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base和燈泡工廠(為盟主悶頭123加更

  第324章 base和燈泡工廠(為盟主悶頭123加更)

  「渲染是非常辛苦的活計,就是字面意義上的辛苦,是體力勞動。它需要非常好的硬體設備,也需要能操作它的人,有時候我們要整晚呆在工作室確保渲染能夠順利進行……一旦設備卡殼宕機了,一切可能要重頭再來。」

  「好萊塢的頂級特效師們拿著每周數千美金的薪資,乾的是流水線上一樣的工作。2003年,我決定把《深海營救》的一部分特效鏡頭放到中國來製作,這個決定非常的瘋狂,但我認為特效行業的未來就在這裡。」

  「你們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以及低廉的人力成本。」

  「我找了一個為房地產商渲染3D圖的小團隊,讓他們製作85個簡單的特效鏡頭,部分同事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製作——這一共花了我十八個月,儘管如此,我們做出來的特效鏡頭仍然通過了,這成為我中國事業的開始。」

  「雖然我個人在財務上碰到了一些困難,但我仍然相信base是未來的中國特效行業領頭羊,它不僅僅是中國特效的……」老克用了一個非常地道的形容詞,「黃埔軍校。」

  「……而且,會成為世界級的特效製作公司,因為你們不會永遠拍攝故事片。」

  老克這番話說完,並不提方沂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投資多少的事情,而是讓他自己去看base公司目前的工作情況,並且強調,「我並沒有事先提醒他們。」

  方沂和郭凡以投資人的身份瀏覽了base公司的兩層樓。員工們似乎已經習慣有人來訪問了,並沒有多奇怪,辦公桌面上凌亂不堪,但似乎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工具。方沂刻意跟在郭凡的後面,戴著口罩,免得被認出來後今天的訪問泡湯。

  自從傳出老克想賣掉一部分股份開始,陸續有不同的投資人來碰運氣,但他們大多空手而歸。

  有兩個原因。

  base起家的第一單生意來自於老克在好萊塢多年打拼留下來的人脈,該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八年,仍然在做好萊塢的外包,而國產電影做的寥寥無幾。

  工業光魔的創始人是《星球大戰》系列的大導演喬治盧卡斯,他一邊拍電影,一邊養自己的特效公司,左手倒右手。老克逐漸認識到,他必須在中國找到足夠有能力的合作方,這個人需要專業,且有人脈,要麼自己有資源,要麼能給他介紹資源。

  最合適的是華夏影視,但華夏影視滿門心思從韓國佬那裡學技術。

  港地公司呢?

  直白一點講吧,他們會用新加坡,用寶島的,用本地的……除了中國大陸。

  光這一點,可以排除掉大部分投機性質的投資人。

  另一個原因,老克對自己這外包團隊的開價不便宜,但業內都知道怎麼回事。做襯衫扣子,一輩子也是做襯衫扣子,想要一路產業升級到做航空發動機,那實在是太難了。

  尤其是帶頭人還是位洋專家。

  兩人並沒有在這幫員工裡面看到什麼希望啊,什麼天賦滿滿之類的。

  中途郭凡提議,「我們去喝一杯咖啡,看看有沒有聊天的,聽聽員工怎麼說,不要光聽老外吹牛逼。」

  兩人在咖啡機那裡呆了一半天,手裡的咖啡快涼了,沒有看到第二個來喝咖啡的。

  方沂和郭凡於是發現base的第一個企業文化:

  狼性文化。

  郭凡顫抖地喝完自己的咖啡,說:「我想起了燈泡廠——就是沿海那種工廠,八九十年代剛出來的那種廠。工人們晝夜不息的上燈絲,工價低到了一顆燈泡一分錢都不到,硬生生逆淘汰掉了高精尖的自動生產線,這就是老克說的工程師。」

  方沂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

  中影會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問卷,其中一份是關於「中美電影差距最大的是哪一項」,七成人回答的「特效。」

  接著,問題是「您認為中美特效行業差距有多大。」

  提供了三個答案。「永遠趕不上」,「至少差二三十年」,「沒有差距」。

  第一個占了三分之一,第二個占了接近三分之二,第三個有百分之二點三的人選擇,這些人可能是對華友好的外賓。

  關於base的第一次考察就到這裡。投資base不是一筆小錢,至少要京城的兩套房吧,才能堪堪維持一下目前國產特效的扛把子團隊。

  方沂和郭凡兩人從base出來,沿著河兩岸散步。由於寫字樓的成本太高,base的公司地址來到了京城CBD直線距離的幾十公里之外。可能這麼說還不夠直觀,這個地方距離通州只有一條河距離,而通州建國時是冀省的地界,58年其中的部分才劃入到京城。

  河水也不清澈,道路兩旁沒有人氣。只有方沂和郭凡在曬太陽,望著見不到底的河水,岸邊楊柳依依,心中不免有蕭瑟的感覺。

  郭凡想到之前看的鏡頭,激動地說,「雖然其貌不揚,但這就是大片的開始了。你知道『明朝那些事兒』嗎,朱重八的開局,只有一個破碗。我們也不會一直做紐扣的,早晚有一天要反過來。」

  方沂:「讓子彈飛一會兒。」

  「難道有其他的選擇?」

  「選擇多的是,做特效伱我都是小人物,真正砸得了錢的是中影。」

  眾所周知,中影最強的是法務團隊,憑藉「中」字頭,外戰如有神助,但它也會修煉內功。此前在《我們誕生在中國》紀錄片的發布會上,方沂看到了中影打出的橫幅:

  「培育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文化」。

  在更大的層面上,國內一直有專項資金扶持企業,搞一些類似的論壇、活動以及和國外的交流。官方願意出錢參與到電影行業,扶持行業渡過難關,這是美國佬一開始沒有的好條件。相對而言,國產特效行業並不缺錢,設備也不差。

  中影在京郊懷柔設立了中影基地,擁有目前全球最大面積的影視攝影棚,和一大堆硬指標爆炸的影視數位化製作裝備,美國人用什麼,我們用什麼。

  既然打算拿《十二生肖》練手,方沂自然要插自己的人進去,磨練一批合得來、信得過的團隊。否則動作戲是成家班,資金又是英黃娛樂,方沂單槍匹馬進去拍電影,他這種所謂的「話語權」是空文,沒有人替你辦事,是沒有話語權的。

  不過,明年拍攝的大片時間還早,現在他得先搞定GG。劉天仙不是矯情的性格,對他寫出如此「通俗」的本子很驚訝,這些天一直在嘲笑他。

  她一旦熟悉了方沂,就再也回不到那個抱著狗的安靜女孩了,有時候也會欠收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