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鏗鏘三人行(二)

  節目開始,卻沒有第一時間聊方沂的喜訊,而是先介紹了方沂的生平。

  估計有觀眾對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上這一段「生平概述」的時候,多少感到奇怪,但主持人竇文韜充滿感情的說:

  「兩年多前,我和大導演有個約定,希望他能再來,而且我說他再來的時候,希望我們節目還能辦得下去,辦的更好,勉強沾到他的一點兒光,只怕他飛太高不願再來……現在我們是在錄製演播室附近的一家港式餐廳里,天還沒有黑,見不到夜幕降臨後的港地城市燈光線,不過已經是很漂亮了……」

  「我想請後期在這加一個導航圖,一個眺望的遠景,能不能看到尖沙咀海傍的大斜坡建築,是的,那就是四月十八號城市話題的中心,而我們有可能請到了那天最發亮的人——」竇文韜攤手道,「我應該加上之一嗎,不,在這裡我不願意加之一。」

  「這是我的祝福,也是我的判斷!」他看著方沂,鏡頭這時候也給到了方沂一行人,畫外音道,「祝福來自嘉賓的一個朋友,而判斷來自於一個同為文化產業的行內人。」

  「我入行十多年,稱得上是一個行內人了,自詡搞點文化,也看過一些藝術……誰是真正的天才,誰是值得尊重的人才,誰是被推上去的普通人,我有感覺,我有想法……」

  「而且我有這樣的預感,今天這一期節目在當前可能是錄製起來普通的一期,就像是我以前錄製的每一期一樣,但是,只有時間可以告訴我告訴你,它會不會成為經典。♜🍪  ♗😈」

  主持人除了竇文韜還有梁文導、徐子東(港地中文教授)。

  這一番陳述是台本上有的,眾人都知道,然而被竇文韜念這麼一遭,居然真有響雷一般,在人心裏面蕩來蕩去,而且不覺得他說的過於誇張。

  畫面給到每一個人聽到後的反應,默默的、心潮澎湃的、緊張的、淡然的……

  「上一次方導來,讓我們節目組蓬蓽生輝;這一次生輝的東西得比節目組更大了,得是這棟樓,或者是文化中心,或者是這座城市——你們怎麼看?」

  接話的是徐子東。

  徐子東作為知識分子有種孤僻的高傲,但要是在他涉及到的地方遠遠超過他,他又顯得十分幕強,因此他對方沂印象極好,接竇文韜的話一點兒也不遲疑:

  「一人閃耀一座城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港地也確實是因為很多個『一人』,才被注入了今天的文化底蘊……文化創作是精英的事情,是少數天才誕生的傑作。」

  「譬如,你當然可以說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來源於合適的環境、發達的工商業……但如果沒有米開朗琪羅,沒有達文西,沒有拉斐爾這些具體的個人,恐怕文藝復興不會有這樣高的地位!」

  竇文韜問:「方導是電影圈的文藝三傑嗎?」

  徐子東:「我不知道,可能要金像獎的組委會才知道。♗🍩 6❾𝐬hùⓧ.𝐜𝐎m 😂😺」

  「我們節目播出的時候,金像獎到底怎麼樣已經知道了,觀眾們可以看看徐子東有沒有說對——金像獎會不會給方導正名!能不能接納變化,擁抱變化……」

  梁文導打岔道:「這不是我們節目的說話方式,你那個太文縐縐了,我看徐子東已經是接納擁抱變化了,他就是服了!那你說組委會服了嗎?」

  竇文韜大笑:「我不知道啊,這得是屏幕前的人才知道了!我們既然聊到了這個話題,給我們方導一個幾秒種特寫,說不定新聞能用得上。」

  方沂攤了攤手,朝攝像頭微笑。

  這是台本上預先設的稿子,從「港地文化」開始。

  69🅂🄷🅄🅇.🄲🄾🄼

  這幫人其實在演戲,他們想要表達什麼觀點,私底下早已經達成共識,偏偏要放到節目上,一問一答、一唱一和。

  果然,竇文韜忽然扮做半懂不懂的傻子,想起什麼,「我有次看報導,說港地這邊早期的文化,其實是大陸那一波人帶來的……哪些人?建國後來港地的文化精英們,主要是魔都人居多,所以一開始的港地文化,其實是魔都文化,是嗎?」

  徐子東就等這個問:「你說對了!」

  他細細描述港地文化最早的發源:

  港地作為一個曾被英國管轄下的漁港小城,早先並沒有太多的本土文化,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土著太少。1841年英國人做過統計,當時全島只有7450人,今天是七百多萬人。它的人口主要來自各時代的移民,移民們文化、語言、習慣都不相同。

  這種地方在經濟發展起來後,它當然會自發的產生市民文化,然後有繁榮的文化產品,但它不會這麼快,這麼早。因為文化的發展一般是遠遠落後於經濟的,而且也要有一大批人持續性的專職創作,提供足夠多的文化產品。

  所以最早的「港地文化」,其實是各地方移民中的精英帶來的地方文化,其中魔都派絕對人數雖然不多,但文化精英質量高,這些人出自當時亞洲最大城市之一,他們的作品和生活方式最具影響力,最吸引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實質上成為港地市民的主流文化。

  方沂也參與討論,他扮演百科全書,側面映證主持三人組的說法是正確的。

  比如港地的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和蔡瀾分別是浙、滬、羊城、潮州人。這四個人作品質量較高,產量相當大,但全都不是土著。

  就拿金庸舉例,假如他從小生活在港地,受英式教育,沒有一天接觸過內地文化——然後寫出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是不可能的。

  有個更明顯的例證是韓國。韓國的本土人才和市場比港地起步條件好,但今天的韓國文化產品實質是美式和東亞儒家的縫合——不論是炸雞、部隊鍋還是kpop。

  韓國絕對的內部自發文化相當匱乏,撐不起這樣的創作產量,何況港地呢?

  幾人論證一半天,得出什麼結論?

  港地文化產品本身是對大陸地方文化的吸收再創作,最早八十年代前後,才真正誕生結合港地特色的文化產品——我們熟悉的港片。

  之後港片發光發亮了十來年,反向影響大陸乃至於整個亞洲。

  它不是港地這個地方太牛,天生就能拍出好電影,而是那一代英雄造時勢,最終會均值回歸。

  非要硬給港片找個祖宗的話,它的源頭的確是在北方。

  方沂和三人組聊的挺愉快,基本達成共識,眾人都明白,但沒有人挑明了直言:「港片」不存在原汁原味,這是個偽命題,它本身就是文化結合的產物。

  所以如果你在金像獎上,因為《十二生肖》這個片子不夠「港味」,給出偏頗的獎項評定,只能說相當滑稽。

  底層小市民可能無法認識到這一點,但作為給出獎項的文化精英,擁有更多的閱歷和見識,也有引領本地文化界走入正軌的責任,當然不能犯這樣的錯誤,你要是犯錯了,你可就把這獎項公信力弄完蛋了。

  方沂頻繁點頭,在一次話題間歇期鬆了口氣。

  大家點到為止,無奈話題太尖銳,讓懂的人聽到了也不會很好受。

  還好節目播出的時候,已經出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