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二月二龍抬頭
西川這裡土質雖然不好,可是種植的穀子黃橙橙的味道極香。
小麥也不錯,高粱玉米就一般般了。
喬青玉決定,以後這裡就以小麥穀子為主。
至於水稻那就不要想了,目前並不可行。
今年喬青玉只種了一小部分玉米,剩下的玉米種子補齊了空間實驗室的缺口,其他的都賣給了西川種子繁育中心。
承包過來的土地種了三千畝的千絲麻。
這是經濟作物,而且改良土壤的能力也很強。
西川的造紙廠那是有多少收多少。
喬青玉忙得不得了。
等將這些都忙完之後也快開學了,今年過年早,開學之前還有個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
這是賀修煜的生日。
兩個人一個多星期沒有見面了。
今天是二月初一,王老根將一個烤的金黃收拾的乾乾淨淨的豬頭給喬青玉送來。
農曆二月初二,老百姓稱這一天為龍抬頭,這一天也是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只不過各地吃食卻都不一樣。
西川這裡有吃春餅麵條,還有吃豆子的。
但是在北城統一的就是吃豬頭肉。
王老根當然知道北城的這個習俗,所以提前就弄好了一個豬頭。
喬青玉笑呵呵的收下來。
他們一家三口都是北方人,而且賀修煜和賀雪蓉也都是愛吃肉的。
喬青玉已經想好了豬頭肉的十幾種做法。
賀修煜是二月二這天早晨回來的。
一臉胡茬子,頭髮也有些長。
從帝都回來他就開始忙,比喬青玉要忙得多了。
喬青玉讓他先去洗臉。
賀雪蓉已經將洗臉水放好了,毛巾就在旁邊,然後又忙顛顛的去給喬青玉燒火。
就這幾天的時間,賀雪蓉都學會熬米粥了。
喬青玉不允許她單獨一個人做這件事,但她做飯的時候這小孩就來幫忙。
也不是怕喬青玉將她送回帝都,單純的就是覺得自己大了一歲可以幫大人做更多的事情。
喬青玉開始擀麵條,現在還是初冬,西川這裡儘管是下了幾場雪,但是和北方比起來雪還是小了許多。
所以立春之後積雪基本都化的差不多了。
春天的風很大,雖然沒有沙塵暴了,風將沙土捲起來還是灰撲撲的。
她都不知道賀修煜去哪裡了,總之看起來就是滄桑的樣子。
而此時嗆的湯鍋已經咕嘟咕嘟的開了,喬青玉打了五個荷包蛋。
初冬有些冷,就做熱湯麵條,都盛到碗裡的時候,賀修煜也將自己收拾乾淨一些。
賀雪蓉將一個荷包蛋放在賀修煜的碗裡,甜甜的說道,「小叔,生日快樂。」
賀修煜笑了,這孩子是夏天的生日,還有幾個月呢。
他和喬青玉都琢磨了,到時候弄個烤箱給她烤個生日蛋糕。
吃完飯之後喬青玉就給賀修煜理髮,手藝一般但也能看。
今天是剃龍頭的日子,也象徵性的給蓉蓉剪了劉海。
她也坐在那裡,讓賀修煜磨磨蹭蹭的給她剪劉海了。
烤好的豬頭已經用涼水泡了一遍,洗得乾乾淨淨。
然後放在大鍋里加上調料,咕嘟咕嘟的燉了起來。
賀雪蓉跑出去找李明光玩去了,賀修煜看著柴火,喬青玉拿著板凳坐在他身邊。
小兩口悄悄的說著熱乎乎的話。
時不時的賀修煜還捏捏喬青玉的小手。
她瞥了他一眼,真瘦了,說話的時候嗓子還有些沙啞,喬青玉給他倒了一杯茶水。
賀修煜將一杯茶水都喝光了,想了想,就告訴喬青玉西窪屯那裡已經調查清楚了。
春節前來了一個老太太,帶著她的孫女。
老太太就叫韓李氏,她的孫女叫韓鳳。
年齡以及其他都能對上。
不過目前很安分。
村民們對那老太太還很尊敬,因為她竟然成了這個小村子的赤腳醫生,小村子不大,也沒有衛生所,生病了要跑去公社衛生院,所以韓李氏很是幫著他們解決了不少頭疼腦熱以及一些小病症。
「……這一對祖孫兩個還真是又咬人又膈應人的東西。」喬青玉蹙眉說道。
不用想,這是奔自己和賀修煜來的了。
「別擔心,林處長已經叮囑村子裡的人暗中盯著她家了。」
喬青玉有些好奇,「那個西窪屯都沒聽你說過,這裡面怎麼會有你們的人呢?」
賀修煜湊過頭去親了她一下,「特殊情況,暫時就有些特殊安排。」
說的含含糊糊的,但喬青玉心理就差不多明白了。
「……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武鴻已經和西川政府初步協商好了,他要在這裡與當地政府合資成立自行車廠。」
自行車?
就算以後汽車成為代步工具,可也缺不了自行車的。
「據說主要以女士自行車為主。」賀修煜接著又道。
「那他還挺會看市場的。」喬青玉眼睛轉了轉,扯了扯賀修煜的袖子,「你說這裡是什麼風水寶地呢?為什麼一個兩個的都跑到這裡來?」
是啊,小小的西川,方圓千里,都快成為盤龍臥虎之地了。
賀修煜半真半假的說,「說不得啊,這真就是風水寶地。」
「就算風水寶地,可也指的不是西川,西川這地勢地貌可稱不上。」
要是有的話也應該是齊嶺那邊的。
喬青玉問賀修煜,「武鴻回國投資,柳哥呢,不是一門心思奔國外,她會回來嗎?」
賀修煜嘴角就帶上一抹冷笑,「所以說呢,這女人啊,你真的看不透,她卻也跟著留了下來。」
「那豈不是說她要總來看蓉蓉?」
「她現在在春城,那裡是張家的大本營,就是不知道她會不會到這裡來。」
賀修煜又淡淡的道,「來了也沒辦法,她畢竟是蓉蓉的親生母親,無論是人情上還是法律上,我們都沒有阻攔她見蓉蓉的權利。」
喬青玉點點頭,賀修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以後那就只能交給時間了,他們作為小叔小嬸,前提是保證柳歌不要再次傷害到蓉蓉。
說著話的時候,大鐵鍋里已經傳出了誘人的香味,文火又燉了一個多小時,兩口子開始分豬頭肉。
一家一盤不現實,那就相熟的幾家一家送一小碗,也算是應應景。
而且送的都是北方人,在南方人里過二月二的時候吃豬頭肉的極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