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與君游!重陽踏青,有兒子真好
官家一言,可抵武將萬語。
自趙禎身穿鎧甲在城南軍營講過話後,將士們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
訓練熱情空前高漲。
騎兵、步兵、弓弩兵、火器兵等各種兵種都依照《練兵總要》苦練了起來。
與此同時。
皇城司培養的專門探查軍事情報的線人也都星散於遼國、西夏、高麗、東瀛等國各處,提前布局。
趙禎對武將的重視,引得民間再次湧起一股尚武之風。
報名入學各地武學院的年輕人與日俱增。
甚至有一些人棄文從武,盼著能如狄青那般,立下不世之功。
……
九月初七,近午時。
中書省,政事堂內。
文彥博、富弼、張方平、宋庠、吳育五位相公圍聚在一起,望著文彥博手裡的一份文書。
各個笑容燦爛。
「官家,真是一碗水端平啊!不,是體諒吾等文官的心情,老夫覺得,官家內心還是偏向咱們的!」張方平捋著一把青須,笑著說道。
「我就說嘛!咱大宋向來優待士大夫,官家再重視武將,也不可能讓他們的地位凌駕於文官之上。」
「對對,樞密院頒布的任何條令,還不是要咱們審核一番,官家心裡如明鏡一般,此踏青名錄,就是最好的證明!」
……
文彥博手中的文書,乃是一份九九重陽節的踏青名錄。
全稱為:與君游·踏青名錄。
趙禎邀朝堂官員陪其重陽節踏青登高。
名錄中。
有中書省、三司、台諫、開封府、學士院、大理寺、國子監等衙門的主官、貳官近百人。
皆是文官。
上一次,趙禎在沙場講話,文官沒有參與。
而這一次踏青登高,樞密院、三衙的官員則沒有一人。
文彥博等相公對趙禎上次的決定,並不排斥,也無怨言。
但心中肯定也是有些波瀾的。
文武有爭,實屬正常。
特別是近日來,本為文官的樞密副使曾公亮、梁適將鼻孔都快仰到天上去了。
這個名錄。
讓眾相公瞬間感覺到皇恩浩蕩,官家實在是有心了!
……
諫院內。
蘇良看著《與君游·踏青名錄》,有些哭笑不得。
這份踏青名錄,全都是各個衙門的主官、貳官、最低也是五品,年齡也沒有低於四十歲的。
不過,除了官家本人外,還有三個例外。
其一,大皇子趙暽。
其二,皇子伴讀蘇子慕。
其三,皇子伴讀蘇子慕家屬蘇良。
官家踏青,皇子陪同,外加皇子伴讀陪同,實屬正常。
二皇子趙晗近日感染了風寒,並不在名單當中。
但當蘇良看到「皇子伴讀蘇子慕家屬蘇良」的時候,不由得無奈一笑。
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沾了七歲兒子的光。
蘇良細細一想,覺得也不算突兀。
蘇良無論是以七品文官諫院左司諫還是以五品武職青州觀察使參與踏青都不符合標準。
反而作為一個家屬最合適。
「沾了兒子的光,一點也不丟人,白吃白喝白玩,一切由皇家掏錢,不去白不去!」蘇良笑著喃喃道。
此次踏青。
官家交待,車馬吃食茶水,皆由朝廷準備。
參與者們只需要穿著適合踏青登高的衣靴即可。
……
九月初九,重陽節,近五更天。
蘇良和蘇子慕便被唐宛眉叫醒了,洗漱完畢,換上了舒適的衣靴。
出門之際,蘇宅門前。
唐宛眉交待道:「慕兒,娘知道你體力好,但與官家皇子同行,且不可莽撞,更不可事事爭第一,注意安全,危險的地方不要去,不要去撿路上的棍子,不要亂踢野外的草叢……」
唐宛眉正交待著,蘇子慕突然走到唐宛眉的面前,示意她蹲下身子。
唐宛眉有些疑惑地蹲下身子,然後便見蘇子慕朝著她的額頭用力親了一下,親完後,撒腿跑上馬車,然後回過頭說道:「爹爹告訴我,母親囉嗦時,只要親她一下就好了!」
說罷,蘇子慕鑽進馬車裡。
唐宛眉看向蘇良,瞪眼道:「夫君,我囉嗦嗎?我……」
唐宛眉還未說完,蘇良一把摟住唐宛眉,然後也猛地吻了她一下,以絲毫弱於蘇子慕的速度,鑽進了馬車。
隨即,車馬里伸出了一大一小兩隻手,朝著唐宛眉擺了擺手。
唐宛眉抹了抹臉上的口水,高聲道:「早去早回!」
在馬車離開後,唐宛眉剛轉身,便看到了後面站著的唐澤和蘇沁一。
「爹!」唐宛眉喊道。
唐澤點了點頭,道:「有時,確實有些囉嗦了!」
一旁的蘇沁一,一臉認真地點了點頭。
「蘇沁一!」唐宛眉又氣又笑地揚起手。
蘇沁一吐了吐舌頭,連忙拉著唐澤朝著家裡跑去。
當下的唐澤。
在蘇子慕和蘇沁一的整日陪伴下,身體是越來越好。
……
宣德門前。
一輛輛馬車整齊地排列著。
雖說是便衣出行,但畢竟是官家外出,該有的護衛,醫官、食物、茶水、御廚等,一個都不能少。
且前行的路已經有禁軍士兵提前布置了。
重陽節。
汴京百姓要麼在城內賞菊宴飲,要麼去郊外登高。
每年這個時候。
汴京城外都是人山人海,車馬絡繹不絕,有時黃昏回城的路都會發生擁堵。
這一次,官家只稱是踏青登高,具體去哪裡,大家都不甚清楚。
此刻。
蘇良和蘇子慕所在的馬車裡,共坐有五人。
除了他們兩個外,還有歐陽修、包拯和孫復。
一刻鐘前。
當蘇子慕知曉自己要與這三人坐一輛馬車時,差點兒沒有跳車。
歐陽修、孫復、包拯都自稱是蘇子慕的老師。
不管蘇子慕願不願意學,他們時常讓蘇子慕去他們家,專門指點蘇子慕功課,甚至還留作業。
歐陽修還算有趣一些。
孫復和包拯總是一臉嚴肅,蘇子慕見到他們都想跑。
不過在得知跑不了後,蘇子慕還是很有禮貌的,朝著三人都喊了一聲:老師。
這讓歐陽修、孫復、包拯三人都甚是開心。
馬車一上路,三人就忍不住教導起蘇子慕來。
不過,三人的教學觀念不一致,教著教著,就開始辯論起來。
這可讓蘇子慕高興壞了!
受到蘇良台諫官職業屬性的影響,他最喜歡看的就是士大夫吵架。
此刻,窗外還是城內景,沒什麼可看的。
蘇良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
約一個時辰後,馬車終於出了城。
此時的秋。
天氣涼爽,草微黃,葉未落。
一出城就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城外的官道、鄉道上,馬車不斷,大多都是攜兒帶女,出門踏青的。
汴京城的百姓可能是全宋最會玩,也最擅於玩的百姓。
無論多麼繁忙。
該過的節日,該欣賞的風景,該吃的應季美食,一個都不會少。
車隊沿著東南方向一路前行。
大約走了小半個時辰後,突然停了下來。
蘇良以為是要徒步踏青賞景,下車一看,周圍並沒有什麼美景,兩側乃是一片亂嘈嘈的小樹林。
就在這時,眾人收到命令,於前方集結。
片刻後。
近百人被邀踏青的官員都聚集在一起,蘇良、蘇子慕與大皇子趙暽站在了一塊。
趙禎身穿一襲輕薄透氣的絲綢料黑衣,腰帶外扣,顯得非常幹練。
他笑著望向眾官員,道:「諸位,今日我們郊外踏青的目的地乃是東南方向的倉王廟,距此約十餘里,需要翻越三道高坡。」
「此次,朕希望大家一起徒步前行,與朕一起完成這個挑戰,抵達倉王廟後,再吃午飯,稍後,一人可領取一個水袋!」
「朕認為,唯有一個好身體,才能辦好差事,希望眾卿都鼓起勁來,莫半途而廢!」
說罷。
趙禎接過兩個水袋便拉著大皇子的手朝前走去。
蘇良與蘇子慕也接過兩個水袋,連忙跟了過去。
官員們都是一愣。
他們理解的踏青都是坐馬車去一個風景秀麗之處,賞景吟詩,喝茶閒聊。
哪曾想,竟然是徒步!
十餘里路,對一個普通百姓來講,大約一個時辰就能完成。
但是對於這些官員而言,恐怕要兩個時辰,甚至更多。
文彥博見眾官員都愣在原地,當即道:「若十餘里都不能及,仕途怎能長?官家怎能放心重用?」
說罷,文彥博大步朝前走去。
文彥博甚會養生,整日鍛鍊,這次徒步,他沒有絲毫壓力。
文官們向來心眼多,想的也多。
他們聽完此話後瞬間明白,官家此舉是在考驗他們的身體狀況。
若身體不行,恐怕有提前致仕的危險。
頓時,官員們都有了幹勁,紛紛朝著前方走去。
最前方。
蘇良扭頭看向眾官員都快步走來,不由得樂了。
官家此舉,實在有趣,官家也希望這些老臣們能一直跟隨他左右。
此舉意在提醒眾文官,要經常鍛鍊身體。
這時,趙禎扭過臉來。
「若無人能追上朕,那你們就都坐著馬車趕吧!」
此話一出,官員們瞬間有了動力,不多時便有人跑著超越了趙禎三人。
有些官員則不急。
十餘里,比的是耐性,而非爆發力。
首相文彥博步伐穩健,絲毫不喘,他比眾相公的身體都要好。
而最後面近乎掉隊的。
一個是鴻臚寺寺卿左有鼎,一個是大理寺寺卿趙概。
二人並非年齡大。
而是長期胡吃海喝,身體發了福,出門皆是坐車,從來都沒有如此巨大的運動量。
很快。
倒數第一、氣喘吁吁的左有鼎便追上了倒數第二、上氣喘不上下氣的趙概。
左有鼎看向趙概,道:「趙兄,此次徒步,乃是官家對咱們的試探啊!這不是踏青,而是仕途的長短,若咱們最後抵達倉王廟,恐怕以後不但無擢升可能,還會讓官家覺得我們年邁,不堪重任啊,我們要傾盡全力!」
「對,對,不能妥協!你看文相、張相,還有包學士那幾個老傢伙,他們的體力不一定比我們強,只是比較拼,我們也拼一把!」
當即,左有鼎和趙概互相鼓勵著,漸漸加快了速度。
半個時辰後。
大皇子趙暽和蘇子慕跑到了最前面。
六七歲,正是有力氣的時候。
再加上這兩人經常爬高上低,能吃能喝,趙禎根本跑不過他們。
沿途都有禁軍護衛跟隨,他們的安全自然不會有問題。
蘇良則是一直陪在趙禎慢跑,趙禎與大多數官員一樣。
跑一會兒,走一會兒,歇一會兒。
趙禎志在御駕親征,也想著鍛鍊鍛鍊身體。
故而,即使一臉是汗,依然堅持著,儘可能跑在前面的隊列。
至於蘇良。
他本就年輕,又間歇性練武,若卯足力氣,這裡的官員沒人能跑得過他。
再說,他是「家屬」,不在競技之列。
這一刻。
文官們特別慶幸武將們沒有來。
若是狄青和三衙的那些將領在此,至少能甩他們一圈。
一個時辰後。
眾人已經看到了遠處高坡上的倉王廟。
而倉王廟那裡已經冒起炊煙,宮內的御廚們已經在那附近紮營做飯了。
而此刻,近百名官員已經非常分散。
大皇子趙暽和蘇子慕早已經跑的沒影了。
有力氣的是真有力氣。
如文彥博、富弼,這兩人不緊不慢,始終跑在最前列。
歐陽修的速度也不算慢。
看到周邊風景,偶爾還會停下低吟兩句詩。
張方平、宋庠、吳育、王堯臣等人就不行了,距離最前方的官員越來越遠,走二三百米,都要坐下休息好一會兒。
令蘇良意外的是包拯。
包拯的身材也是有些發福,常年熬夜,再加上已經五十五歲了。
蘇良本以為他會落在最後面,但沒想到包拯還在文彥博和富弼的前面。
包拯的速度不快,但他能一直保持,基本上不停歇。
而此刻。
趙禎也有些力竭了,走走停停,有些想要放棄。
一旁的蘇良連忙為其鼓勁。
「官家,秋季的西北,風光甚美,那裡牛羊無數,草地茂盛,黃河之水還是清澈的,那裡的羊肉,用火一烤,簡單放一些鹽,便鮮美無比!」
「若官家御駕親征,前往西北,除了嘗一嘗羊肉外,一定也要嘗一嘗那裡的麵食,那裡的麵食非常勁道……」
聽到「御駕親征」四個字,趙禎驟然又有了力氣,速度開始變快。
趙禎一加速。
在後面緊跟著他的一些官員也加快了速度。
……
近兩個時辰後。
趙禎和蘇良終於抵達了倉王廟前方的營地中。
而在他們前方有三十五人。
對於這個結果,趙禎非常滿意。
這說明他這個皇帝的身體還可以,而下面眾文官的體力也可以。
趙禎與蘇良剛停下。
不遠處的大皇子趙暽和蘇子慕就跑了過來,手裡拿著濕毛巾、水袋,還有點心。
這時。
有兒子的好處顯現出來了。
趙禎老來得子且擺脫了無子的煩惱,這一刻,他望著前方的一片青綠和自己的大皇子,心情甚好。
蘇子慕甚是聰穎。
後面陸續跑過來的歐陽修、孫復等所有教過他的先生。
他都去遞水遞食物,讓這些人開心壞了。
最後。
同時位列倒數第一的左有鼎和趙概,終於攙扶著來到了營地。
二人心頭有勁,怎奈腿腳無力,傾盡全力,還是倒數第一。
趙禎命大皇子趙暽親自為他們送水,讓二人激動地都分不清臉上是汗水還是淚水了。
隨後,正宴開始。
君臣皆是席地而坐,吃喝閒聊起來。
趙禎也告知群臣,此次踏青沒有懲罰,也不會作為官員升遷的標準,但希望大家都要增強體魄。
左有鼎和趙概長呼一口氣,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此等場合,最易增強君臣之間的感情。
趙禎向眾官員吐露心聲,官員們也向趙禎紛紛表明態度。
直到黃昏,大家才坐上馬車返城。
這一次,也讓官員們都明白,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唯有養成一個好身體,仕途才能更光明,為大宋所做的才能更多。
官員們都非常清楚,當下的全宋變法只是過程。
大宋很快即將迎來收穫的時刻,這個時刻,足以讓他們名垂青史。
每個人都不願缺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