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巴爾幹斯拉夫

  第603章 巴爾幹斯拉夫

  今年7月,幾乎就在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同時,意軍總參謀長阿爾貝托·伯里奧病死,關於要不要加入戰爭的爭議隨即爆發。

  阿爾貝托·伯里奧和小毛奇、康拉德關係良好,是義大利加入三國同盟的主要推手。

  阿爾貝托·伯里奧的繼任者路易吉·卡多爾納傾向於加入協約國,但是義大利王國並沒有做好加入另一場戰爭的準備。

  之所以是「另一場」,是因為意軍在北非,還面對奧斯曼殘軍和當地反抗勢力的抵抗。

  孱弱的意軍連北非遊牧民族都打不過,能打得過老對手奧匈帝國?

  此時意軍總兵力只有27萬人,已經讓義大利王國不堪重負。

  如果加入世界大戰,意軍至少要擴充到100萬人,這對義大利王國的財政將是巨大的災難。

  喬治不管義大利人如何糾結,他重點關注的是康拉德和普特尼克之間的較量。

  普特尼克確實是堅韌不拔,這位67歲的老將軍儘管飽受病痛折磨,依然老當益壯,親自指揮對奧作戰,令人心生敬仰。

  在普特尼克的指揮下,塞軍和奧軍展開靈活的游擊戰,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努力拉長奧軍補給線,尋找機會給與奧軍致命一擊。

  國際上彼得還在努力奔走,雖然獲得了英法的支持,可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塞軍並沒有獲得實質上的援助。

  零星的戰鬥持續到11月中,普特尼克在轉移途中感染風寒,隨後病情越來越重,到11月底,已經無法指揮塞軍。

  失去了普特尼克的指揮,塞軍一潰千里。

  11月底,攻入波士尼亞的塞軍被迫撤回,塞軍在南部山區的控制範圍也越來越小。

  塞軍開始逃亡,潰軍和大量塞爾維亞民眾紛紛湧入保加利亞,至12月中,奧軍宣布控制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王國滅亡。

  彼得再次來到聖彼得堡,哭訴塞爾維亞王國所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希望俄羅斯帝國出兵幫助塞爾維亞復國。

  尼古拉也被前線戰事折磨的焦頭爛額,根本沒心情安慰彼得。

  華沙戰役結束後,俄軍策劃反攻,集中北方面軍的第二、第五集團軍,和西方面軍的第四、第九集團軍,發動羅茲戰役。

  激戰一個月,這次戰役又以俄軍的失敗而結束。

  綜合俄軍在1914年的表現,小尼古拉不得不承認,喬治為俄軍制定的策略是正確的。

  俄軍在防守中的表現還可以,加利西亞戰役是俄軍在1914年唯一的高光時刻。

  在進攻中,俄軍結構臃腫,指揮混亂,後勤不暢,內耗嚴重等問題暴露無遺,歐洲戰區策劃的幾次進攻,都以失敗結束。

  和歐洲戰區相比,喬治領導的巴爾幹戰區只策劃了一次進攻,就拿下了特蘭西瓦尼亞,這似乎說明,俄軍在進攻中似乎也可以很出色。

  既然俄軍沒問題。

  那有問題的是誰?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這幾天喬治又收穫了一個新綽號——懶惰的喬治。

  以喬治軍團在特蘭西瓦尼亞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似乎拿下布達佩斯指日可待。

  喬治卻根本不想進攻,如果不是為了減輕俄軍在北線和西線的壓力,喬治甚至連特蘭西瓦尼亞都不想拿。

  這真不能怪喬治懶惰。

  德軍主力現在還是在西線,沒在喬治這邊。

  德國不會拋棄奧匈帝國這個盟友,如果瓦西里和安德烈推進到布達佩斯,會將德軍主力全部吸引到喬治這邊,到時候就輪到英國人和法國人休息了。

  這段時間聖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之間通信頻繁,喬治和兩位尼古拉之間,每天都要通電報。

  小尼古拉希望喬治能把一部分高日僕從軍送到北線,補充北線缺口。

  喬治實在無話可說。

  俄羅斯帝國的動員速度並不慢,抵達前線的部隊源源不斷。

  奈何軍隊補充的速度,沒有前線消耗得快,所以前線的部隊一直不夠用。

  加上羅茲戰役中的損失,俄軍在1914年已經損失了100萬人。

  1914年還沒過完呢。

  關鍵損失的這100萬人,要麼是常備軍,要麼是動員之後徵召的第一批精銳士兵。

  接下來動員的士兵,會一年不如一年。

  軍隊大量損失的同時,軍工生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雖然步槍的產量每個月都在提高,但總是不夠用,大量武器裝備被德軍繳獲,德軍新成立的第14集團軍,使用的是清一色的俄式裝備。

  尼古拉希望喬治在新年之前,再組織一次進攻,讓俄軍的戰績能更好看一點。

  喬治給兩位尼古拉的回電,重點強調的一點是,既然德軍不好打,那就把重點放在奧軍上。

  吃柿子都知道撿軟的捏,打仗也一樣。

  加利西亞戰役的結果表明,俄軍打奧軍,跟德軍打俄軍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大人打小孩。

  羅茲戰役中,魯茲斯基的表現遠不如加利西亞戰役中那麼亮眼,這似乎證明魯茲斯基只會防守,不擅長進攻。

  既然這樣,北方面軍可以完全採取守勢,西方面軍則加強向奧匈帝國的進攻,逼迫德軍向奧匈帝國提供更多援助。

  喬治這邊也確實有進攻計劃。

  塞爾維亞王國滅亡後,奧軍控制區,終於和布魯西諾夫的防區重合。

  從11月底開始,布魯西諾夫率領的第11集團軍,就和奧軍有零星交火。

  經過日俄戰爭和巴爾幹戰爭的洗禮,布魯西諾夫的指揮日臻大成,康拉德沒有在布魯西諾夫手上占到任何便宜,第11集團軍實際上已經攻入塞爾維亞王國。

  一個星期前,德米特策劃了一個反攻計劃,以布魯西諾夫率領的第11集團軍為主,配合保加利亞第一、第二集團軍,對塞爾維亞王國境內的奧軍打一場殲滅戰。

  喬治沒批准這個作戰計劃,因為現在情況還不明確。

  早在塞軍敗亡之前,塞爾維亞王儲亞歷山大就通過阿爾巴尼亞逃往法國,提前當了逃兵。

  彼得抵達聖彼得堡之後,更是第一時間在聖彼得堡宣布成立流亡政府,繼續指揮塞爾維亞國內的反抗軍,抗擊奧匈帝國的入侵。

  塞爾維亞國內確實還有殘餘部隊在反抗,畢竟40萬大軍不可能一朝覆亡。

  不過流亡政府已經和這些殘餘部隊失去聯繫,完全沒有指揮能力。

  喬治現在考慮的,是塞爾維亞王國的未來。

  幫助塞爾維亞復國很容易。

  喬治糾結的是,殲滅或者驅逐奧軍之後,把塞爾維亞王國還給誰。

  喬治不想把塞爾維亞王國還給彼得。

  12月15號,布魯西諾夫從索菲亞返回君士坦丁堡,向喬治當面匯報工作。

  塞爾維亞王國滅亡後,一部分塞軍退往阿爾巴尼亞,一部分退往保加利亞。

  退往保加利亞的塞爾維亞軍官中,就有綽號「阿皮斯」的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維奇。

  還記得刺殺斐迪南大公的幕後主使黑手會嗎,這個組織就是迪米特里耶維奇成立的。

  大約10天前,迪米特里耶維奇向布魯西諾夫建議,如果喬治幫助塞爾維亞復國,那麼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王國可以聯合周邊國家,成立「大巴爾幹斯拉夫國」。

  如果保加利亞願意加入這個國家,那麼波利斯就可以成為「大巴爾幹斯拉夫國」的國王。

  布魯西諾夫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

  喬治也挺感興趣的。

  但是喬治不喜歡迪米特里耶維奇這個人,對黑手會這個組織更是深惡痛絕,不想跟這個組織扯上任何關係。

  「這很容易,我們只需在勝利之日來臨時,製造一場意外就行了。」

  布魯西諾夫也不喜歡迪米特里耶維奇,毫無心理障礙。

  「不,我們要對迪米特里耶維奇進行審判,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喬治其實不喜歡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迪米特里耶維奇以刺殺起家,如果喬治也同樣用這種方式對付他,那喬治不成了和迪米特里耶維奇同樣的一丘之貉。

  喬治並不認為自己有多高尚,但是把自己和迪米特里耶維奇擺一起,喬治還是感覺受到了侮辱。

  說句不好聽的,迪米特里耶維奇根本沒有和喬治談合作的資格。

  「那大巴爾幹斯拉夫國——」

  布魯西諾夫不確定喬治的目的,這可是推波利斯上位,難道你不願意?

  喬治當然願意了,大巴爾幹斯拉夫,這不就是南斯拉夫麼。

  對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不止彼得有野心,喬治也想要。

  拿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加上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巴爾幹斯拉夫會比另一個時空的南斯拉夫更強大。

  經歷了兩次巴爾幹戰爭和世界大戰,巴爾幹的野心家們已經偃旗息鼓,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實力,認清自己的地位。

  有喬治幫助,波利斯只要不胡鬧,巴爾幹就將不再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我相信一定有更合適的人,迪米特里耶維奇不行。」

  喬治讓布魯西諾夫專心作戰,這種事應該交給更專業的人負責。

  保加利亞境內現在塞爾維亞人多得很,肯定有適合的人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