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北平工地

  北平,工地。

  還未走進核心區,僅僅是外圍一圈的河道、湖泊的集群,就能看到燕國正在忙碌的奴隸。

  很多,很多,多到犧洵都看不到頭。

  燕國北平一期工程,或者說都城總面積,達到三千五百五十七萬平方米,眼下只有柵欄或者湖澤,並未圍攏城牆。

  一期主要建設的目標是平整土地,挖掘溝渠,設計區劃,以及建設宮城與皇城。

  其中,皇城占地面積達到一千二百五十萬平方米。

  絕對是這個時代最恐怖的都城。

  所以,才進來,只能看到柵欄內一些河溝湖澤所在的區域內,矗立不少棚戶。

  奴隸們主要居住在這裡的棚戶屋,每天進去幹活,休息的時候返回。

  依託棚戶,不時能看到買賣皮肉的部落女子正在攬客。

  看到他們的時候,還不時拋媚眼。

  這些部落女子,都是野人,或者親厚燕國的邊陲部落內遷之後,來此做買賣。

  將來,這些人,多半是第一批棚戶貧民。

  也是未來燕國外城耕種、他們家族繁衍生息的主力。

  畢竟辛屈設計的奴隸規制,是篩選與淘汰,並不會對奴隸趕盡殺絕。

  不好好的干奴隸,都會在一輪輪篩選之後被清理,最後完成工程的奴隸,將大概率得到封賞,抬籍為歸化人。

  而這些歸化人,將會是燕國北平城第一代泥、瓦、木等工匠家族的祖源。

  因此,這裡倒是別樣的平和,看得犧洵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潛意識裡的奴隸,都是骯髒、粗魯、野蠻的,而燕國這裡的奴隸,地位反而比這些外來部落的人,要高很多。

  真是奇怪的局面。

  當然,犧洵不知道,燕國累死累活的奴隸也是有盼頭,這裡的食物還是能滿足他們基本溫飽的。

  更不要說,未來還能翻身,不至於鼓譟造反。

  這可比跑到外邊打獵、耕種來安穩多了。

  「這……你們為了修建都城,未免也太花費時間和精力了吧!」

  饒是微山舟這樣經常走通大邑商都城的人,也不由對燕國的國度,感到恐懼。

  總之,姚冊帶領著他們參觀,聽到微山舟的話,姚冊只是淡淡的說:「城池不是一日就能修完的。你現在看到的,很多都只是空架子,之後陸陸續續才會進行改造和增建。

  但都城的格局與規劃必須確定,否則日後惟恐會出現大量的問題。

  走吧,看看咱們的北平城,究竟有多宏偉。

  講真的,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營繕自己的居住地了。南方遍地沼澤與荒蕪,我們可瞧不上眼。」

  姚冊按照辛屈的交代,時不時鄙薄一下南方的生存環境,然後再介紹了一下自家的發展前景。

  路上,犧洵他們能看到開闊的青石道路,能看到道路中間區隔開來的御道,以及御道兩翼的花壇。

  道路被辛屈嚴格按照御道——左右花壇——左右四車道——左右行道樹——左右排水渠——左右人行道的格局安排,大體就是後世大概雙向十車道的規模。

  當然,這是主幹道,一條環島型主幹道,將整個皇城區域包裹起來,形成一個類似環島的結構。

  當然,環島型主幹道的後邊,則是軍營、官邸、工廠、使館、糧倉、寺觀、水澤、勛貴賜宅的區域,未來是作為皇城外圍政治設施的補充。

  軍營自然是屯戍核心軍隊的地方,官邸也是用來收納一些年輕人的地方,省得遷進來之後,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影響行政效率。

  工廠則是一些特供,或者必需品,比如兵仗局什麼的,既不適合放在皇城內部,也不適合丟在外城,因此靠近皇宮的區域,倒也合適,造完之後,直接拉進皇城的武庫儲備,降低動亂發生。

  至於使館區,那就是為了以後是增加對外交流和控制力。

  後續什麼糧倉、水澤、寺觀、賜宅,就是專門用來管控城內糧食、水源、宗教、以及盯緊實權勛貴跟外界的往來。

  基本上將皇城八方位置,全部占了一遍。

  而主幹道,就是在這片區域之外環繞整個皇城。

  看完大體的區劃介紹,犧洵唏噓道:「真是難以言語的設計方案,將來若是建完,當是何其雄偉啊!光是這座皇城,至少能容納下二十萬人口吧!」

  微山舟也不住頷首。

  按照設計圖來看,二十萬國人全部搬進來都不是問題。

  「沒錯,北平的內城規模,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居住三十萬人的規格規劃的。」姚冊昂首,指著內城環島主幹道的另一側說,「瞧那邊的屋舍,按照規制,進行分化,一城附郭兩縣,東曰大興,西曰宛平。

  縣下曰坊、區。

  四區為一坊。

  一坊涵蓋有:主區、商區、民區、官區。

  伴隨著燕國的發展,行政職能的細化,不可能所有東西都堆到皇城內。

  於是,內城每個坊,都會承接相關的辦公衙門、軍事、居所等。

  主區,即外地內遷勳爵居住之所。可興建大宅,三進以上,亭台樓閣,湖澤假山,方可為業。

  商區,即坊內所有商業行為發生之地,連阡劃驛、建設商鋪、開闢倉儲、又有市令督管,方便課稅。

  民區,即國人庶民之所,獨門獨棟,巷道儼然,溝渠穿行,前庭樹之桑棗,後院圍廬雞鴨。

  至於官區,便是每個衙門的駐地,更是會承擔各種職能,不乏寺觀宗祠,神鴉社鼓之所。」

  「這麼劃分的話,那中間怎麼安排?」

  聞言,他笑了笑說:「中間湖澤二分,西南行船,東北作園,引為公用,謂之公園。

  一來,公園植樹,他日戰時,可用作滾木、弓用。

  二來,可令商民行走,放鬆心情。

  三來,公園南部行船而走,可降低貨運花銷,每一座都城內部,水利也是需要注意的,不然會嚴重影響區域內的物資交通不暢的問題。」

  聽罷,兩人都若有所思。

  事實上一坊四區一公園的安排,辛屈也是想了許久才定下來的。

  目的也很簡單,節約行政成本。

  同時加強對勳爵的監督。

  每個時代都每個時代的弊病,燕國發展軍功爵制度以後,辛屈並未加大對勳爵罪罰的懲處力度。

  畢竟那個時候為了團結人心,他不好下死手。

  所以,為富不仁,暴發戶搞事,文化程度低的勳爵不法等等問題就留下來了。

  那靠什麼去解決?

  只能依靠現在還未徹底分化的階層概念,利用國人、庶人不怕事的勇氣去監督勳爵不法。

  除了一等一的大官住在皇城邊,剩下的全部跟國人、庶人住在一個坊內。

  但凡有勳爵搞事,徹底激怒國人、庶人,只要武器不給國人、庶人卸了,他們就敢提刀殺上門去。

  這個時代,還是莽荒,律法不見得比武力更有用。

  所以,將矛盾轉嫁出去,你想欺負人前,先掂量一下自己怕不怕死。

  只要類似的案件發生幾起,時機成熟了,辛屈就能順勢申飭和約束下邊。

  這都是博弈。

  不過,姚冊沒看出來一坊四區一個公園的安排問題,反而覺得這麼安排很不錯,說不定等建設完了,他能將自己的族人都遷徙到一個坊內生活呢!

  不然,辛屈設計的官區,不僅有校場,官衙,還有寺觀、宗祠的排布,這擺明了就是給他們安排祖宗祭祀的地方。

  只是他沒想到,能在官區設立宗祠的,得他恩賜才行。

  而姚冊作為辛屈的舅舅,大概率只能待在皇城腳下。

  總之,看完了內城部分區劃,姚冊帶著他們繼續走,皇城是嚴格按照七七之數建造的,東西七里,南北七里。

  一里約莫五百米。

  之所以按照七七之數建設,是因為辛屈設計的紫禁城,是對準北極星布置的,北極星也叫紫微星。

  靠北斗定位建設的城池,自然要按照北斗七星的數字來安排。

  七七之數也是常見或者經常念叨的名詞,就被辛屈直接套進來用了。

  然後對準了北極星往下安排城門,自南向北分別有:啟興門、天安門、開泰門、端門、午門、玄武門、地安門七座。

  同時在宮城區域,增加文成門,武德門,也就是後世紫禁城的西華門、東華門的格局。

  暗含北斗七星的左輔右弼格局。

  仔細一看,就能看出來,燕國的宮殿格局,基本效仿後世的明清的紫禁城,然後根據現在的情況進行修改。

  當然,這只是皇城的格局。

  因為皇城內部,需要承擔大量的政治活動,同時也需要作為內廷辛屈家族辦公、生活的場所。

  所以看起來不小。

  但宮城就小了很多。

  宮城占地面積只有四十五萬平方米,也就是九五之數,南北九百米,東西五百米。

  跟後世紫禁城的七十二萬一比,那真是小太多了。

  不過,小歸小,該有的一點都不少。

  並且辛屈還準備將京城,按照環線方案進行外圍建設,因此水道、道路,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安排。

  按照鐵器的發展規律往下走,再加上運河暢通,兩百年後的北平,人口破個百萬,絕對不成問題。

  來到了宮殿建設的地方,犧洵與微山舟對視一眼,兩人眼底都是濃濃的震撼。

  他們看到了如山一般的夯土城牆正在包磚。

  走過甬道,進入皇城內部,一下就看到了不斷升高位次的台基。

  也就是三大殿的台基!

  當然,台基的更後方,是一座正在層累的土山,皇城內挖掘出來的土都堆在這裡,將來必然成為一座不錯的山。

  哪怕只有台基與輪廓,但面對台基的時候,犧洵吞咽著口水,不斷在他的大腦中搜羅他能想像的景觀,最終僵硬的笑道:「這未免也太大了吧!」

  他感覺大腦要宕機了!從未想過,一座宮城,能修得這麼大!

  「所以說,我們該修建的地方還沒建完呢!實在沒心思派兵出去瞎晃悠。」

  姚冊樂呵呵的說:「講真的,遠征他地,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在我們的都城上忙活,等將來這座城市建好了,那必然是北方的絕對中心。

  辛屈很喜歡北伯這個稱呼。

  北地萬方之伯長,只要我們鎮在這裡,絕對能保證北方的方國,不敢南下侵染大邑商。

  我們都如此想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大邑商總是不放心我們。」

  微山舟臉色微微抽搐,越是看到眼前的台基,外圍的城牆,他只要帶入一下南方的商族視角,就不可能放心。

  等你這座城建設完了,你就有了鎮守整個幽州的底氣。

  尋常人根本不可能打進來!

  真叫你無動於衷,不出兵配合商族征伐異族消耗掉的話,十年之後,後方穩定,四野歸心,你能不南下?

  到時候,誰能擊敗你?

  想到這裡,微山舟只能賠笑,但下定決心,回去之後,立刻報告,燕國必須要拉著出兵,不然一直給他們時間發展,風險太大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