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稱公建生祠!蘇景明,熙河鎮的救世主
九月二十五日,午後,汴京城。
垂拱殿內。
趙禎、兩府三司的相公們坐於殿內,桌上擺放著茶水、水果、零食等。
君臣閒談。
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
此等愜意休閒的畫面,往昔也只有過年時才會發生。
不然會有台諫官彈劾「君臣忘於公事,殿內失儀」的。
但今日卻不一樣。
近日來。
河湟拓邊,捷報頻傳。
有時三日一報,有時一日三報。
先是狄青率領大軍拓邊至距離西夏邊境已不足百里,而後又有蘇良不動一兵一卒使得唃廝囉部落歸宋。
緊接著。
又傳來了蘇良欲將計就計,全殲西夏嵬名軍的策略匯報,不日便將發起總攻。
……
趙禎等人預計著,今日可能就會有大勝的喜訊傳來,故而皆無心公事,在殿內等待起來。
約一刻鐘後。
一名小黃門狂奔入殿,高聲道:「西北軍情急報!西北軍情急報!」
趙禎打開急報,展開一看,不由得大喜,朝著眾相公道:「狄漢臣與蘇景明率軍全殲西夏嵬名軍,河湟之地,已盡歸我大宋!」
聽到此消息,眾相公皆喜極而泣。
他們盼了多年,終於盼到大宋大敗西夏的這一天了。
片刻。
趙禎平復了一下心中激動的情緒,看向下方。
「立即將河湟拓邊與全殲西夏嵬名軍之事,公告天下,務必讓大宋所有百姓都知曉。」
「是。」眾相公站起身,紛紛拱手。
這時。
文彥博笑著道:「官家,預計很快就會傳來西夏國相沒藏訛龐與党項眾貴族起衝突的消息,西夏朝廷極有可能發生內亂,甚至有可能換帝,我們是否要乘勝追擊,直接滅掉西夏?」
趙禎想了想。
「此事,聽狄卿與蘇卿的,等他們的匯報吧!」
眾相公齊齊點頭。
大宋有如此「一文一武」兩大能臣,實乃大宋的榮耀。
當日。
進奏院的官員們便忙碌起來。
將狄青、蘇良率大軍全面占領河湟並全殲西夏萬餘名嵬名軍的的詳細經過,全部撰寫成文,待中書審核通過後,便開始發往各州各府。
這些內容將印製在州報、府報上,令天下人知。
與此同時。
這些內容也經由皇城司傳到了汴京城的各類民間小報那裡。
不出十日。
此事便能傳遍全宋,甚至傳到遼國、高麗、東瀛、大理等國。
當日晚。
汴京城的百姓便情緒沸騰了。
許多人都紛紛攜家帶口,呼朋喚友,下館子,去香水行,買酒買肉,慶賀這一場大勝。
……
兩日後。
趙禎與眾相公再次收到了狄青與蘇良的奏疏。
內容涉及多個方面。
有西夏內亂未起,國相沒藏訛龐身死,沒藏氏再次成為了西夏的掌權人,卓囉城再次增兵。
有二人建議暫時停戰,先經營河湟區域,設立州府,安撫百姓,派遣官員等,然後開春後再全面滅夏。
還有以蕃人治蕃、降低河湟賦稅、棉花種植、促進商貿流通等安撫改造之策。
趙禎與眾相公商量一番後,全都答應了下來。
當下。
大宋不是不能與西夏全面開戰,並且絕對有能力滅西夏。
但明年開打,大宋更具有優勢,關鍵是能讓整個河湟都安定下來。
占領了河湟,相當於捏住了西夏的咽喉,後者對大宋已經難以形成威脅了。
即使遼國幫他們,大宋也絲毫不懼。
……
遼國國都,皇宮內。
耶律宗真看罷遼國暗探傳來的關於「宋軍全殲西夏嵬名軍,占領整個河湟」的消息。
面色甚是陰沉。
「一個蘇良便抵得上千軍萬馬,無他,宋軍不可能以如此微小的代價取得大勝,而更令朕感到憤怒的是,那狄青也可抵得上千軍萬馬,這二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破壞性太大了!」
「咱們遼國,怎麼就培養不出這樣的人物呢?」
下方。
以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為首的文武百官都是無奈地低下了頭。
他們看完情報後,不得不佩服蘇良和狄青。
特別是蘇良。
有勇有謀,帶著二百餘騎便敢在河湟各個部落勸降,然後又識破了嵬名兄弟的假降之策,將計就計,才使得宋軍全殲西夏嵬名軍。
若不是西夏太后沒藏氏力挽狂瀾,沒有與党項貴族們決裂。
恐怕西夏用不了多久就被大宋滅掉了。
西夏兵雖遠遠比不上遼軍的數量,但論殺傷力,並不弱於遼軍。
耶律重元抬頭道:「皇兄,一方面是那蘇良詭計多端,一方面是西夏人心不齊,將領的腦子有問題,我們若與大宋打起來,只要硬碰硬,就不比他們差!」
「我們的人心就齊了?武將就有謀略了?大宋若不選擇和我們硬碰硬呢?」耶律宗真反問道。
耶律重元頓時啞口無言。
當下的遼國,人心可是一點都不齊,首當其衝就是他與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立即站出來道:「父皇,蘇良算計西夏,應該是意在西夏內亂時,全面攻夏,但他沒想到那沒藏氏力挽狂瀾,使得內亂未成。而今大宋並未向西北增兵,應該並未打算立即攻夏。」
「待他們攻夏時,我們不妨與他們在河北起一些摩擦,無論如何,必須要增大他們的損失,然後固守邊境,不然他們下一個要打的,就是我們。」
耶律宗真認可地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日後,若宋軍全力攻夏,我們既不能讓宋軍將主攻方向轉移到我們身上,又不能讓他們輕鬆滅了西夏,此外,我們要全力練兵,提高作戰能力。」
「對付大宋,也不能硬碰硬,還是要多動一動腦子的!」耶律宗真說罷,甩袖離去。
此話正是指向耶律重元。
耶律宗真現在對耶律重元越來越不滿意,而對耶律洪基卻是越來越滿意。
此等局面,遼國的文武百官皆看在了眼裡。
……
十月初三。
黃河河畔,軍營中。
蘇良看向狄青,道:「漢臣兄,我明日便先返回了,我先去趟熙河鎮,交待一些開墾種棉之事,然後就直接回汴京城了!」
「嗯嗯,好。」狄青點了點頭。
三日前。
蘇良便告知過狄青並向朝廷寫信匯報,他將返回汴京城。
至於狄青,自然要駐紮在這裡。
他要代替范仲淹,成為大西北新的頂天柱石。
要帶著士兵負責河湟區域所有的房屋建造、田地開墾、商貿運轉等事。
還要將唃廝囉之兵以及願意參戰的兵都訓練起來。
年後還有一場場大戰呢。
蘇良接著道:「另外,年後滅夏之時,我應該不會來了!」
「啊?景明,你這是何意?」
「我的任務結束了!接下來都將是硬仗,有我沒我,作用不大。」
「可……」狄青欲言又止。
蘇良自然明白狄青之意。
明年滅夏才是大收穫之時,蘇良理應享受滅夏的成果。
若不來,那就相當於出力最大之人,在收穫成果時,將成果讓給了別人。
「漢臣兄,我不缺軍功,我該得到的都得到了,還和大家搶什麼,一國之盛,在於文武平衡。我們日後還會與遼國有大戰呢,讓兄弟們多打一打,立一立軍功,他們得了厚賞,家人的生活才會更有保障!」
其實,蘇良還有更深的考慮。
這次河湟拓邊和全殲嵬名軍,他的光芒太盛,已經壓住了狄青等武官的光芒。
官家和眾相公都以為此次之功,蘇良一人至少占七分。
蘇良不想太耀眼了。
並且他一直致力於提高武人的地位,所以全面滅夏之戰,他便不願參與了,此話他準備待回京後再告知官家。
狄青怎能不明白蘇良的良苦用心。
「景明,我代表所有士兵,感謝您!」狄青朝著蘇良重重拱手。
……
翌日,蘇良便開始返回。
這一次,他未帶龍羽軍,只帶了當時從汴京城跟隨來的三千禁軍士兵。
此外,還帶了劉三刀和獨臂老喬。
劉三刀隨蘇良回汴京,獨臂老喬則是回熙河鎮。
年後。
龍羽軍肯定要與西夏的鐵鷂子有一戰的。
他們更適合在這裡訓練,故而蘇良早就向趙禎申請將他們留在了這裡。
蘇良本來也想將劉三刀留在這裡,畢竟是建立軍功的大好時機。
但劉三刀非要守在蘇良身旁做護衛,若不讓守,他就要去做蘇良的牽馬兵,蘇良只能答應。
……
十月十二日,近午時。
蘇良一行終於抵達了熙河鎮。
此刻,熙河鎮升格為城,已變成了熙州的州城所在地。
知州便是曾經的秦州知州劉存。
此外。
劉存還是緊靠著熙州的河州知州,因熟悉此處的官員緊缺,他做事又老練。
故而一人任兩州知州。
蘇良等人在距離城門還有近三里時,便看到前方官道兩側站滿了百姓。
「蘇中丞回來嘍!蘇中丞回來嘍!」有人大喊道,甚是興奮。
然後。
官道兩側的百姓紛紛朝著蘇良行注目禮。
百姓們站得甚是齊整,宛如大朝會時大慶殿內的金甲大將軍一般。
「這是誰安排的,不是胡鬧嘛!」蘇良最不喜的就是這種歡迎的大場面。
一旁。
獨臂老喬笑著道:「蘇中丞,這應該是百姓們自發的。」
「沒有你,就沒有熙河鎮,更沒有現在的熙州,你不是我們熙州的地方官,但卻是熙州百姓的父母官,這是您應得的,就領了吧!」
蘇良尷尬一笑。
他要說自己內向,估計也沒人相信。
「走,快速入城!」
隨即,蘇良加快了速度,不過在行到百姓身邊時,還是會微笑地招手。
城門下。
劉存與一群西北老兵也都筆直地站著。
蘇良看向劉存,道:「劉知州,讓百姓們都撤了吧,站在那裡蠻累的,沒必要。」
當即,劉存朝著前面的士兵擺了擺手。
劉存看向蘇良,又道:「蘇中丞,為慶賀熙河鎮成為熙州州治之城,下官與百姓們為您準備了一個驚喜,請您隨下官來。」
「驚喜?是不是為我們準備了幾百隻烤全羊?我一直惦記著這一口呢!」蘇良笑著道。
他與身後的開封禁軍士兵們,最喜歡吃的就是西北的烤全羊。
「您看過,便知曉了!」劉存當即上馬在前方引路。
一刻鐘後。
眾人從主街道拐彎,行到一處鋪滿石板的敞亮之地,前方竟然出現了一個嶄新的祠堂。
祠堂關著門,上面用紅綢蓋著牌匾。
劉存在祠堂門前停了下來,蘇良也緊隨著他翻身下馬。
蘇良正在疑惑時,劉存朝著蘇良道:「蘇中丞,麻煩你拉一下這個紅繩。」
蘇良朝著劉存遞過來的紅繩使勁一拉。
「嘩啦!」
紅綢落下。
顯現出了牌匾上的三個蒼勁大字:蘇公祠。
蘇良頓時意識這是誰的祠堂了。
「劉知州,你莫胡來啊,我才三十來歲,既沒資格稱公,也沒資格建祠,這是要短命的!」
這時。
劉存將祠堂門打開,中間懸掛的正是蘇良的畫像。
「蘇中丞,熙河鎮因您而生,因您而興,百姓們對您甚是感激,願稱您為公,且集體請願為您建造生祠!」
生祠,即為活人所建的祠廟。
此習俗來源於西漢,盛於唐宋。
後來衍變為百姓對地方父母官感恩所建,如唐之狄仁傑,宋之蔡襄,都有生祠。
能立生祠者必須為國為民做出過巨大貢獻或者地方州府的所有百姓都認可而選擇自發修建。
當下,建生祠其實很少。
因為生不建祠立碑,乃是禮制,一般官員根本壓不住此等榮耀。
但若許多百姓主張要建且日日供奉香火,那這個生祠就顯得彌足珍貴,價值非凡了。
此外。
公也不是一般人能叫的。
一般都是為朝廷操勞大半生的相公或者大賢之人,才能稱為公。
比如,范仲淹為范公,包拯為包公。
文彥博、富弼、吳育等相公到現在還沒有撈到一個「公」字呢。
「公」必須要讓百姓喊出來,喊響亮了,喊的人盡皆知了,才能為公。
自封沒用。
蘇良臉色發紅,不忍看向祠堂。
「劉知州,先是稱公,又是建生祠,我才三十多歲,恐怕壓不住,要不就改建一下,變成城隍廟、土地廟之類的!」
這時,劉存從懷裡掏出一份文書。
「蘇中丞,此事我已向官家匯稟過,官家和諸位相公都同意了!」
「當下是生祠,待您百年後,百姓還會為您鑄像立碑,這不是我的主張,是熙河百姓的心意,您必須接受,你也配得上這份榮耀。」
蘇良打開文書一看,官家和中書眾相公全都同意。
「好吧!」
劉存頓時大喜,笑著道:「諸位都餓了吧,烤全羊從早上便開始準備了!」
聽到此話,蘇良不由得大喜。
在他心裡,烤全羊比這座生祠和蘇公之名更具有吸引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