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就喜歡你討厭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劉明遇望著眾將士道:「你們記住,軍隊是一個整體,長槍兵,刀兵,弓箭手,火槍手,伙頭軍,甚至幫忙轉運物資的民夫,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份,不管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有大麻煩,甚至全軍覆沒!一個只懂得橫衝直撞的傢伙在戰場上是活不長的,只有依靠團隊,你們才能戰勝敵人,並且活下來!」

  就在劉明遇全軍訓話的時候,屬於伙頭軍軍中一名頭髮花白的老頭。Google搜索老頭是夾溝村的村民,也是劉明遇的佃戶,這些人都被劉進賢派到寬河了。

  虎爺(009章出場)真名叫戚虎,曾經當過戚繼光的親兵,當過戚金的中衛,現在他身邊的這名少年,則是戚元弼。戚元弼是戚姓最後一個將領在渾河戰役,戚家軍全軍覆之後,當時的總兵官陳策,將領童仲揆、戚金、張名世全部戰死。

  當時的朝廷對這些將領可以說非常不友好,為了擔心朝廷迫害,戚金的三子戚元弼則跟著戚虎一路南下,在大名府的時候,他依靠著會些鐵藝,幫助村民磨刀、打制鐵器,漸漸生活了下來。

  戚虎望著劉明遇的背影道:「三郎,在今天之前,我不相信這世界上有天才,可是這冠軍侯的練兵之法與大帥不謀而合,甚至總結得比大帥更到位,更準確……」

  戚元弼有些疑惑:「他不是天才,誰是天才?會煉鋼,會種田,會搞水利,還會練兵,天哪,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嗎?

  「他是不世天才,這越來越亂的世道里,正是他這種有拼勁、有才華的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年輕人,多多努力吧,我老了,快掄不動刀了,將來還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跟著他,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戚虎目光咄咄的道:「三郎,你去參軍吧,跟著冠軍侯好好干!將來能不能重耀戚家門楣,以後就靠你了!」

  儘管劉明遇在七合營,督促著部隊的訓練,可是寬河的發展卻如同上了軌道的快車,依舊持續發展著。

  農業局的千總單連生,向劉明遇提議,組建百姓種植冬小麥。這個提議被劉明遇拒絕了,沒有化肥的情況,一年兩季收成,比一年一季強不了多少。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除了浪費人力資源,收穫少得可憐,而現在的寬河,還真沒有人力資源可以浪費。

  雖然秋後完畢,寬河城依舊非常忙碌,特別是軍屬和烈屬手中都有土豆和紅薯,這是一種新奇的產品,由於營養豐富,美味可口,食用方便,有火就能做熟,可以煮,可以燒,可以燉肉,可以素炒,也可以涼拌,相較土豆,紅薯因為甜味足,更受歡迎。

  看到商機的商人自然爭相前來訂購,或裝車或裝船運往各地出售,劉家軍的軍屬們和工匠家屬們,或多或少都賣掉了一些土豆和紅薯,也算賺了一筆了。

  最讓寬河城百姓和軍屬們開心的事情出現了,那是寬河城第一座學堂,正式完工,正在進行最後的裝修。這個學校,位於寬河城的東城安置區與西城安置區中間,坐在寬河城正南方。全校占地共計四百五十畝。

  與普通民房建設不一樣,教室統一採取三間面闊,共面積約六十平方左右。坐北朝南,南牆與北牆,都是大窗戶。為了保持教室的採光,劉明遇可是花了足足十六萬積分,從系統商城採購了大量的玻璃。為了保證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不被凍著,劉明遇還讓人在教室里舖設了地火龍和火牆。只需要在室外的火爐里加入煤炭,無論外面多凍人,教室里可以保證溫暖如春。

  共計一百二十個教室,以每個教室可以容納五十名學生計算,可以容納六千名學生。當然,擠擠的話,也可以裝七八十名學生。最最關鍵的是,現在的教師不夠,而不是教室不足。另外還有一座藏,這是徽商陳應花也六千兩銀子,自己捐建的,這座藏,高約三層。還被陳應命名為七星樓。

  這個問題劉明遇也懶得吐槽,藏建造費用不高,那是因為所有的磚瓦、人工以及木材,全部都是劉明遇的。木材是森林裡砍伐的,只有工人的工資和伙食費,成本不足市價的十分之一,磚瓦也僅僅相當於三分之一。

  這座七星樓占地面積約八百七十平方左右,三層共計兩千餘平方,可以供四五百人共時在此閱讀,當時裡面的藏書才是最值錢的東西,無論是十三經,還是武經七要,農書,小說、詩歌、史書、雜記應有盡有,共計超過五千冊。

  除了藏,還有兩個集體食堂、明倫堂、以及教室住宅區。教室住宅區,清一色是主層五間,左右各兩間廂房,預計先修建的住宅區是一百二十套。

  萬世師表孔子塑像,總之,各種學堂的設施基本上都有,還多了運動場,環形跑道,花圃等設施。平心而論,除了極少數豪門建的族學之外,大部分官學,遠遠不如這座學校的硬體設施好。

  估計要到十月份才能正式開學。直接命名為寬河書院,雖然寬河書院還沒有正式開學,關於寬河的議論熱度可不小。

  這年頭民間還沒有正式的學校,都是在私塾里念書的,而那些私塾,大多是地方富豪出資辦的,專供宗族子弟念書,窮苦人家的子弟則無福消受。

  至於官學,基本上是名存實亡了。皇帝都快窮得沒米下鍋了,哪來的錢維持那麼多官學?原來衛所也有衛學的,不過比官學還慘,官學好歹還名存實亡,它乾脆就消失得乾乾淨淨了。也不看看衛所官兵窮成什麼鬼樣了,飯都吃不飽,哪裡有錢辦什麼衛學!

  現在武烈軍要重新辦衛學了,而且一出手就是超級大手筆,把大家給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當然,等他們反應過來之後,冷嘲熱諷鋪天蓋地的襲來,尤其是得知那個學校免收學費之後,簡直就是群情洶湧了。

  倒不是真有那麼多人非要跟武烈軍作對,只是大家心裡非常不平衡,憑什麼我們的孩子沒書讀,或者我們的孩子十年寒窗,全家人節衣縮食才勉強供他完成學業,你們這幫卑賤的窮軍漢的孩子卻可以在這麼好的學校里讀書,憑什麼?

  那些十年寒窗,熬得家裡一貧如洗才熬出來的酸秀才們更是怨氣衝天,對劉明遇口誅筆伐,各種陳芝麻爛豆子的事情通通給翻了出來,把劉明遇,把武烈軍給黑得體無完膚!

  一句話,你不把這個豈有此理的衛學給停了我跟你們沒完!

  劉明遇接到這個消息,淡淡一笑,我就是喜歡你討厭卻干不掉我的樣子,他不僅要辦寬河書院,還要辦寬河技術,也同時也要辦寬河軍官講武堂。

  隨著劉家軍的規模越來越大,原本一個隨軍的教導局,已經無法滿足全軍對於軍官的需求了,在連級以上軍官,都需要接受系統的軍事知識培訓,相對寬河講武堂這個軍官學校,比寬河書院的規模更小,而且不在寬河城,而放在了涼甲台鋼廠附近。

  首先,畢竟涼甲台的規模足夠大,有足夠的空間,這裡將設立炮科、騎科、步科以及輜重、軍需和參謀六科。

  將來劉家軍對於連級以上軍官需要進入脫產學習,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畢竟現在的劉家軍將領比如劉永順、馬成功、李栓柱、趙虎、陳全、趙元清等人,統領一個團一千多人就是他們的極限了,這些老兄弟,也需要拉他們一把,讓他們跟著發展的節奏,不要掉隊。

  如果自己不努力,很快就會被替換下去,能者上,平者讓,庸者退。

  其次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將涼甲台鋼廠範圍設為軍事禁區,禁止任何人入內。

  這些木匠挺辛苦的,好不容易把劉家軍所所需要的水車、馬車、吸筒井裝置等物給趕造出來了,又接到了更多的訂單,因為崇禎四年,劉明遇計劃要開墾至少兩百萬畝田地,將富峪衛、會州衛等地盤的耕地給開發出來。

  到明年的時候,遵化衛以及六個獨立千戶所加上遼東百姓,武烈軍轄下的百姓將會將近二十萬人,這已經是這個時代兩個甚至三個縣城的人數了。

  木器廠要趕造水車、太平車、馬車,準備明年開春後大幹一場。

  此外,順天府甚至保定府的鄉紳也找上門來訂購水車,誰知道明年會不會像今天這樣繼續乾旱啊?有幾架水車,就算天不下雨,也能將河水提上水渠,多少也保住一些莊稼。

  這麼多訂單,木匠們就算兩班倒也忙不過來,據說劉明遇已經打算將木器產業區獨立出去,成立一家俱廠、一家門窗廠、一家馬車廠,一家水車廠,一家木工工藝廠。

  讓他們自負盈虧,自己需要什麼只管下單了。這風聲讓木匠們驚喜之餘又頗為忐忑,驚喜的是局面如此紅火,獨立出去的話肯定能賺到不少錢的,忐忑的是一旦自負盈虧,沒有劉明遇罩著了,自己還能否像現在這麼逍遙自在?

  涼甲台的鋼鐵產業區已經在籌劃著名分家了,而且是一分為三,首先是涼甲台的高爐,以後他們涼鋼成立,他們只負責煉鋼的事情。軍械局只管從煉鋼廠那邊買回自己所需要的鐵料鋼材,進行加工就行了。負責打造兵器的鐵匠將搬遷到軍營里,一來防止一些關鍵技術泄露,二來,也可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一部分搬遷到寬河城,專門打造犁、耙、鋤頭、柴刀、菜刀、斧頭、撬槓之類的農具和工具,能賺到多少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這幫鐵匠摩拳擦掌,表示再過幾年,他們就可以過上有房有田有女人的幸福生活了,他們有這樣的自信!

  至於那些寬河城外面逗留的流民,也驚喜的發現,雖然冬天已經來了,但是這個冬天並不難過,這裡到處都是工作機會比如說他們可以到土豆加工廠的廠房去蓋房子,可以到去幹些雜活,可以去挑煤。

  土豆和紅薯的加工廠也在如火如荼的建造中。土豆和紅薯的保鮮期就那麼長,必須快馬加鞭了。由於實在是等不及了,陳應乾脆就一邊建廠一邊加工,反正難度又不高。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