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組織
吳思源從桃源谷出來的這一年,他22歲,張無忌16歲。
如果換算成公元紀元的話,是1352年。
而在前一年,也就是1351年的10月,湖廣人士徐壽輝攻占蘄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
而到了今年,徐壽輝所部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群眾先後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兵至百萬。
也就是說,現在武當派所在的均州武當縣,其實是處於徐壽輝部的控制之下。
只不過在這個武俠高人高來高去的地方,各大武俠門派一直都是獨立王國,暗中控制著周邊地帶,徐壽輝部也只是名義上占領而已,從來不敢得罪武當派這個武林之中跟少林寺齊名的泰山北斗。
武當派的張三丰不反對,宋遠橋又支持的話,吳思源的起點就高了,藉助武當派的勢力輻射,他開始將手侵入武當縣當中。
吳思源控制了局面之後,就開始建屯田營,招募流民,開荒田地。
當是時,外界兵荒馬亂,逃荒的難民很多,更別說本地就有很多被地主欺壓活不下去的底層人民。
這些統統都被吳思源的屯田營招募,給一口飯吃,給一些事做。
當年,就招募出了三千號人,沿著武當縣的周邊荒地,開墾出了五萬畝田地。
這些田地種植的都是吳思源從【神農角空間】里拿出來的稻種。
在【神農角空間】里,這稻種畝產480公斤,一年三熟。
當然,在武當縣就做不到這一點了,只能兩年三熟,畝產也縮水到350公斤,而且施肥要跟得上。
但即便是350公斤,在這個時代,依舊是一個令人震驚到難以置信的產量。
受限於生產力的關係,這個時代的畝產,上好的良田,才不過產量300斤。
是300斤。
吳思源拿出來的稻種產量,換算成斤的話,是700斤。
足足多了400斤,多了一倍還不止。
這個消息如果傳出去的話,肯定會震驚天下,但屯田營被吳思源牢牢控制,實行軍事化管理,所以這麼高的產量,並沒有被泄露出去。
當年,除去消耗,吳思源手中還剩1000萬斤的水稻。
與屯田營同時建立的,還有戰兵營。
從流民之中選出忠實之輩,編入戰兵營內。
5人為一伍,10人為一隊。5隊50人為一排,3排150人則為一連,4連600人為一營。
吳思源總共建了2個戰兵營,以部分武當派俗家弟子為骨幹,他自己親自練兵。
練兵是一個燒錢的活。
因為前期吳思源開荒的田地都還沒有產出,所以只能他自己投入。
他這些年摸屍,尤其是搜颳了整個朱武連環莊的財產,都全部丟了進去,才勉強運轉下去。
練兵也是一個累人的活。
因為吳思源的要求太嚴格了,經常有士兵承受不住,想要逃跑。
吳思源的對策也很簡單,明正軍規,斬首示眾!
他要的是一隻令行禁止的軍隊,而不是一隻弱旅。
不過士兵的辛苦吳思源是看在眼裡的,他把【神農角空間】里部分珍藏的蟠桃拿出來,碾壓分在每日的食物當中,給士兵吃下。
蟠桃有健元補氣的功效,雖然每一個士兵吃的不多,但是多多少少都會有效果。
就這樣,持續練了半年,配合著剿匪的實戰,吳思源終於練出了他想要的勁旅。
以屯田營和戰兵營為主幹,還有其他的組織單位被吳思源建立起來。
比如說,張無忌領導下的醫療組。
張無忌被吳思源說動,加入他的隊伍,並在吳思源的安排下成立了醫療小組。
他培養的醫療人員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百姓的藥師,一種是隨軍的軍醫。
同時,張無忌還在吳思源的命令下,大批量地製作行軍散,金瘡藥這些適應於戰場的物資。
另外還有宣講組。
宣講組主要是用來掃盲的,以及吳思源用來對民眾進行科學教育的機構。
因為時代局限性的問題,掃盲最先的對象,只能是吳思源手中的戰兵營士兵,後來逐漸擴大到屯田營。
吳思源不求他們一個個才高八斗,只要能識得幾個大字,知道自己名字,讀懂數字,以及知曉一些基本的常識道理就可。
吳思源是把他們當做以後擴張的種子來看的,一個個寶貴得不得了。
在醫療組和宣講組之外,還有三個機構是比較重要的。
一個是住建營,主要是用來規劃城建,修建城牆防禦工事的機構,有點相當於工兵營。
另一個則是研究所,研究所搜羅能工巧匠,主要研究的就是吳思源發下去的幾個課題。
一是簡易水泥。
二是土法化肥。
三是火藥。
四是土法煉鋼。
五是……
這些課題都是吳思源以前看網文的時候看到的,因為比較模糊,很多隻要一個大致的概念,所以只能發揮集體的力量,希望這個時代的「科學家」能幫他解決。
吳思源已經承諾了,誰能解決一個課題,官位虛席而待。
在官本位的古代社會,這絕對能讓這些能工巧匠瘋狂!
最後一個機構就比較隱秘了,是情報司,秘密進行,直接聽屬吳思源本人。
雖然一開始磕磕碰碰的,但再怎麼艱難都要建立起來。
情報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甚至能直接決定一場戰爭的成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