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八千兩銀子娶回來的媳婦

  薊州總兵官這個官職不好干,特別是像劉明遇這樣不按規矩行事的人,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那還不被朝廷的御史和言官,彈劾成篩子?

  就算劉明遇想給大明訓練一支精銳部隊出來,能架著後面那些多的人在扯後腿?如果可以選擇,劉明遇也不想趟這趟渾水。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這次劉明遇入京面聖,本來劉明遇會以為崇禎皇帝會接見劉家軍的有功將士們,無論是從重振士氣,或者是拉攏軍心的角度考慮,崇禎皇帝應該抽點時間,哪怕是打個照面……

  然而,劉明遇錯了。

  崇禎皇帝也好,滿朝諸公也罷,他們的目光都落在劉明遇身上,對於劉家軍士兵的付出,視而不見。也就意味著,崇禎皇帝只看到了劉明遇這個將軍的付出,而沒有看到下面將士的付出。

  劉明遇與盧象升一樣,從來沒有壓過任何一個士兵的戰功,有功勞,有斬首,全部如實上報,可是呢?崇禎會看不到?

  在後世,有一話說得非常對,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當一個國家,針對為這個國家流血犧牲的將士,視若無物,甚至可以肆意侮辱的時候,這個國家基本上沒救了。

  吳橋兵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李九成等東江鎮餘部造反,隨後打了一年多,把整個山東打成一片廢墟,最終過海投降建奴。憑心而論,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們,與建奴都有著血海深仇,能把大明的將領逼得投靠血海深仇的宿敵。只得說,大明的文臣,真是牛逼,真夠有本事的。

  他們在變著花樣作死,當然,劉明遇也沒有因為受了這點委屈,馬上與大明分道揚鑣。但是,隔閡已經有了。

  劉明遇也有了新的想法,他還想極力挽救一下大明,不過,這裡面加入了自己的因素,不為別的,只為這是漢人最為骨氣的王朝。

  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崇禎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最初的時候,崇禎確實是想提拔劉明遇頂替朱國彥的職位,擔任薊鎮總兵。

  可問題是,大明的皇帝除了成祖,太祖之外,其他皇帝包括嘉靖和萬曆,都沒有絕對的權利,想提拔劉明遇,在朝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劉明遇首先是年輕問題,功勞雖然不小,但是,年齡卻是硬傷,無奈之下,只好提拔劉之綸擔任薊鎮總督,想讓劉明遇跟著劉之綸,與盧象升分開。

  但是,看情況劉明遇似乎不太情願。

  看著崇禎遲疑,劉明遇想起袁崇煥的「平遼策。」平遼策的真正核心,就是兩字,吹牛。

  於是,劉明遇從戰略、戰術、以及未來方向,全面分析東江鎮的重要性,然而,自從毛文龍死後,東江鎮就沒有再起到可以牽制建奴的戰略作用。

  劉明遇一臉嚴肅的道:「陛下,如果讓臣在出鎮東江鎮,臣敢保證,一年之內可訓練三萬精銳大軍,一旦皇太極敢離開瀋陽,臣就叫皇太極無家可歸,三年之內,臣必須奪回遼南四州。五年之內,可收復瀋陽,將建奴連根拔起!」

  與袁崇煥吹牛不同,劉明遇所說的這些,他是真正可以做到的,東江鎮最大的問題不是因為軍士的戰鬥力不強,也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打建奴的決心。

  最大的問題是,東江鎮太窮了。

  從天然位置上來說,劉明遇更希望出鎮東江鎮總兵。

  東江鎮總兵比寬河城的優勢實在是太多了,首先是東江鎮是水師戰艦,這一點上建奴完全是一片空白。

  其次是,東江鎮的火炮在諸鎮之中,屬於最強的,要知道哪怕毛文龍死後,哪怕後來陳繼盛死於亂軍之中,接著黃龍又死於亂軍之中,經過先後兩任總兵,與毛氏子孫的亂戰,東江鎮一盤散沙。

  再次是就是劉明遇遠離京城這個漩渦,寬河城距離京城太近,可以說是在京城的眼皮子底子下,有長城阻隔,劉明遇想要發展起來,其實還是相當困難的。

  但是東江鎮卻不一樣,東江鎮還有上百萬遼東軍民,這些遼東人與建奴普遍存在著血海深仇,他們習慣了遼東的苦寒,是最有可能成為精兵的。

  崇禎微微皺起眉頭道:「東江鎮陳繼盛無過,冒然換下他,只怕會引起東鎮江震盪!」

  對於崇禎皇帝的話,劉明遇也沒有盡信。

  害怕東江鎮震盪。

  真是笑話。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也沒有見得他害怕東江鎮震盪,現在害怕了,幹嘛去了?

  劉明遇並沒有再說什麼。

  崇禎卻越來越心動。

  看住建奴在遼東,不讓建奴動彈,三年之內奪回遼南四州,既金州(今大連)、復州、海州、蓋州,這可是遼東最富饒的地方。

  劉明遇作為一個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他其實在等一件事。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進攻,東江鎮的第一次內訌應該發生了,只是距離太遠,暫時消失還沒有傳遞迴來。

  新任兵部尚書梁廷棟完全不信任皮島軍的牽制能力,準備將皮島軍主力由水路撤往關寧,陳繼盛擬任關鎮龍武左協副總兵,率部於崇禎三年四月開拔。

  但因梁廷棟等既不能施恩解決調防諸軍的給養問題,又不能加威震懾皮島軍中跋扈不遜者,四月初,關門發生兵變,深受袁崇煥器重的劉興治劉興祚等人心懷不滿,趁機煽動牴觸情緒,島中於是同時發生軍兵赴轅門哭訴示威事件。

  陳繼盛雖在壓力下作出讓步,答應每人發放四匹布,一石米,並許諾戶部不久就會加發糧餉,但並未使皮島軍滿意,不滿情緒不斷蔓延,成為陳繼盛兵變被殺的導火索。

  歷史上朝廷在陳繼盛兵變被殺後,提拔黃龍作為東江鎮總兵,不過現在劉明遇提出了東江鎮的重要性,而且又想調往東江鎮,估計崇禎是會同意的。

  總之,在一片和諧的氛圍之中,劉明遇與崇禎皇帝結束了會見,當然,崇禎皇帝在這次接見劉明遇的過程中也獲益匪淺。

  首先,他通過與劉明遇的深入交談,崇禎皇帝頭一回知道,他一直痴迷的聖賢之書並不是萬能的,那些書只能教給他權術。

  權術有用,然而其實也沒有用。對於一個沒有權術的君王來說,再高明的權手,也是絕對無法駕馭群臣的,但是在國計民生領域,權術毫無作用,得靠技術。

  比如說那個一口井澆五畝田的例子,按他的辦法最多只能保住一畝田,沒準還會累死人,但一個手壓吸筒裝置或者一個螺旋泵就能輕鬆的保住五畝田的莊稼,甚至獲得豐收。

  崇禎皇帝還是頭一回知道,改變一下思路就能讓效益翻倍再翻倍了……

  其實在遙遠的歐洲大陸,從中世紀的黑暗中走出來的歐洲人已經開始走上劉明遇所說的那條路了,生產力隨之得到解放,效益越來越高,再加上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巨大收益,最終為歐洲的工業革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歐洲大陸,工業文明已經露出了一抹曙光,但是在古老的大明,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還是守著男耕女織的傳統不放,開始迅速落後。

  劉明遇的決定,提前開始工業化。他現在也興趣去打土豪分田地,帶著整個天下百姓去革大明王朝的命,也沒這個必要,土地兼併造成大量農民破產,這為他將來的工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

  劉明遇京城期間,隔三差五的接受崇禎皇帝的飲宴邀請,崇禎皇帝是用自己的方式,示恩劉明遇,也想拉攏劉明遇。

  劉明遇也沒有著急返回寬河城,寬河城的規劃已經制定好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執行問題。

  寬河城,劉家軍軍部後院。

  自從楊纖纖抵達寬河城之後,作為劉明遇明媒正娶的夫人,陳天澤就把劉家軍的所有帳簿交給了楊纖纖。

  楊纖纖別看才十六歲,比劉明遇還要小一歲,可是對於這些帳目審核,有著自己的過人本領,當然,她其實也不是一個人。

  在楊纖纖嫁給劉明遇的時候,還帶著一個陪嫁丫鬟燕兒,兩名陪嫁僕從,他們是一共四個人嫁到了劉明遇家中。

  承如開篇所說,劉進遇為了給自己的傻兒子劉明遇娶一個高門大戶人家的閨女,花了八千兩銀子。結果被一頓狠噴。

  有的說八十兩都多,八百兩可以買一百人。但是注意,人與人的價值是不同的,楊紹中雖然死了,家道中落,可人家依舊官宦人家的子女,長相,其實不值錢,關鍵是人的能力。

  普通百姓人家的閨女,從小培養的無非是孝敬公婆,照顧丈夫,生兒育女,頂天了。

  可是官宦人家的閨女,一旦出嫁,嫁的肯定不是普通人,至少也是門第相當的人家,這樣的人家,其實就是一家私營企業,有田產、有店鋪、有佃戶,工坊之類,瞎字不識的女子,長得再怎麼漂亮,那也很難嫁入豪門。就算嫁入豪門,那也沒有能力打理這麼大的產業。

  在隋唐時期,有句諺語叫登天子堂(當官當宰相)娶五氏女,既山東五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

  並不是說五氏女長得多漂亮,而是五氏不僅門第高,關鍵是人家都是持家有道,娶五氏女想不發達都難。

  比如劉進賢花了八千兩銀子,給一個傻兒子娶一個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其實是找了一個高級職業經理人,而且這樣的經理人任何獵頭都挖不走。楊纖纖嫁給劉明遇,他的兒子就會繼承將來劉氏的產業,也就意味著,哪怕是為了兒子,她也永遠不可能背叛。

  面對著劉家軍的產業和帳簿,原本一臉呆萌的燕兒,馬上化身為查帳高手,短短几天時間,就把劉明遇所有產業的帳簿清查了一遍。

  燕兒與楊纖纖二人兵分兩路,楊纖纖是實在考察,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工廠,包括磚窯廠和涼甲台正在建設的鋼鐵廠都去參觀了。

  「小,少夫人!」

  燕兒打著哈欠道:「帳目我查完了,帳目有些小蹊蹺,做的手腳並不高明,破綻太過明顯了,嗯,應該是算錯了的,無心之失,可以原諒……」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