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決心
楊峰和朱由校來到了乾清宮的御書房後,朱由校率先坐了下來,隨後指著龍案旁邊的凳子道,「楊愛卿……你也坐吧。」
「謝陛下!」楊峰也不客氣,一屁股坐了下來。
看著就差在臉上掛著心不甘情不願的楊峰,朱由校不禁笑了:「楊愛卿,朕曉得你非常想念你那有了身孕的小妾,原本朕也不想當這個惡人,但朕想著既然你們已經好幾個月沒見面了,也不在乎多等這一兩個時辰,先委屈愛卿一會了。」
看到皇帝老子為了這點小事跟自己解釋,若是換了別的官員那肯定是感動得一塌糊塗,但我們的楊大官人卻好像不大買帳,咕囔了一句:「您是陛下,您怎麼說都是對的。」
「嘿……你這傢伙……哈哈哈……」
朱由校先是眉頭一揚,隨後便被楊峰的話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其實說起來他和楊峰的關係發展到今天,倆人已經變成了半是君臣半是朋友的關係。
都說皇帝是沒有朋友的,皇帝這個職業固然威風,但也是孤獨的,難得碰上楊峰這樣一個既尊重他也不會因為他的身份而唯唯諾諾,平日裡能跟他談笑風生的人,朱由校自然倍感珍惜。
倆人談笑了一陣後,朱由校才感慨道:「楊愛卿,說起來朕確實是虧欠愛卿太多了。自從朕認識你以來,愛卿幾次出征遼東平定滿清韃虜,又給為大明弄來了土豆、紅薯、玉米這些高產的種子,好不容易封了伯爵,又要下福建討伐鄭芝龍,就連朕的性命也是愛卿救下來的,朕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感激才好。」
「別……別……」楊峰趕緊擺了擺手:「陛下您言重了,微臣原本不過一介海外歸來的商賈,蒙陛下不棄,居然被封為侯爵,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哪敢邀功啊。再說了,做臣子的拍皇帝的馬屁那不是應該的嘛,您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楊峰說完和朱由校相視一眼後倆人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玩笑過後,倆人便開始進了正式的話題。
朱由校率先問道:「楊愛卿,那個台灣真的如同你在朝堂上說的那樣好嗎?」
「確實如此!」楊峰的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台灣的面積跟瓊州一般大小,雖然它的山地很多,能耕種的土地只有兩成,但它的位置卻至關重要,說它是我大明南面國門的第一道屏障也不為過。
咱們占據了台灣後,接下來便可以其為基地想南面發展,無論是向東北直逼扶桑還是往南攻占呂宋都異常方便,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此時我們若是棄守台灣的話,我們便是子孫後代的罪人!」
「罪人麼?」朱由校嘴裡低低重複了一下,沉思了良久才繼續問道:「據說那台灣島上如今還有荷蘭人盤踞在哪裡,而且還建了一座熱什麼城?」
「回陛下的話,是熱蘭遮城!」楊峰輕蔑的一笑:「不是臣小瞧他們,荷蘭人在熱蘭遮城裡不過區區數千人,若不是剛光復了苯港,臣早就帶人平了這些紅毛鬼子了,那容得他們在咱們大明的疆土上耀武揚威。」
「哈哈……這話聽著解氣。」朱由校也樂了,「若是別人說這話朕可能還不信,但楊愛卿說的話朕是深信不疑的,幾千紅毛鬼子那也叫個事?不過朕如今最關心的還是另外一件事。」
楊峰嘿嘿一笑:「陛下關心的是呂宋等南洋諸島吧?」
「確實如此!」朱由校點了點頭:「這兩年託了愛卿帶來的土豆等高產種子的福,咱們大明百姓的日子總算是好過了不少,但即便如此北方一地的百姓日子也過得頗為清苦,否則前些日子也不會發生陝西那檔子事了。
這些日子朕一直在苦思,咱們大明到底是怎麼了?這些年來天氣一年比一年冷,糧食也在不斷減產若非時有了愛卿哪來的土豆,咱們大明早就餓殍遍地了。」
「說到底還是土地太少了!」楊峰盯著朱由校正色道:「微臣早些年就跟陛下說過,土地兼併是咱們大明最大的毒瘤,那些把持著朝堂的讀書人儘管平日裡總是高喊著什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口號是喊得震天響,但對百姓傷害最大的就是他們這些人。」
說到這裡時,楊峰臉上的那種不屑之色溢於言表。
朱由校輕嘆了一聲:「愛卿所言朕又何嘗不曉得,但這種痼疾已經在大明存在了兩百多年,即便朕身為一國之君卻也只能圖之奈何。」
楊峰不說話了,土地兼併是歷朝歷代最大的頑疾,幾千年來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自從夏商周之後,後來的歷朝歷代的國運鮮有超過三百年的。
對這個問題已經專門研究過的他立刻說道:「陛下,想要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非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這需要咱們長期不懈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但眼下咱們卻是沒那麼多時間來慢慢解決了。所以當前咱們只有一個辦法能快速的緩解土地不足的問題。」
朱由校一聽,立刻大喜,趕緊問道:「愛卿快說……什麼辦法?」
楊峰走到放在龍案上的地球儀跟前,指向了南洋那塊地方一字一句的說:「向外擴張,用咱們的堅船利炮替大明百姓的打下一大塊足夠大明百姓繁衍生息的土地!」
「開疆擴土麼?」朱由校的眼中露出了憧憬的眼神,這可是歷代帝王最憧憬的事情啊,如果自己真的能夠打下一大片土地的話,那麼未來自己即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能自豪的對面對祖宗了吧。
「向哪擴張?」
「自然是向南!」
「咱們真的能拿下南洋那些地方麼?」
「為什麼不能?那裡的人又蠢又懶,那裡的土地又平坦又肥沃,咱們為什麼不能占下來?」
「可是朝中的那些大臣?」
「那些人不用管他們,等到咱們占領了那裡,最先跑去那裡的人就是他們!」
「既然如此,朕就將此事交付給愛卿了。」
「此乃微臣分內之事!」
這麼大的事情就在幾句簡單的對話里決定了下來,也就是這麼幾句看似閒聊的話語,到了後世卻成了無數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一個課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