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論果
「我尋侯爺問了她的去向。」
如藏捻動手中的佛珠,他說的平靜,然而每一個字句都無法讓人忽視。
那要尋找的畢竟是自己的阿媽,還是做了惡的阿媽。
對於一個修佛者而言,是何等的沉重。
余神看向巫融:「主公知道嗎?」
「不知道。」
巫融微微搖頭。
頗有些遺憾的說道:「師尊親自出手探查她的下落,可惜的是,師尊也一無所獲。」
「也許正是這樣,所以如藏大師才選擇跟著我,估計是想等我師尊更進一步的時候再尋。」
「沒錯。」
如藏點頭,認同巫融的說法。
他覺得,等塗山君的實力更進一步,那大道凝聚的生死簿應該就能查到阿媽的下落。
「我懷疑她沒死。」
沙啞的聲音在一旁響起。
塗山君擺手示意眾人不用這麼拘謹,嚴肅的分析道:「生死簿對壽盡之人的作用超乎尋常,沒查到說明對方的處境要麼就是沒死,要麼被人扣下,再就是其本身變成異數遁出生死。」
「我覺得對方沒死的概率更大。」
「為什麼?」
「就是一種隱約的感覺。」
眾人凜然,這可不是什麼第六感,而是生死道大道之君的感覺。
巫融沉思道:「如果她沒死,只是一介凡人的話應該更不可能避開生死簿的排查。」
塗山君點頭道:「說的對,我猜她應該死了又活了。」
「死而復生?連大神通都很難做到吧。」
「轉世?!」
巫融和余神異口同聲。
「昂,怪不得佛說不要再尋找,她既然已經轉世,和你本來就再沒有因果。」巫融恍然大悟。
雖說出家的人斷絕親情,使老人無依,小孩兒無靠,不孝也不負責任。
但是,家人轉世去,再來尋找豈不是過於執著,本來已經和自己關係的因果,現在非要強行的加在自己身上。
「她轉世了,並且不止一世。」
塗山君看向如藏:「你以前找到過?」
「找到過。」
塗山君神情微動,那兩人亦如此。
余神長嘆道:「她既然已經轉世,與你的因果就已經沒了,她所有的惡業都會由轉世的人來承擔,這是天道循環。就是這麼一次次的交織,一次次的循環才交織出紅塵濁世,你已脫出紅塵,何必回來。」
「是啊,轉世的她已經不是她。」巫融同樣勸解。
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他覺得如藏大師確實擔的上大師的稱呼,做為朋友,他並不想見到如藏重新回來,紅塵著實有太多的因果業報。
他雖是道門出身,對佛學也有不錯的見解,佛陀是要五蘊皆空的。
如藏這豈不是本來可以空卻又自己撿起不空。
如藏問道:「真的不是她了嗎?」
說話間看向塗山君。
他希望這位各家都有涉獵的大能為他解惑。
塗山君看了看如藏,又看向巫融和一旁的余神,以及裝作緊張實際卻不在乎的魔頭。
解釋道:「如果按照最樸素的修行知識來解釋,轉世的人就不再是上一世的人,因為這麼追溯下去根本就沒有終局。」
「這一世是上一世的轉世,上一世是上上世的轉世。」
「因此修行界普遍認為,每一世都是獨立的。」
三人一魔神情俱是一震,各自正襟危坐。
這可是大能講經,還是生死、陰陽同修的二花大能。
如果說世上還有誰能講明白輪迴和生死,除了涉獵此道的古帝、無量尊和西天的佛陀之外,應該也就只有眼前的大道君。
「為了保持每個生靈的獨立性,從而根據真靈衍生出三魂七魄,天魂、地魂、人魂,以及依附三魂的魄。」
「一個人死了,天魂歸天,地魂入地,人魂徘徊,若能煉精化氣則可轉為鬼修。」
「鬼修暫不論。」
「單說人魂,也就是『生魂』,天生受父母血肉精氣影響。」
「之後成長為『自我』。」
「這個人可以叫李四。」
「李四忽然死了。」
「很奇怪,上輩子的張三殺了人,所以這一世的李四就要死,明明他們並不是同一個人,甚至可能是不知道多久前的一世做惡,以至於這一世結出惡果,他們唯一相同的就是一個來自天地的真靈,真靈無性。」
「善果亦如此。」
「不知多久前的行善,沒有報到自己身上,而是結在不知道多少世後。」
余神詫異的問道:「難道佛錯了,所謂的斬斷、不沾因果其實並不真實?」
「佛沒錯,佛悟了。」
塗山君搖頭道:「還記得第三步嗎?」
「煉假還真!」
眾人異口同聲。
「這就是為什麼出家叫『出家』。
「那如藏大師……」
「你要找到什麼時候?」塗山君沒有回答而是看向如藏。
如藏沉聲道:「一直。」
巫融皺眉許久問:「搭上一生去渡一人值得嗎?」
如藏忽然笑了,頗為不好意思的說道:「貧僧本來是打算多渡兩個的,發現力有不逮,恰好侯爺與貧僧的路相似,因此這才厚著臉皮留下來,想著或許同行的話,可以有所建樹。」
巫融肅然。
平日裡見到個修士便稱對方道友,這道友漸漸都變得日常起來,他現在竟然叫不出。
「我這事,不一定能成……」巫融很多話都沒有說。
事兒不僅不一定能成,在諸多勢力的傾軋中,他們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更不用說還有古仙樓之約。
他遲遲不進道君就是還在做準備。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已經走上這條路。」
「說得好!」余神目光堅定。
旁人都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是一個天才。
盂蘭盆會的時候佛子留他,羅天大醮時道子與他把酒言歡,他都沒有選擇留下。
回過神來的時候,他也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迷茫,走出王城賢樓的那一刻,他甚至生出一股空虛感。
他想要逃。
逃回去。
回到那個自己熟悉的環境,繼續推杯換盞,閒來無事就寫寫經卷逗弄姑娘,他最喜歡的環節就是『鬥法』。
此鬥法非彼鬥法,須得寫出有見解的經卷與人比拼道行,揮灑出寶物機緣。
儘管他從來不會是坐到最後,等待孤男寡女花前月下的一個。
醉生夢死和大業相比,他還是選擇了大業。
或者說他從未選擇其他。
塗山君對他人的選擇沒什麼指點的興趣,他並不覺得以其他的方式渡過此生是不應該的,人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曾經的他就告訴弟子,他只希望他們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魔頭看到目光掠來,呲牙卻又不敢顯露兇惡的說道:「我沒意見,現在還活著挺好。」
「明日貧僧去清點洞天福地。」
「我指揮力士興建行宮。」
說到這裡的余神解釋:「我看魔冥之地的這些傢伙也不老實,我們不著急見他們,他們肯定也會來,到時候總不能在山洞裡接見,至少得先震懾住。」
巫融點頭:「說的在理。」
「這事兒大判會協助兩位道友,我和師尊明日得去血陵崖看看。」
余神目光迴轉問道:「那地方有古怪?」
「嗯。」
「暫時保密。」
「明白。」
「先支起來丹爐。」
余神目光一亮,答道:「好!」
三人一商量合計就定下了策略,回過頭去,站在旁邊的魔頭諂笑,而本應身影高大的魔神之影則早已消失。
現在余神也看明白了,一應決策那位太傅根本不參與。
許是相比於謀略那位太傅更喜歡講經吧。
當然,也不排除太傅完全就是為了讓他們自由發揮,所以才像是旁觀人一樣什麼都不說。
實際上是塗山君有自知之明。
他最擅長的就是兩略。
一是武力斃敵。
解決不了問題還解決不了敵人嗎。
其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既然無法解決敵人那就趕緊遠離對方,等待實力足夠,可以解決敵人的時候再回來。
讓他講經,也能講的頭頭是道,至於能領悟多少只看個人造化,教徒弟就一個字『悟』,悟了就能進境,悟不了就得想想別的辦法。
……
在羅都山一眾商討的時候,遠在血陵崖隔岸兩千里的地方。
一位身著法袍的暗紅膚色的修士站在界碑面前。
他的眉頭緊鎖,面色有些複雜。
與界碑相對的是他的界碑,卻生生被移動了兩千里。
身著法袍的禺侗聖人沉吟道:「冠命侯?」
「據說你擊敗了冥族的新晉大能,還是以第三步的境界,道行著實厲害。」
暗紅膚色的聖人淡淡地說道:「手握器靈神兵,背景也算不錯。」
「可惜你惹錯了人。」
「這兩千里,你怎麼吃下去就要如何吐出來。」
修士沒有踏過界碑,而是眺望兩千里之地,從袖袍中取出一枚玉簡。
暗紅色的手掌摩挲玉簡,沒有過多猶豫的將之捏碎。
破碎玉簡上還有三個字飄過。
『找到了』
他確實找到了。
自從他來到這裡多年搜尋也未確定位置。
沒想到因禍得福。
那冠命侯也不知道用什麼手段知道此地的秘密,又剛巧劃出了這裡。
他反而直接確認地方。
估計這裡就是他們尋找許久的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