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退出歷史舞台
當然了,這事只要和武修凱掛上鉤,就好辦了。
常秘書動作很快,差不多一個星期就辦成了。
為了方便喬青玉,直接將廠房建在了榆樹縣城的郊區,距離下溪公社也不遠,差不多是兩個地方的交界處,這一片土地屬於那種不可創造大效益的地方,不管種啥都是不長的。
至於其他,等轉過年就要開始動工建設了。
然後喬青玉就總是能接到電話,有的是托老錢來問的,有的是乾脆直接打電話給喬青玉,問毛紡廠什麼時候開始招收工人,根據大家的經驗,毛紡廠招收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女職工,所以有不少通過方曉梅來打聽消息的。
不過這一次縣裡不打算將毛紡廠交給下溪公社了,老錢得到的實惠太多了,其他公社的人再不給點甜頭那是要造反的。
而且,榆樹縣城真的成立這麼大的毛紡廠,那也是這一屆領導的政績呀,誰在位子上不想干點實事呢。
不過,老錢那裡是要提一提的,縣裡準備讓他進縣政府,距離退休還有六年,老錢完全可以干一屆。
這也是對他能力的一個肯定。
老錢自然滿意,工作也越發的努力了。
但是,很快的大家又被另一個消息給吸引了注意力。
那就是,目前的公社全部改為鄉鎮,不再有生產大隊,文件已經正式下來了。在今年春節之前完成改制。
從此以後人民公社這四個字差不多就要逐漸的退出歷史的舞台了,生產大隊也不復存在,改成一個又一個村子,然後成立村委會,設立村長村支書以及村委成員。
至於其他的,諸如衛生院學校基本上沒這麼大的變化。
但是這樣下來就要精簡一部分機構和成員了,有的部門就沒必要存在了。
下溪公社這裡過度的還算順利,從現在開始就要下溪鄉了,錢社長現在成了鄉長。
民兵連解散了。
集體的與個人的,現在分的倒是很清楚。
喬青玉的想法是今年承包是最後一年,不想再繼續承包了,她想把這片差不多已經養熟的土地還給下溪鄉。
模式已經運營出來了,需要技術支援,他們也可以提供,現在不說鄉里了,就是下溪鄉的農民們手裡都有了余錢,而這下溪鄉也是整個榆樹縣城最大的鄉鎮了,集市也是最大的。
就在集市里做買賣的很多,如今已經開了十幾家飯店了。
所以這裡是很繁榮的。
接下來就是穩紮穩打,發展農業,發展鄉村經濟,建造美麗家園。
只是沒想到一聽說喬青玉合同不準備簽了,可把老錢給急壞了,沒有打電話,而是直接上門找喬青玉,話里話外就是希望喬青玉繼續承包下去,並且在他能行使的職權範圍內給予最大的優惠。
錢鄉長現在正在過渡階段,他說,「青玉,我知道你也很忙,可這事電話里說也不方便。」
喬青玉讓老錢喝口茶水在說話,「錢叔,有事慢慢說。」
「丫頭,我也不拐彎抹角了,我和你直說,這幾年我也算看清楚了,這做什麼呀,都有個領頭人都要有規劃,只要我們跟在你們騰海農業基地後面,這路無論怎麼走都不會拐到泥坑裡去。」
「我就是擔心有的村民有別的想法……」喬青玉說出了自己的憂慮。
現在經濟全都放開了,有的人家想利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點什麼就不想承包出去了,說句實話,喬青玉擔心的也是這一點。
一大片土地,然後中間有那麼幾十戶人家想自己干點啥,那這土地東一塊西一塊承包起來,意義就不大了。
知道了喬青玉的擔憂,老錢拍胸脯保證,「你放心,青玉呀,這事兒我們會開大會研究,但無論有同意還是不同意的,我們還是會提供連成片的土地給農業基地承包。」
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個道理老錢豈能不知,要不然的話也不能大老遠的跑到基地來找喬青玉。
同樣種地,農業基地種了就會大豐收會賺錢,可農民自己種那可就未必了。
不說那些先進的農業機械,就說基地自己生產的肥料他們都買不起的。
回去之後老錢就連夜召開大會,先是和鄉里的幹部達成共識,誰都不傻,騰海農業基地要技術有技術,要資金有資金,不跟著這樣的團隊走,自己出去單幹,那就是腦子被門給夾了。
接下來就是給各個鄉村開會了,果然喬青玉的擔心不無道理,的確有不少人,人家就是想自己干,比如說有的人家兄弟幾個想合夥,利用自己家的土地建造大棚種植藥材,甚至還有想種果樹的,還有想挖池塘養魚的。
而且,有這想法真的不少。
現在畢竟土地都分到個人頭上去了,如果人家不同意,鄉里是沒有權利從村民手裡將土地給硬承包過來的。
有的地方也許有這樣的現象,但老錢這裡的確沒有。
然後就得協調啊,但老錢還是在開大會的時候不小心的將要成立毛紡廠的事情說了出去,按照計劃,如果毛紡廠建成了,需要職工最少五百名以上。
雖然這五百名跟幾萬人比,數量少了一些,可架不住現在可幹的事兒多呀,毛紡廠不能去還可以給農業基地幹活啊。
哪有這麼好的事兒啊,土地承包出去了,人家給你承包費,然後反過來人家再聘請你在自己家的地上幹活還給你錢,這簡直就是雙份收入,除非野心大的不得了的,一般都非常滿足於現狀。
但這工作也不是那麼好做的,老錢也很是費了一番力氣,在春節之前將下溪鄉的土地承包給農業基地了,這一次是承包了十年。
至於那些想自己做的,鄉里也給了很多優惠,實行土地置換,雖然是到邊邊角角,可也不會讓他們吃虧就是了。
有的人老實也許不說話,但有的人占便宜沒夠,吃一點虧他會鬧得天翻地覆,現在公社剛剛改建成鄉,鄉政府的班子也是剛剛完善,老錢不想節外生枝,所以這事兒在鄉里額外多出了一萬塊錢之後算是安排的比較滿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