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

  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

  西域。

  俞大猷和陸二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嘆。

  東南的年輕人可是真的有野心啊!

  高務觀抵達五原城的第二件事,就是想要打通西域的路上絲綢之路!

  高務觀接著說起了歷史:

  「明廷建立以來,因為蒙古的威脅,曾經也重視過西域。」

  「但是從土木堡以後,明廷也逐漸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特別是關西七衛的衰敗。」

  俞大猷點點頭,他是軍戶,很清楚這段歷史。

  在明初的時候,明廷還是很重視西域的經營的,在甘肅設置了關西七衛,來羈縻控制西域地區。

  明廷一度將觸手伸到了西域,甚至對西域小國實行朝貢冊封體系。

  但是隨著土木堡之後,瓦剌崛起後,就開始隔絕西域,明廷對西域的影響力日益減少。

  等到了嘉靖年間,明廷徹底撤銷了關西七衛,這也就意味著明廷丟失了整個西域的控制權。

  高務觀顯然也是做了很大的功課的,他說道:

  「如今西域的幾大勢力,除了占據草原西北部的瓦剌部之外,就是吐魯番和葉爾羌了,這兩國為了爭奪東察哈台汗國的正統,一直在西域爭鬥。」

  「明廷一直疏於打理河套和西域地區,瓦剌和土默特相繼崛起,草原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是西域了。」

  俞大猷和陸二都點頭。

  其實大明的疆域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很多人用明初的疆域圖,來說明大明的強盛,其實也是不對的。

  大明朝確實也有做的不錯的地方,大明對於南方的經營,穩固了雲南貴州廣西這些地區,甚至還一度占領了安南,在西南問題上並不妥協,算是給後世留下了一份不錯的基業。

  但是在天子守國門的大義下,明廷的北方問題卻處理的不好。

  北方草原問題,東北的蠻族問題,以及最被人忽視的西域問題。

  是啊,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和東北的野人都忙不過來了,哪裡還有什麼經營西域的想法啊?

  高務觀說道:「來五原城之前,大都督也曾經說過草原絲路衰敗的原因。」

  絲綢之路,最早的絲綢之路就是從西域進入中亞地區,這是漢代就開闢的貿易路線,在唐代的時候達到了極盛。

  大唐對於西域的經營力度很大。

  高務觀說道:「其實歷朝歷代對於邊疆的經營,主要都是看是否有利可圖,這就是封建王朝的自身的問題,在君權下,所有人考慮的都是統治成本,而不是民族和疆域問題。」

  「大都督說過東漢西北羌亂的問題,當一個地方的反叛威脅超過了治理成本,甚至這種反叛可能會威脅皇權的時候,統治者都傾向於放棄這些動亂地區。」

  「明廷初期占領安南,後來又退出了安南,也是這樣的因素。」

  「大都督說,其實明廷放棄經營西域,也是因為西域這條路上絲路衰敗了。」

  俞大猷是將領,他從沒有在軍事以外的角度思考問題,今天高務觀的這段話,給了他不同的視角。

  「西域貿易路線,曾經是漢唐主要的對外貿易路線,那個時候西域的駝鈴帶來的是財富,所以漢唐在不惜餘力的經營西域。」

  「但是隨著西域荒漠化,一些曾經記錄在歷史書中的綠洲都消失了,西域這條舊線又在西域失去秩序後日益的難走,所以西域商路逐漸變得不那麼『值得』了,經營西域也失去了支撐。」

  「而海上絲綢之路,以及茶馬古道的崛起,也讓明廷將經營重心放在了西南地區。」

  「茶馬古道,徹底搶奪了西域商路的地位。」

  陸二點點頭。

  茶馬古道,從雲南進入緬甸,再和印度諸王公交易,再通過喜馬拉雅的商隊和中亞交易,這條新的路上絲綢之路,也同樣可以滿足大明的需求。

  茶馬古道可以交換得到馬,也可以得到各種西域特產,而經營雲南的代價可要面對北方草原這個卷王聖地強多了。

  也因為明廷對於西南的經營力度很大,所以西南疆域一直還算是穩固。

  在蘇澤穿越的歷史時間線上,為了穩定貴州,萬曆還發動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戰,為了平定西南投入了半個國家的兵力。

  說白了明廷放棄經營西域,還是因為西域已經無利可圖。

  而在海上絲路崛起之後,路上絲綢之路的價值更是進一步下降。

  高務觀說道:「但這只是在貿易上的,大都督說了,如今是千古未有之大變革時代,西域和北方草原不僅僅能貿易,同樣也是重要的資源產出地!」

  高務觀想起了,蘇澤很早的時候,對所有東南的軍官進行過的一次講話。

  蘇澤當時就說道:

  「今日是大爭之世,而且是不同以往的時代,我們今日所作所為,會決定中華未來幾百年的國運。」

  一開始的時候,高務觀並不以為然,不就是改朝換代嗎?歷史上經歷了多少次了,這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但是這一次過年之前,高務觀返回河南老家,在老家勸說父親高拱前往南京養老的時候,和父親高拱進行過了一番交流。

  在總結了自己在明廷執政的得失後,高拱也說出了同樣的話。

  高務觀還記得自己和父親高拱的交流。

  「時代不同了,我也是在下台後,開始修書治學才理解了這件事,你們大都督這點比為父強太多了,也怪不得他能有這番成就。」

  高務觀依然有些不理解的問道:「父親,難道這一次的戰爭,和歷史上的改朝換代不同嗎?」

  高拱搖頭說道:「完全不同,難道你身在東南,都沒看出來哪裡不同嗎?」

  高務觀搖頭。

  高拱說道:「時代不同了。」

  「以前的世界就是中原,除了中原以外,其餘的地方都是遙遠的邊疆。」

  「漢代的典籍中,早就已經記錄了遙遠地區的文明。唐代的時候,西域的恆羅斯之戰也讓大唐明白了在西域以西,擁有一個和大唐差不多強盛的王朝。」

  「到了元朝就更是了,整個西域都是察合台汗國的土地,元人的記錄中不僅僅記錄了西域以西,還記錄了更西方廣闊的土地,以及和我們中原完全不同的文明。」

  高拱說道:「雖然古代典籍中也有這些國家,但是在航海時代以前,這些國家都是書籍中的記載。」

  「但是現在不同了。」

  「貿易將整個世界聯繫在了一起。」

  高拱說道:「倭國的礦山,就關係到了我們中原的白銀,遙遠美洲的貿易,就能影響整個中原流入的白銀。」

  「海上一艘商船被海盜劫掠,就會引起一國的糧食短缺。」

  「一場發生在東方的戰事,可能影響西方的茶葉價格。」

  「這個世界,正在比以往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高務觀沒有想到,在河南老家治學的父親,竟然得出了比東南大部分人更深刻的見解。

  是的,在以往高務觀接受的教育當中,中原是中原,除了中原以外的地方都是蠻夷。

  這也是所有統治中原王朝治理的思路。

  除了中原地區以外,蠻夷地區都是沒有太多價值的。

  草原的土地沒有價值,占領這些土地還要駐守軍隊,如果再沒有貿易上的收入,這種地方根本沒有占領的必要。

  甚至在抑制商業的儒家文化中,就連貿易都是沒有價值的。

  明廷可以放棄大員島不開發,朝鮮也可以將濟州島上的居民都遷走,統治的穩定性甚至超過對領土的需求。

  高務觀對著俞大猷說道:「將軍,時代變了。」

  「草原對於我們來說,不再是需要花費軍事力量,只投入維持穩定而沒有收益的累贅了。」

  「草原的羊毛,可以成為毛紡織工坊中的重要原料,草原的肉類,也可以運送到中原的餐桌上。」

  「草原的人口,是東南商品重要的市場。」

  「更不要說,這片土地下的礦產了。」

  俞大猷連忙點頭。

  草原上礦產資源豐富,俞大猷就在五原城附近發現了鐵礦和煤礦,還發現了很多其他的礦藏。

  高務觀說道:「領土和人口,將要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重要。」

  「而在未來,戰爭比拼的也不是某一個將領的領導能力,而是一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和後勤能力,而這些能力就是依靠廣大的人口和龐大的領土,這就是大都督所說的戰略縱深。」

  「大都督曾經斷言過,以後的時代,就是大國的時代,也就是列強的時代。」

  「只有人口足夠多,領土足夠大的國家,才能夠主導世界。」

  「以後的世界,只會分成列強和非列強,列強以外的國家,都只是列強的棋盤和傾銷市場。」

  「而在列強時代落幕後,能夠主宰世界的,必然是國土最大,科技最先進,人口最多的少數幾個大國。」

  「所以大都督才如此重視將軍開創的局面,這也是大都督如此重視草原的原因。」

  「俞將軍,我們需要讓草原更有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