音質更好的CD進入千家萬戶,盜版光碟和網際網路又沒出現,幾個因素疊加起來。

  就這幾年是賣專輯最火的時候。

  有人評價,恰恰就是李阿宗這一系列的百萬銷量操作,把右岸唱片業推進到了工業時代。

  前面無數歌手鋪下的路,恰恰被杜若蘭這個形象來爆發。

  順便又帶動了荊小強和曹菲的演唱會專輯銷售。

  相互成就吧。

  所以輪到《當我們年少》在大劇院演出的時候,外面人山人海的年輕人,已經是拿著杜若蘭的專輯來找她排隊簽名了。

  整個歌舞團成員都有點好奇又意外的看著這個還從未上過女主角的同事,神奇的轉職成了歌星。

  在百老匯這很常見,好來塢明星,公告牌歌星,都可能跟百老匯舞者隨時轉換身份。

  這種明星演員和普通百老匯打工人之間是兩個階層的存在。

  哪怕後者專業能力可能吊打明星,也知道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但在港台絕對是頭一遭。

  心裏面有種微妙變化。

  荊小強就指指天海,讓大家都學人家的沉穩。

  按說背負違約壓力在外面演了這麼久,她的心理壓力才應該是最大的。

  可這位才是絲毫不受外界影響。

  全新的《當我們年少》她只是在其中客串個配角,也能憑藉專注跟實力迅速躥升到C位,穿上旗袍演貴婦人。

  前半截作為上流社會嘲諷嫌棄女主角的惟妙惟肖,後半截在水平舞台上演繹驚惶墜落海中的逼真動態。

  為整個劇目都增色不少。

  從整個右岸匯集起來的太平輪家屬,參加了首演式。

  然後連演五場。

  場場爆滿。

  任誰哪一方都看不出來這歌舞劇里有什麼影射污衊,完全摒棄了ZZ元素。

  只是通過災難歌頌愛情和人性而已。

  本來只是打算簡短的在滬海熱熱身的劇目,接到了北市大劇院的版權要求。

  希望能買下來排練成日常演出。

  沒事,對荊小強來說,給錢就行。

  港幣結帳……

  都能算外匯。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