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崇禎六年大寧開科取士

  劉明遇把黃梁兒、馬順、吳勝等人的部曲以及其他各路降軍,打亂重組,利用山東的青壯,擴充了十二個新編團,山東番號以山東一團,山東二團為主,就這樣展開基本訓練。記住本站域名

  事實上,在這些新編團訓練的同時,已經恢復戰鬥力的劉家軍第一團、第二團以及親衛旅則兵分三路,分別殺向濟南府。

  就在劉明遇準備也離開了登州府城時,卻接到了來自大寧的消息,大寧也出現了問題,因為大寧民風彪悍,在土地分配的過程中,營州知州趁機斂財,讓分配到土地的軍屬或烈屬花費八厘銀子造田冊。

  後來此事披露出來,憤怒的軍屬讓營州知州左延年給亂箭射死,這事反正還輪不到劉明遇操心,可卻給劉明遇提了一個醒,他現在地盤越來越大,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多。

  可問題是,大明的官員的操守實在是太坑了。

  撈錢一個比一個厲害,干實事,一個比一個廢物。

  「侯爺,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解決!」

  「我也知道需要解決,可問題是,哪兒有人才?」

  劉明遇沒有獲得士紳地主的支持,自己培養的人才,還都是小孩子,根本就沒有辦法起到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劉明遇不願意與大明翻臉的真正原因,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太難了。

  劉家軍是以裝備取勝和紀律取勝,部隊訓練三個月多少有些樣子,軍官可以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來,可官員……

  實在太上頭了。

  在明朝的武人,大多是不學無術,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徹底地鄙視文人,根本不將文人當作一回事,這種人就是粗鄙的武夫,不學無術之餘還常常伴隨著暴虐,這類人是士林口誅筆伐的對象。

  第二類是自身雖無學問卻仰慕文治,然而因自身學時淺薄,在儒生面前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特別是面對有名望的博學鴻儒更是如此,所以容易被文人牽著鼻子走。

  至於像楊堅楊廣,李世民這樣至於入則能文,出則能武,靜能讀書,動能攻戰的文武之才,那幾乎是絕無僅有!

  劉明遇雖然重視教育,然而他的視野註定了他絕不可能被儒林所欺,他胸中自有一番超越時代的見解,因此也不為這個時代的儒士所規限,群儒於他是改造的對象,而不是仰慕受教的老師。

  就在劉明遇一籌莫展之際,他想到了後世的公務員考試,雖然有人詆毀這個政策,說是什麼內卷,然而這卻是非常公平的政策。

  自從楊廣發明科舉制度以來,科舉考試就成寒門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雖然說,大明的八股文取士,挑選出來一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腐儒。

  這個問題出在朝廷本身,而不是科舉制度的問題,科舉制度雖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卻是最公平的方式,沒有其他可以相提並論的制度,一直到後世的高考其實也是這種制度的延伸。

  劉明遇有著後世之人的見解,非常清楚,讀書人學什麼,跟上面的需要有關,就像明朝末年出現的茅元儀、孫元化、趙士禎、畢懋康,都是技術型官員,他們的能力暫且不論,在技術方面的成就卻非常有過人之處,茅元儀的《武備志》,孫元化《經武主編》,他還是明朝火炮專家,趙士禎更是武器發明專家,徐光啟也是農藝專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畢懋康更是發明了大明第一款燧發槍。

  這是因為明朝末年隨著軍事的被動,只要發明出新式武器,可以當作政績提拔為官員,茅元義在歷史上正二品武職,薊州水師副總兵,而孫元化則是正三品登萊巡撫,畢懋康則做到兵部侍郎,徐光啟則是禮部尚書。

  「侯爺準備開科取士?」

  劉明遇搖搖頭:「什麼開科,本侯哪有資格開科取士?」

  劉明遇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對外宣稱是大寧開科選參軍。在明朝參軍事這個官職已經沒有了,可是在唐朝的時候,卻有六司參軍,既司兵參軍,六司參軍其實就是相當朝廷設的六部,縣裡的六房,分別是司功相當於吏部、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相當於工部六司,最高長官為司某參軍。比如司功,最高就是司功參軍就相當吏部。

  劉明遇想到做到,馬上讓茅元儀起草了一份文件,他將在大寧開設選五百名參軍事,這個職務在明朝屬於吏員,不入流,而由各地方士紳和豪強地主把持著,可以輕易架空縣令。

  劉明遇現在就需要可以架空縣官,讓朝廷的流民成為擺設,在大寧境內,可以開展他的發展思路以及發展規劃。

  現在大寧有四州十七縣,豐州府那裡有六州十五縣,將來肯定還要占領遼南四州,需要的官員更多,於是劉明遇決定把這個數量提高到五百名,通過考試之後,然後分配到各縣進行觀政,也就是實習期,實習期通過,就可以成為六司參軍,相當於後世的科局級官員。

  「止生,此事就拜託你了,這批人我要一邊用,一邊教,先讓他們到基層歷練,慢慢磨出功夫來,將來治理天下的重任就要落到他們肩頭上了!」

  茅元儀喜難自抑!大寧的讀書人的文風與數量和山東、北直隸是沒法比的。如今劉明遇的威勢遠遠勝過數月之前,這場舉試,來應試的肯定不止大寧,應該會有山東、河南、山西甚至有江南的士子參加,自己能主持這樣一場大考,意義非同小可,至少一代宗師的地位肯定是就此而定了。

  劉明遇不像大明朝廷的科舉一樣考八股文,他需要考的是數學,農桑,商業和經濟方面的知識,這一點有沒有人會,劉明遇並不擔心,正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儒玄佛,天下名士無不精通三家的學問,唐朝文武並舉,唐朝進士那可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國,宋代以文御武,這才開始造就了現在的亂象。

  隨著劉家軍的崇禎六年大寧舉試,選拔五百六司參軍的消息傳開,無數讀書人聞風而動,王旭是山東舉人出身,一個舉人,不管你多有才華,這輩子都很難有什麼出息,等前面的官死了才有你上位的機會,而同樣身為舉人的學子多不勝數,那些官員吃得好玩得好,命長得出奇,想熬死他們談何容易?

  而他又因為輕狂,評擊溫體仁,得罪了山東提學,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都很難出頭了,為了出人投地,為了改變命運。在劉明遇抵達登州之後,他就從沂山跑出來,想要前來投奔劉明遇。

  聽聞劉明遇在大寧準備開科舉,他的心思又浮動了起來,攜帶著自己的書童,帶著僕人,直接前往大寧,他要堂堂正正參加劉明遇舉行的科舉,雖然說六司參軍事的官職與大明朝廷不一樣,可問題是,只要考中,就可以做官。

  劉明遇可以規定了六司參軍事為正八品官職,八品官可算是大明朝廷的標配了,前往大寧考試,難度應該比在大明參加科舉要低得多。

  此時的河南歸德府虞城縣,虞城縣也算是千年古縣,從商朝時期,這裡就是虞國,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縣,至後世都沒有改名。

  此時位於虞縣城的李橋鎮,紅娘子身邊跟著宋孩子宋獻策,他手裡拿著就是劉明遇公布的崇禎六年首屆大寧舉試的通告。

  看完這則通告,宋獻策盯著紅娘子道:「大當家,侯爺志向……」

  「志向怎麼了?」

  「侯爺志在天下!」

  「切!」

  紅娘子淡淡的笑道:「這還用你說?侯爺自從在大寧成立議事府,侯爺的志向我就知道了,他不就是讓陳天澤當掌印相公嗎?議事府就是咱們大寧的內閣!」

  宋獻策搖搖頭,他沒有向紅娘子解釋。

  紅娘子其實不懂政治,不知道內閣與議事府的真正區別,準確來說,大明的內閣在中前期還是一個秘書機構,可到了後期,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決策機構。

  相反,大寧的議事府才是一個秘書機構,別看大寧議事府擁有一切提案的權力,可是劉明遇擁有一票否決權,只要劉明遇不滿意,議事府提出的提案或議案,根本就是廢紙一張。

  紅娘子道:「侯爺要招天下讀書人為他所用,這事你要好好辦!」

  宋獻策盯著這策通告喃喃自語道:「在這份通告上面,侯爺並沒有說……」

  「並沒有說什麼?」

  「五官,長相和身高!」

  宋獻策擁有舉人之才,然而卻因為身材矮小,不准參加會試,此事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

  紅娘子笑道:「你想當官?老宋,來求我啊,只要求我,我幫你找侯爺求個一官半職!」

  「不,我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獲取一官半職!」

  宋獻策這三年以來,一直跟著紅娘子出謀劃策,可以說,他非常了解大寧的政策,以及大寧的制度。

  宋獻策有絕對的信心,考取大寧的科舉。

  天門縣,天門第四小學。

  牛金星這個學校校長拿著通告面色極為激動,他望著身邊的教諭道:「孫教諭,孫大人,牛某能否參加科舉?」

  「不是科舉,是參軍舉試!」

  「一樣的!」

  牛金星滿臉興奮的道:「這是咱們大寧科舉,牛某定不負侯爺期望,奪得魁首!」

  ……

  豐州,第六旅旅部。

  李信望著手中的通報,也是怔怔出神。

  「李先生,你這是想什麼?」

  「崔先生,這份參軍舉試通告您看了嗎?」

  「看了,李先生也準備參加?」

  「這是自然!」

  李信一臉期待的道:「李某……」

  「你這是何苦來哉?你現在已經是正五品……」

  「這不一樣!」

  李信抬頭道:「只有通過了舉試,李某才能抬起頭,堂堂正正做人!」

  接到劉明遇這份通告的讀書人不計其數,有的人罵,有的人鄙夷,也有的人則輕裝簡從,前往大寧,尋找一個機會。

  大明一年取士三百不到,三年一取,這相當於千軍萬馬闖獨木橋,可大寧的機會實在太多了。

  區區一個大府的人口,五百多萬人,就要取五百人,這個機會實在是太大了。

  劉明遇則沒有關注這個件事,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接下來的濟南之戰上。

  毛承祿把二十萬人馬守濟南。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