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立規矩(1)

  第702章 立規矩(1)

  當蘇頌的身影出現在內東門下的時候,曾肇的內心是狂喜的。

  蘇頌看了一眼曾肇,也是在心中嘆息一聲:「子開終歸是孟浪了!」

  朝廷的事情太複雜了!

  曾肇又過於年輕,而且缺乏經驗——他今年才將將四十歲!

  之前長期在國子監和秘書少監為官。

  務虛遠勝務實,又有著兩個哥哥保駕護航,以至於壓根不知人心險惡。

  心中微微吁出一口氣,蘇頌就在郭忠孝的引領下,來到內東門下的那個專門給宰執們入宮修的小殿。

  郭忠孝連忙招呼人給他搬來一條椅子。

  「省佐且先坐下來等等……」郭忠孝輕聲道:「相信官家很快就會有旨意來。」

  「嗯!」蘇頌坐下來,將象牙制的朝笏放到右手邊。

  郭忠孝奉上茶水,趁機低聲道:「省佐,春官方從慶壽宮中出……」

  「嗯!」蘇頌點點頭。

  曾孝寬,他自是熟悉。

  說起來,他和曾孝寬之父曾公亮,是有著深厚交情的。

  因為他祖籍是福建的,也是在福建出生的。

  後來才因為父親仕宦,移居的潤州。

  自然,在當年就被章得象、曾公亮,拉進了他們的小圈子。

  而曾公亮與曾易占又是同宗盟兄弟。

  他又和南豐曾氏又同鄉之誼,尤其是與曾鞏,相交莫逆。

  曾鞏則和王安石是知己好友——當初,王安石的父親王益將葬,墓志銘就是請的曾鞏寫的。

  同時,曾鞏在朝中,是受曾公亮提拔、任用的。

  所以,他、曾鞏、曾公亮、王安石,當年是串在一起的,一條線上的。

  故此,熙寧初年,他蘇頌才會被提拔進朝廷,擔任了一系列重要的職務。

  包括,如今郭忠孝兼任的知通見司的差遣,當年也是他兼任的。

  不過那時候的通見司還叫通見銀台司。

  熙寧三年的時候,他更是被王安石舉薦為當年的權知貢舉。

  這可是相當關鍵的位置!

  科舉,三年一次。

  熙寧三年的科舉,又是先帝的龍飛榜,歷代以來龍飛榜進士的仕途,都要比其他科的進士仕途更暢快。

  而彼時又是新法的關鍵時刻。

  自然,那一科的選人、用人非常關鍵。

  如今,跪在內東門下請罪的官員里,就有一個當年龍飛榜的榜眼——上官均。

  其文章,蘇頌當年看了都是拍案叫絕。

  奈何……不如葉祖洽能洞悉風向。

  於是,到手的狀元就這麼飛了。

  但,那一年的龍飛榜中,出的最厲害的人,卻並非是科舉三甲,而是第五名的蔡京蔡元長。

  如今,以朝議大夫、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

  然後,是同榜的蔡京之弟蔡卞,如今以朝奉大夫,為都大江淮六路轉運副使。

  兄弟皆為待制!

  而且,皆受少主信任、重用!

  未來,這兄弟都有機會,拜任兩府,甚至宰相!

  而當年的蘇頌,能任權知貢舉,可知,他已是王安石新法團隊裡的一員。

  至少,王安石是這樣認為的!

  想到這裡,蘇頌就唏噓了兩聲:「往事如煙啊……」

  他看向那內東門下匍匐的曾肇的身影,想起了當年的他。

  當年——他也曾如曾肇一般,伏於內東門下。

  不過,不是謝罪、告罪,而是堅決的駁回詔書。

  那一年,是熙寧四年。

  李定李資深匿母喪不服的事情爆發。

  而他蘇頌時任知制誥,負責為先帝起草制詞。

  一如今天的曾肇!

  而李定的除授,是王安石推動的。

  但,作為知制誥,蘇頌實在無法接受李定的行為,於是,堅決拒絕給李定寫詞頭。

  因為這個事情,他被王安石認為,是忘恩負義,也是挑釁其宰相威權。只能被迫出知地方。

  拗相公就是這樣的。

  而這也是蘇頌之所以要入宮求情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說,當年的他和如今的曾肇,是不同的。

  曾肇屬於捕風捉影,但他有確鑿證據。

  可終究讓他有些共情。

  想著往事,蘇頌慢悠悠的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

  「曾子開本心不壞……只是為人欺騙了。」他輕聲說著,以此來說服自己。

  正等著,忽地內東門外的宮闈迴廊上,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

  蘇頌見著來人,連忙放下茶盞,站起身來迎接。

  「張修使……」他遠遠的迎出去,親熱的喊著張方平的差遣——元祐字典修撰使,這才是對張方平正確的稱呼。

  工作場合要稱職務!

  哪怕對方已經致仕退休了!

  但這依然馬虎不得。

  因為可能一個稱呼錯誤,就會得罪人。

  蘇頌拱手:「您怎麼入宮了?」

  「子容啊!」張方平拄著那柄天子御賜的崖州黃花梨所制的几杖,慢慢的來到蘇頌面前。

  在他身邊,還跟著蘇轍。

  張方平對著蘇頌微微拱手還禮,嘆道:「老夫這是不得不來啊……」

  「子由這次卻是做差了。」

  「為防其有污慈聖慈名,老夫只能是厚顏入宮,去兩宮慈聖與官家御前謝罪了!」

  蘇頌聽著,頷首道:「吾也正欲到御前為曾子開謝罪……然後再往兩宮慈聖之前謝罪……」

  「不如同往之?」蘇頌問道。

  正好,他本來也打算順便到御前,幫蘇轍說說話,疏通疏通。

  如今,有張方平同行,靠著張方平的面子,事情應該就要好辦多了。

  張方平頷首:「甚好,老夫正好也許久未與子容敘舊了。」

  蘇轍耷拉著腦袋,眼角的餘光,看到了那些伏拜於內東門下的同僚們。

  曾子開、上官彥衡、鮮于子俊……

  不過,蘇轍對此其實是早有預計的——烏台詩案的時候,他就已經嘗過了類似的滋味。

  幾乎是一夜之間,所有與他交好的人,都與他斷絕了往來。

  甚至焚燒掉了昔年從他這裡求去的詩詞、書貼……

  官場就是如此。

  為了減一年磨勘,有的是人,敢殺人放火!

  何況事關著仕途!

  當朝天子雖然仁厚,但,得罪他的人,卻一個都沒有好下場!

  李定、劉摯、王岩叟、孫升……

  這些人被貶,可不是簡單的貶官了事。

  少主隔三差五,就要拉他們出來,與身邊的人反覆講,這些被貶者如何如何壞。

  等於是反覆鞭屍!

  有了天子的這個態度,這些被貶之人,想要起復,比登天還難!

  所以,朝中之人,如今都有著共識——只要被當今親自貶官的,那麼,再想和過去一樣,去地方上度度假,過幾年就能沒事人一樣回朝的,幾乎沒可能!

  吏部也好,都堂也罷,都不會也不敢,任用一個曾為天子所貶的人。

  於是,這些人這輩子都只能在偏遠軍州打轉。

  而對文臣而言,可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故此,曾肇、鮮于侁、上官均等朋友的選擇,蘇轍能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心中還是堵得慌,聽著張方平和蘇頌的話,他更是耷拉著腦袋,耳朵一下子就紅了。

  內心之中,五味雜陳,難以言說。

  只能是諾諾的拱手道:「小侄要叫兩位宗叔受累了。」

  蘇頌看向蘇轍,也是嘆道:「子由啊……」

  「在朝為官,還是當仔細些的好!」

  「今次算是長個教訓吧!」

  「唯!」蘇轍低著頭答道。

  今天早上,他一起來,就知道了,鮮于侁等甚至連招呼都沒和他打,就來到了內東門下謝罪、乞見兩宮、天子。

  他整個人都蒙了,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

  來,還是不來?

  他無法下決心。

  還是張方平之子張恕來他家,將他帶出的門。

  三人說話間,福寧殿的馮景,就已經帶著人來到了內東門下。

  馮景看到張方平,楞了一下。

  然後趕緊上前來見禮:「老相公(他是內臣,內臣們對一切擔任過宰執的大臣,都是稱相公)……您怎麼來了?怎不提前派人來通報好叫大家知道?」

  張方平道:「唉……卻是中書舍人蘇轍,前時因信他人之言,誤觸太皇太后慈聖聖顏……」

  「老臣因受舍人蘇轍先父託付,不得已只能入宮,帶蘇轍到慈聖座前謝罪……」

  「乞我太皇太后慈恩聖德,念在蘇轍只是忠於職守,特旨寬宥一二……」

  作為老臣,張方平早就摸准了慶壽宮的脈搏,當然知道,如何說話才能讓慶壽宮鬆口。

  馮景聽著點點頭,對蘇頌道:「蘇相公,請隨下官來……」

  張方平卻叫住了他:「煩請邸候回稟天子,就言老臣乞與中書侍郎蘇頌同見陛下……」

  馮景猶豫了一下,想著張方平的身份,微微點頭:「老相公請在此稍候,某這就去通傳!」

  ……

  「張方平也入宮了?」

  「還和蘇頌碰到了一起?!」

  趙煦聽完馮景的匯報,就下意識的摩挲了一下雙手。

  然後對馮景道:「馮景啊,且去將張老相公與蘇相公,都請到這福寧殿的便殿來吧。」

  想了想,他問道:「曾肇還跪在內東門下?」

  「是……」

  「一起帶來吧!」趙煦吩咐道。

  誠如西遊記的故事,有後台,有靠山的妖怪,哪怕吞了一國百姓,縱然將靈山腳下化作血海地獄。

  也是鳥事沒有!

  拍拍屁股,照樣可以回靈山,當他的菩薩坐騎,佛陀童子。

  相反,即使你素來守禮,不曾殺生,甚至連和凡人買牛羊都是錢貨兩訖,童叟無欺。

  但,只走錯了一步,盜了那猴臉雷公嘴的和尚的兵器。

  也難逃那金箍棒下,魂飛魄散的結局!

  這是神話,也是現實!

  人和人,哪怕在現代社會的差距,也能大到仿佛是兩個物種一樣。

  何況是在這千年前的大宋?

  大宋,可是堂而皇之的,實行著恩蔭制度的封建王朝!

  別說宰執家的衙內了。

  就算是待制家裡的孩子,剛剛生下來,還在襁褓里,可能就已經內定了一個官身!

  他的起點,就是無數普通人窮盡一生,也觸碰不到的高位!

  所以啊,這一次的立規矩。

  是無法拿曾肇、蘇轍來立。

  只能是拿著那幾個沒靠山沒背景的傢伙來殺雞駭猴。

  這是不是很黑暗?

  然而,這就是政治!

  按照現代教科書的解釋,所謂政治就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