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寬河豐收之後再升官

  眾禽獸們開始爭先搶著下單,然而讓劉明遇有些意外的是,眾禽獸仿佛像商量好的一樣,縣令級別的禽獸每個人採購一千斤,知州一千五百斤,知府五千斤。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關鍵是,所有官員加起來,共計預售出五萬四千斤,距離劉明遇想要達到的飢、渴銷售還有很大的距離。

  劉明遇轉念一想,就明白了這些禽獸們的打算,這是想把土豆的種子買回去,然後自己種,收穫的土豆作為種子。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非常好。只是不太現實。

  眾官員紛紛表示將來要大力推廣土豆,讓治下百姓也無飢餓之憂。

  「你們也別高興得太早!」

  劉明遇也沒有藏著掖著,向眾禽獸解釋道:「土豆也並非十全十美的!」

  孫承宗的心頭一緊,急忙問道:「如此完美的作物會有什麼缺點?」

  「土豆是很高產,而且很容易照料沒錯,但是它很容易退化,產量逐年下降,最後可能徹底失收!」

  劉明遇道:「所以,必須每過幾年就作一次脫毒,換一批種苗,才能確保豐收。」

  可是孫承宗等人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反正北方一年只能種一季小麥或者豆子,了不起就是麥豆同種,多收一點豆子而已,割完小麥,田基本上就是閒著,一直要到十月上旬才能種冬小麥,種上一季土豆那叫額外收入,能豐收最好,就算是失收了,最多也是白忙活一場,對於已經收了一季小麥的農民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損失嘛,不種白不種!

  孫承宗是這樣的想法,其他禽獸們的想法,當然更加禽獸了,他們想的是物稀以為貴,買上千把斤,只是為了自己種,將來自己可以賣種子,要知道畝產兩千九百斤,哪怕是每一百斤五錢銀子,那也是十幾兩銀子的收益。

  牛不喝水,劉明遇也沒有想著強按頭,隨他們去吧。

  由於是秋收期間,劉明遇的工廠,除了鋼廠和煤礦、石灰以及磚窯廠暫時沒有停工,其他所有人力都抽調到收割土豆的行動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土豆被堆積在城中的校場上,這原來是寬河守御千戶所用來演練武備的校場,面積足足有五百餘畝地,差不多相當於四個標準足球場地。這個校場就臨時存放土豆,沒有辦法全部放在糧倉里,與大豆、小麥、玉米相比,土豆和紅薯,都不怕雨淋。可以暫時露天存放。

  越來越多的土豆被拉回來,堆成了一座小山。負責收穫土豆的劉家軍士兵、百姓都目瞪口呆:「這鬼東西的產量怎麼這麼高?唉,要是早一點種植就好了,有了這玩意,他們就不用再餓肚子了!」

  雖然說,在寬河城幹活就有飯吃,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飽飯,為了激勵百姓們和工匠們的積極性,差異還是有的。

  就像後世有人在外面賺了錢,回頭請全村人吃飯,請了所有人,等於沒請,誰也不會念他的好,反而說他是傻子。所以,不同工種,不同勞動強度,所賺取的食物和報酬是不末產的。

  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劉明遇下令牧所群一口氣殺了一百頭肥豬,每頭都是二百多斤大肥豬,全城共計七萬餘人,人人也能平均分四五兩肉。雖然肉不多,可是土豆卻管夠,把土豆削掉皮切塊扔到鍋里和豬肉一起煮,讓大家美美的吃了一頓豬肉燉土豆。這頓飯大家都吃得非常滿意,真是太好吃了,而且還頂肚子,真恨不得把舌頭都給吞下去啊!

  這段時間寬河豐收,武烈軍監軍王勇在請示劉明遇之後,向崇禎皇帝報捷。不對,應該是報請祥瑞,並且隨著捷報奏摺,還帶著足足二十輛大車,共計四萬餘斤土豆。這是獻給皇帝的土豆,自然是挑個大撿,平均每顆土豆至少超過一斤重。

  「天降祥瑞!」

  「寬河豐收,畝收三千斤!」

  「天佑大明!」

  王勇非常有責任心地請自帶隊,前面讓十幾名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扯著嗓門大喊,還用了露布,一種寫有文字並用以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當然也可以用來稟告祥瑞。

  向京城報捷的隊伍,像疾風一樣從田野、鄉村、城鎮狂飆而過,每到一處,這些傳騎便放開嗓門,吼著同樣的話。他們的嗓子早就沙啞了,幾乎喊不出聲了,但仍然吼得聲嘶力竭。他們只覺得心裡痛快。

  自從太祖立國以來,哪一年沒有餓死過人?什麼時候百姓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答案沒有,就算是大明最強盛的時候,還有地方乾旱少雨,或者洪澇成災。畢竟,大明不是彈丸小國,而是地大跨萬里。

  消息從馬蘭峪開始,一城一城向京城方向傳遞而去,等王勇抵達了京城,這些傳騎的嗓子已經喊不出話了。

  北京城裡一切如常,達官顯貴繼續揮金如土錦衣玉食,販夫走卒繼續為三餐一縮奔波,流民繼續為活下去而掙扎,大家仿佛像是忘記了去歲建奴肆虐京畿,忘記了建奴是懸在大明頭上的一柄利劍。也忘記了大明各地狼煙四起,十數萬流民正在衝州撞府,而數萬明軍與農民軍正在前線展開血肉搏殺。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京城的達官貴人們無關,日子該怎麼過的還是怎麼過。只有在茶樓酒肆里,偶爾會聽到一些熱血青年議論一番,都是憂心忡忡的。

  對於北京人來說,天下大勢固然很揪心,但也正因為很揪心,所以他們才不敢去過份關注,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大明朝廷讓他們失望得太久了,他們害怕過份關心會繼續受傷,所以選擇了冷漠,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一聲霹靂般的大吼打破了北京城的平靜:「天降祥瑞,寬河豐收,畝收三千斤!天佑大明……」

  路上的行人倏地停下了腳步,正在叫賣的小販下巴脫臼了似的張著跟發不出聲音,正在茶樓里吟詩作對的秀才瞪圓了眼睛,所有的目光都投向那匆匆掠過的來自寬河城傳騎,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然後他們又聽到一聲大吼:「天降祥瑞,寬河豐收,畝收三千斤!」

  此時的崇禎正端坐在龍椅上,處理著煩心事。他最大的煩心事有三樁、流寇、欠餉以及越來越嚴峻的財政問題。

  陝西成了重災區,到處都是饑民,農民起義軍王嘉胤占領府谷。府谷這個地方有些特殊,它地處陝西與山西交界處,與山西省之間只隔了一條河。農民起義軍先入山西占蒲縣,再回身占據由秦入晉的要道,行動之間隱隱體現出一種計劃性與周密性。

  兵貴神速與後勤保障都做得很好,讓人為之驚嘆。此時,正在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的張獻忠也聚眾起義響應。農民起義軍一片形勢大好……

  至此,大半個陝西盡數落入農民軍手中,朝廷不得不重視如何鎮壓農民起義軍,然而,要鎮壓農民起義軍,就需要糧食和軍餉。

  最最要命的是,崇禎現在急等著秋糧入京,恐怕會成了空歡喜一場,各地紛紛奏報,糧食欠收……

  崇禎本想調盧象升和劉明遇,只是活該農民起義軍倒霉,一位大牛人踩農民起義軍的屍骨,又進入了崇禎的視野。

  巡撫延綏副都御使洪承疇、總兵官杜文煥敗賊張獻忠於清澗。清澗這個地方不簡單,是扼守延安、關中之要地。杜文煥早年間也在河套地區縱橫,是一位實力戰將。

  難道說,這是上天保佑大明?

  不僅僅有了盧象升和劉明遇,又出現了洪承疇與杜文煥?

  光從捷報上看,杜文煥似乎比劉明遇還猛,驅兵五百騎,追擊張獻忠麾下數萬大軍,於二百餘里,斬首五千餘級,俘虜一萬七千餘人。

  猛人,國之良將。

  就在崇禎皇帝浮想聯頗的時候,值的太監曹化淳急匆匆的走了進來,一直走到金階前,跪下道:「皇爺,武烈軍監軍王勇回來了!」

  「哦!」崇禎皇帝馬上反應過來道:「快,快宣他進來!」

  曹化淳應了一聲,下去。

  很快,王勇滾帶爬的沖了進來,撲到金階前,嘶聲嚎叫道:「皇爺,大大喜,天降祥瑞啊……」

  為了給自己增添功勞,王勇可是故意幾天不洗澡,甚至京城外,還故意在泥土裡打了一個滾,此時的他滿臉塵土,身上也是土,衣服上還帶著斑駁的汗漬。

  崇禎霍地站了起來,有些難以置信的道:「大喜?」

  此時,露布到了崇禎皇帝手中:「畝產三千斤?這怎麼可能?」

  崇禎雖然沒有文化,可是周皇后卻精通農事,崇禎要節儉,周皇后也夫唱婦隨,在御花園種了幾塊地,種些蔬菜和瓜果。多少知道現在糧食的產出情況,看著三千斤的字樣,再三確定道:「你確定是三千斤不是三百斤?」

  如果說精心種植,風調雨順,在明朝做到畝產三百斤,並不是沒有可能,但,畝產三千斤,這可是連聽都沒有聽過。

  「奴婢不敢欺瞞陛下!」

  王勇為了增加說服性道:「日前,孫閣老曾前往寬河,四萬兩千畝地,正在收割,此事是孫閣老親眼所見,奴婢還帶來了祥瑞四萬斤!」

  崇禎皇帝驚疑不定的時候,也感覺鬆了口氣,孫承宗的為人在那裡放著,他可是一個實誠人,從來不會欺君,更不會弄虛作假。

  過了半個時辰,剛剛到家還沒有來得及歇息片刻的孫承宗來到了皇宮,他用自己的見聞,稟告了崇禎,豐收確實是真實的。

  這種糧食,不是普通的糧食,叫土豆。

  崇禎皇帝看著如此大個頭的土豆:「這怎麼吃?」

  說到吃土豆,王勇可興奮了:「奴婢來做!~」

  當天晚上,崇禎皇帝也吃到了一場土豆盛宴,與孫承宗在寬河城所享受的盛宴相比,少了很多菜餚。

  崇禎皇帝吃著土豆,連連讚嘆:「爽脆可口,非常不錯!」

  孫承宗忽然想起了什麼,喝了一杯酒,笑著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老臣以為,冠軍侯遣散家財,花費十數萬兩銀子,從番邦購買新農物,大功於社稷,朝廷應該重賞!」

  崇禎嘆了口氣道:「據體怎麼個嘉獎法?可國庫沒錢!」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孫承宗道:」那就給冠軍侯升官!「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