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難以置信
「不知陛下對遊牧民族怎麼看?」林軒反問道。
李世民微微一愣,沉吟道:「遊牧民族缺少教化,是我大唐的附骨之疽,為了大唐以後的穩定,必需要消弱遊牧民族的實力。」
「陛下只想著消弱?沒想過一勞永逸的永久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林軒問道。
用附骨之疽形容遊牧民族,完全沒有錯。
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中,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朕有把握滅掉西突厥和薛延陀,但是想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根本不可能。」李世民說道。
漢朝強大,讓匈奴不斷分裂,最終走向了滅亡。
但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匈奴滅了有鮮卑,鮮卑滅亡了有突厥。
後面出現的契丹、蒙古、滿清等等。
雖然這些民族不斷變換,但是和中原王朝的衝突一直都在。
這種衝突的由來,是兩種生活狀態下的文化衝突。
古代中國中原王朝的文化是農耕文化,地緣上比較封閉的小農經濟模式持續了幾千年,大一統王朝都重農抑商,壓制漢人農民從事商業,安分在土地上耕種被剝削。
為了維護這種統治,歷代王朝都對百姓灌輸忠君愛國,禮義廉恥這些思想。
而遊牧民族不同,因為生存環境惡劣,加上戰事頻繁,遊牧民族追求的是強者為尊。
遊牧民族如果碰到天災,糧食不夠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讓老人餓死,把有限的糧食給青壯食用。
父子和兄弟死了,活著的娶他們的妻子做自己的妻子。
這些做法,對講究禮義廉恥的中原王朝來看,是接受不了的。
因此,中原王朝把遊牧民族視為化外之民,在漢人眼裡,遊牧民族野蠻、粗鄙。
但是本質上,遊牧民族的政治模式,社會倫理文化,是為了種族生存。
遊牧民族靠放牧為生,一旦出現災禍,他們就只能掠奪。
加上人口稀少,所以就出現那種父親死了,兒子連父親的女人都可以繼承的情況。
文化和生存環境造就了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不同的思想觀念。
這種思想觀念導致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不可能和平相處。
中原王朝強大,就會想著消弱遊牧民族的實力。
而中原王朝衰落的時候,就會遭到遊牧民族的侵犯。
「陛下,要想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只有占領草原。」林軒說道。
中原王朝一直不能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的根源就出在沒有占領草原。
每當草原勢力出現空白,就會有很多小部落來到草原慢慢發展。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對草原的遊牧民族一樣有效。
有人就會有爭鬥,時間久了,草原就會誕生一個新的民族。
這也是遊牧民族是中原王朝的附骨之疽的原因。
要想解決這種狀況,只有占領草原。
「你知道歷朝歷代,為何沒有占領草原麼?難道他們不知道占領草原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民族麼?」李世民問道。
林軒點了點頭,說道:「因為草原放牧,居無定所,中原王朝百姓根本適應不了,就算占領,沒有百姓,朝廷在那駐紮大量軍隊,根本沒有意義。另一個原因就是不划算,占領草原並不能給朝廷帶來多少賦稅,反而還需要朝廷支持。」
要想占領草原,就要遷移大量的百姓過去,對於百姓來說,故土難離,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百姓根本不願意去。
如果是局勢動盪,百姓生活不下去,為了生存,或許有百姓願意去。
而中原王朝能占領草原的時候,肯定是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自然沒人願意去。
沒有百姓,要想占領草原就只能駐紮大量的軍隊在草原。
遠距離駐軍,又收不到賦稅,很可能會把朝廷拖夸。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占領草原,收不到什麼賦稅。
遊牧民族為了生存,都要來中原王朝劫掠,難不成漢人百姓去,就能自給自足?
朝廷花費大量功夫遷移百姓過去,收不到賦稅不說,還要朝廷支持,根本不划算。
總總原因綜合一起,導致即便中原王朝消滅了草原勢力,卻不能占領。
等遊牧民族恢復過來後,又會繼續入侵中原王朝,等於是陷入了死性循環。
「你既然知道,為何還這樣說?」李世民有些奇怪的問道。
他本來以為林軒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林軒既然知道,為何還會提議占領草原?
林軒笑道:「要想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問題,就必需占領草原,要想占領草原,就要讓百姓在草原有地可種,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不愁沒有百姓去。」
故土難離?只是吸引力不夠罷了。
如果願意去的百姓,就分兩百畝地,你看有沒有人願意去。
古代百姓對土地的渴望,遠超故土。
「不可能,草原的土地不適合種植,分再多的地,又有什麼用?」李世民說道。
如果草原能夠種植,中原王朝早就占領了。
「陛下,草原並不是不能種植,而是沒有找到適合的農作物罷了。臣有一種東西,可以在草原種植。」林軒語出驚人的說道。
雖然草原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時候耕種,但是只要能占領後世內蒙那一部分,就夠了。
「什麼?」李世民驚立而起,呼吸都有些急促。
如果真有能在草原種植的農作物,那麼真的可以占領草原。
他為什麼一直想攻打高句麗?
為的就是開疆拓土。
雖然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想做到楊廣沒有做到的事。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開疆拓土。
大唐建立,他雖然有很大的功勞,但是李淵才是開國皇帝。
認真算來,他只是繼承罷了。
任何一個皇帝,都拒絕不了開疆拓土的誘惑。
如果他能占領草原和高句麗,他將遠超秦皇漢武,成為千古一帝。
「臣有一種農作物,對土地的要求很小,產量也非常高。」林軒說道。
李世民深吸了幾口氣,說道:「什麼農作物,產量多少?」
「臣給這種農作物起名為土豆,畝產在一千斤左右。」林軒說道。
「什麼!」李世民眼睛瞪的老大,問道:「真的畝產千斤?」
要知道大唐現在糧食產量,畝產大概在一石左右。
唐朝的一石大約是後世的一百斤出頭,不到一百二十斤的樣子。(對唐朝一石多重,有幾種說法,有說是八十多斤,有說是一百斤,也有說將近一百二十斤的樣子,作者也不知道具體,就選了其中一個說法。)
一千斤是什麼概念?就是畝產九石左右。
就算打個對摺,也有四五石。
即便是四五石,也讓李世民驚喜異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