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周鐵衣離開後的朝會
八月初一,玉京山。
大日的光輝如金鱗,躍出層層雲海。
禁宮之前,一輛輛樸素的官員馬車停下,一位位朱紫朝服的官員們下了馬車。
他們下馬車的第一時間,就是望向人群之中那個高挑魁梧的身影。
周鐵衣和周鐵戈是親兄弟,又同樣穿著朱袍,自然容易一眼看上去像。
片刻之後,百官們從對方面容上的差異才恍然,周鐵衣真的離開天京了。
這幾個月周鐵衣步入朝堂之上,可是沒有少給百官們『上課』,以至於他們對周鐵衣的出現都有了種本能的畏懼感。
如今周鐵衣真的離開了天京,卻讓不少官員們鬆了一口氣,他們互視了一眼,接下來就要看能不能夠將周鐵衣留在地方上了。
無論是用物理手段,還是行政命令都可。
言部諸官們互視了一眼,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就算知道周鐵衣留給周鐵戈兩封奏摺。
就算知道奏摺中可能有應對手段,但現在周鐵衣離京,就是最好的出手時間,不然等周鐵衣回京那麼更沒有機會了。
他們怕周鐵衣,可不會怕周鐵戈。
晨鐘響起,宮門洞開,百官從白玉橋進入禁宮,在言部官員們的引導下,沿著中軸線穿過承恩殿,來到金鑾殿前。
掌印大太監薛明浩唱喏,宮人們奏響《聖人》,《天命》等歌功頌德的禮樂。
聖上與天后一左一右登上御座,珠簾升起,百官叩拜,而後進入金鑾殿中。
每月初一稱之為『小朝會』。
是除開聖上特諭,元旦等節日外的禮節性朝會。
一般這種朝會,越正式,那麼講正事就越少,更加注重禮節性的朝拜和祝賀。
除非是真正需要馬上做出決斷的軍政大事,不然百官們或上報三司,請求面見聖上陳述,或挪到下一次上朝,儘量不在月初的時候講,讓大家都討個喜慶。
不過這次的小朝會似乎是因為聖上三年不登殿,所以百官們都忘了規矩,連最會寫賀表和青詞的儒家官員們都沒有出列,場面一時間冷清了下來。
這個時候羽林軍副都統周鐵戈出列,對聖上和天后拱手道,「聖上,誅神司小旗梅俊蒼請求覲見。」
一般五品以下的官員是沒有資格進殿的,絕大多數時候他們有奏摺,也會通過自己部門的主官上奏。
當然有特殊情況,他們可以提前上報天子儀仗隊羽林軍,接受檢查之後,在朝會之上,羽林軍都統,副都統會提出來,聖上決定召不召見。
垂下來的十二旒冕下,大夏聖上的表情模糊不清,但仍然能夠聽到他帶著輕鬆的笑意說道,「宣。」
在宣梅俊蒼的同時,大夏聖上看向百官,笑意不減,「諸位愛卿,今日沒有要事上奏嗎?」
在大夏聖上的追問下,言部諸官們猶豫了片刻。
隱晦地看向周鐵戈,他們很忌憚周鐵衣留在周鐵戈那裡的兩封奏摺,但如今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
一位御使出列,「啟稟聖上,臣有事奏。」
「說。」
這位御史大聲說道,「臣狀告虎威將軍周擒龍所轄兵坊採買鐵礦,偷瞞帳目,偷漏稅賦。」
說罷,這位御史上奉一疊厚厚的帳冊,「此乃各州省漕運司舉報奏摺,請聖上過目。」
大夏朝絕大多數的商品都可以自由買賣。
但少部分商品則嚴加看管,禁止私人買賣。
墨石,木鋼。
這是絕對的國營商品。
這兩種戰略級的物資完全由墨石司和木鋼司負責審查,開採,運輸,儲藏,分配。
墨石和木鋼之下,能夠半官賣,半私賣的是鹽,鐵,銅,煤。
前三種物資的開採由國家的鹽官,鐵官,銅官負責,但是在販賣的時候,為了追求利潤和效率,所以交給商人們運營,而商人們就需要獲得國家的運輸,販賣憑證。
也就是俗稱的鹽引子,鐵引子。
每一張販賣憑證都極難獲得,同時國家直接對販賣憑證的持有者徵稅。
除了鹽,鐵,銅之外。
煤非常的特殊。
煤本身在這個時代並不受重視,不是管制軍需物品。
但墨石是煤的伴生礦,想要挖墨石,就要挖煤。
可是煤太多,墨石太少。
同樣為了利潤,效率,煤礦才會承包給地方商人,世家,派墨石司官員監管。
從煤礦中挖出的墨石交給墨石司運輸販賣,而煤就可以交給地方商人自己販賣。
但是這種伴生礦的挖掘肯定有貓膩。
很多地方都將墨石隱藏在煤中運了出去,這也是地方墨石走私,軍隊墨石走私的主要門路。
中央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不過絕大多數時候,只要下面不鬧得太過,能夠保證墨石司的開採任務,保證整個大夏明面上的軍需供應,國家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其中也有墨家,公輸家想要在民間推廣發展機關術的暗中用力。
畢竟墨石司的主要官員,就是墨家之人。
這位御使舉報之後,中立的官員們目光先落在兩人身上。
第一就是現在周家在朝堂上唯一的頂樑柱周鐵戈。
第二就是漕運總督,皇室宗親李恩。
司民董行書面色不變,靜靜地站著。
董修德想要用墨石案一件事扳倒周鐵衣。
董行書明知道這不可能,但仍然准許董修德去做,同時還讓董修德查周家更多的事情出來,忍而不發,就是為了現在這一刻。
利用墨石案將周鐵衣引出天京,再通過其他的案件處理周家黨羽,到時候就算周鐵衣成功回京,那麼也要面對已經被極大削弱的周家這個事實。
這就是削周鐵衣的『地利』。
這個過程中,讓人意外的是漕運總督居然會參與進來。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大家能中立就中立,儘量避免在勝負出現之前站隊。
除非你和其中一方是政敵!
漕運總督李恩面色不變。
百官之中聰慧的幾人已經想通了原因。
太子,輪船商會!
這就是漕運總督出手的原因!
皇室宗親,很多時候比皇帝還要支持太子,除非皇帝只有一個兒子,死了,廢了就可以過渡旁支,不然的話,他們是更加希望嫡長子繼承這種穩固繼承制的。
因為嫡長子繼承制,就是宗法制的核心體現,而宗法制是皇室宗親權力的來源!
第二個原因自然就是輪船商會。
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輪船商會製造的蒸汽輪船會深刻改變整個漕運。
而周鐵衣卻選擇將輪船商會交給四皇子李靜主持。
在選擇黨羽的時候,自然也就選擇了敵人。
大夏聖上平靜地說道,「呈上來。」
一大摞奏摺呈到聖前,聖上並沒有急著翻看。
這種大案,要案,還事關朝廷大將。
自然不可能像戲曲中一樣,大夏聖上隨意翻看一次,連帳目都沒有看清楚就定罪。
這些帳目等會兒下了朝,就要讓戶部專門去對帳,同時大夏聖上還會召集三司開一個小朝會討論這件事。
而御史之所以在今天呈上來,就是要將暗地裡的事情擺到明面上,讓天下人都知道這件事,這就是一個態度,讓聖上也不能夠輕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位御史出列之後,又有幾位御史接連出列,都是狀告周家和周家門生故吏在地方上的禍事,反正就是咬著周家不放。
百官們看向周鐵戈,想要看看這位周家嫡長子如何處理現在的局面。
周鐵戈面色不變。
不一會兒,梅俊蒼在禮官的帶領下,從旁邊的承恩殿中入金鑾殿,先在外叩拜。
聖上看了看御座前堆積的奏摺,面無表情地說道,「你有何事?不會今日也是來告狀的吧?」
梅俊蒼從袖中取出一張折好的文章,雙手奉上,「今日朝會,微臣上賀。」
梅俊蒼的話讓百官們略微感到驚異,他們看向梅俊蒼奉上的文章,那是一張明顯疊了又疊,顯得有些『邋遢』的宣紙。
按理來說,以梅俊蒼的身份,想要弄到一些青簽紙再容易不過,為什麼明明上賀的文章,竟然要用這麼『邋遢』的紙遞上來?
大夏聖上倒是不在意,他示意太監們將這張紙呈上來。
當著百官的面,大夏聖上展開了梅俊蒼的賀詞。
《君父無過論》。
看到這個標題,他心裡就一陣舒爽,就像是在三伏天喝了冷凍好的青梅酒一樣舒爽。
這確實是一篇賀詞。
全篇用華麗的四六駢句寫成,不僅用詞華美,而且言必聖君,讓人聽得舒服。
但是當大夏聖上看到文章最後,看到那四個潑墨大字。
求仁得仁!
一瞬間,百官們都可以看到聖上從旒冕之後透過來的銳利目光,那是如刀子般審視的目光。
之前大夏聖上看到那麼多罪狀的時候可都沒有這般表情!
御座上,大夏聖上自然認得這是誰的字跡。
但為什麼在這篇梅俊蒼的賀詞上會有司民董行書的字!
會有求仁得仁四個字!
他聯繫整件事,只是想了三息,就明白了緣由,於是冷笑道,「那小民李劍湖狀告天京百官黨爭為禍,朕原本是不信的,但現在看來,不得不信!」
說罷,他將這篇賀詞交給大太監,厲聲道,「讀一遍,一字一句讀一遍,讓朕的忠臣們聽聽,為何這篇文章之前沒有送到朕這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