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徐渭

  第224章 徐渭

  從仙霞關沿途而下,一行人抵達了清湖小鎮。

  和呂雀喜父子描述的不同,因為仙霞山上的礦盜橫行,阻斷了浙江和福建的通道。

  再加上浙江的倭寇動亂,整個清湖小鎮並沒有想像中的繁華。

  船隻都靠在岸邊,碼頭上都是閒坐的力夫,小鎮中大部分商鋪都大門緊閉,偶爾有些挑著擔子販賣南北貨的商人,也都只是一些小雜貨商人。

  清湖鎮是衢溪最南端的碼頭,寬闊的衢溪可以乘船而行,一行人就在碼頭該坐船,向衢州府的治所西安城而去。(不是陝西的,今衢州市)

  蘇澤一口氣租了五艘浪船,這是一種可以用風帆驅動也可以划槳的中型商船,船東許久沒見到這麼大的生意,親自為蘇澤等人掌船。

  果然水運才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一行人上了船之後,旅行的速度快了很多。

  蘇澤白天暗暗記下水文線路,水運是浙江的命脈,而整個浙江水道都會交匯在杭州府,這也是杭州府為何是浙江治所的原因。

  若是日後攻浙,一個方案就是黃巢的辦法,翻過仙霞山進入衢州,然後再陸地行軍殺入杭州。

  另外一條路就是從海上進攻,攻破寧波後再攻打杭州。

  只要拿下杭州府,就等於掌控了整個浙江水系,那浙江就能全部攻破了。

  蘇澤不忘造反初心,默默記錄周圍的山川地理的時候,一座山峰突兀的出現在眾人面前。

  船東介紹道:

  「諸位相公請看,這就是江郎山,此乃浙西第一險山,山中有一線天高百丈,僅能容納一人通行。」

  江郎山果然奇特,衢州所在的是浙北浙西群山中的盆地,大部分地形是平坦的,但是這座江郎山如同一根天柱拔天而起,見算是見慣了山的眾人也嘖嘖稱奇。

  果然是險要地形,若是攻浙可以在江郎山上設伏。

  又過了半日,浪船抵達江山縣,這裡的商旅才逐漸多了起來。

  天色逐漸晚了,蘇澤也覺得夜航不太安全,於是眾人就在碼頭中歇息一晚,第二天再次起航。

  蘇澤一行人是大客戶,船東拿著從江山縣內買的水果送到了船坊內。

  將水果放下,船東笑著問道:「諸位相公也是要去衢州書院參加祭孔大典的嘛?」

  「祭孔大典?」

  船東點頭說道:「以往仙霞關通暢的時候,你們福建士子去往二京,都會去衢州祭拜孔廟的,只是這些年南方士子都從別道走了,要是以前這個時候啊,衢溪上可都是載著讀書人的船呢!」

  回憶起往日的盛況,船東又嘆了一口氣。ღ(¯`◕‿◕´¯) ♫ ♪ ♫ ❻9s𝓱ù𝐱.ℂσⓂ ♫ ♪ ♫ (¯`◕‿◕´¯)ღ

  眾人這才想起來,衢州還是孔子南宗所在。

  這還是南宋靖康恥之後,金兵南下,趙構將時任衍聖公召到衢州,在衢州建立孔子家廟,這就是孔廟南宗。

  蒙元建立之後,忽必烈讓當時衢州孔家返回曲阜,但是時任南孔家主不願意從命,就將孔子嫡脈的頭銜讓給留在曲阜的別宗,自此分出了南北兩個孔廟。

  大明建立之後,依然冊封北宗為衍聖公,但是也承認衢州南孔的地位,衢州的南孔家廟和曲阜的孔廟規格是一樣的,南孔雖然沒有衍聖公的頭銜,但是也能領祭孔廟,在整個南方讀書人中地位超然。

  眾人本來就要去衢州書院,如今衢州有大典自然要去湊湊熱鬧,等到天亮之後眾人催促船東趕路,繼續向衢州城而去。

  就在蘇澤向衢州縣城航行的時候,此時在衢州城外的衢州書院也是人聲鼎沸。

  整個浙江北部的讀書人齊聚一堂,他們都是準備今年趕赴南北國子監入監的舉人們。

  之所以齊聚衢州,是因為衢州是孔廟南宗所在,眾多士子要祭拜孔廟之後再北上。

  每年這個時候,也都是衢州書院最為忙碌的時候,招待各地來的士子,舉行講學活動,還要孔廟祭拜的典禮都要籌備,忙的衢州書院的讀書人不可開交。

  衢州書院並不是官學,而是和延平書院一樣是一座私人性質的書院。

  不過衢州書院和延平書院不同的地方是,書院沒有學堂,來這裡的讀書人幾乎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大家來這裡的目的不是學習八股參加科舉,而是切磋交流學問的。

  衢州書院曾經是心學重鎮,王陽明就三次在這裡講學。

  衢州書院並不設立山長一職,書院中有空著的精舍隨便讀書人住宿,還有當年王陽明講學的舊址,供讀書人切磋學問。

  雖然衢州書院沒有山長,但是此時眾人圍坐在四個讀書人身邊,等待他們分配工作。♡💣 ❻➈丂ⓗยⓧ.𝓒σ𝓶 💙💝

  這四人是浙江鼎鼎有名的讀書人,他們是一個名叫「越中十子」的讀書人結社的成員。

  不過十人並沒有到齊,這一次主持衢州書院的是十子中的徐渭、諸大綬、呂光升和陳鶴。

  但越中十子並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諸大綬都是舉人,徐渭和呂光升則只是秀才,而是陳鶴是世襲錦衣衛百戶,連個功名都沒有。

  在文風昌盛的浙江能稱雄,在場的讀書人都以他們為首,這是因為越中十子是王陽明心學的嫡傳傳人。

  對於王陽明心學,朝廷的態度一開始也是禁的。

  但是王陽明的地位在這裡,直接禁止王陽明的學術也不可能,所以在嘉靖十七年的時候,時任禮部尚書嚴嵩,揣摩上意,反對自由講學,藉口書院耗財擾民又一次盡毀天下書院。

  當時全天下的心學中心是紹興府的稽山書院,王陽明的親傳弟子王畿在船上講學,設立了流動課堂—鑑湖畫舫。

  而越中十子就是當時在鑑湖畫舫學習王門經義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心學的嫡傳。

  浙江作為心學的大本營之一,越中十子的地位水漲船高,雖然如今十子中只有沈煉一人考中進士,如今出仕為官,但是他們的名頭依然要比浙江其他讀書人都要響。

  越中十子當中又以徐渭和諸大綬名頭最響,是越中十子的領袖人物。

  將祭孔典儀的事情安排完畢,圍在四人身邊的讀書人這才散去。

  徐渭如今三十二歲,諸大綬三十一歲,四人中徐渭不是年紀最大的,但是看起來是最滄桑的。

  徐渭很早就中了秀才,但是在鄉試上一直都不如意,去年的浙江鄉試再次落榜,對科舉也有些心灰意冷了。

  諸大綬的科舉也差不多,他二十一歲就中了舉人,還是鄉試第二名,但是到今天連續考了十年的會試,每一次都名落孫山。

  等到眾人散去,諸大綬說道:「文長兄,你真的要給那人做幕賓?」

  三人都看向徐渭,他嘆息一聲說道:「家中困頓,再不為幕全家老小都要餓肚子了。」

  眾人當然知道這是徐渭的託詞,他雖然科舉不暢,但是他也絕對算不上揭不開鍋。

  徐渭的書畫雙絕,在曲藝上造詣也頗深,他又是王學傳人中所學做駁雜的,謀略兵法治政無一不通。

  就算是徐渭不出仕,以他的名望也絕對不會餓死。

  諸大綬所說的那人,就是剛剛取代張經,成為主持浙江抗倭大局的浙江巡撫胡宗憲。

  諸大綬並不掩飾他對胡宗憲的厭惡,胡宗憲是嚴嵩的弟子,越中十子當年都是經歷過嚴嵩禁毀書院的,再加上王學傳人清流的立場,更讓他們對於胡宗憲喜歡不起來。

  張經其實在浙江的名聲也不好,他調外兵入浙,大規模使用客兵,將浙江的治安搞得一團糟。

  但是張經畢竟是取得抗倭大捷的,但是嚴嵩的黨羽趙文華夥同胡宗憲彈劾張經,如今張經和李天寵被殺,更讓浙江讀書人鄙視胡宗憲。

  徐渭也知道這是胡宗憲身上抹不去的污點,他嘆息一聲說道:「胡汝貞此乃權變之術,由他主持抗倭,總要比讓他其他人來主持好吧?」

  眾人沉默了,如今論對倭寇情況了解,確實胡宗憲是第一。

  而胡宗憲自從接受了抗倭主導權之後,也一直在徵辟本地熟悉倭情的士子協助他抗倭,還聽從了浙江當地的意見不再調集客兵入浙,而是改讓俞大猷戚繼光在本地募兵。

  這些舉動也讓浙江讀書人對他改觀了一些,徐渭和胡宗憲本來就有故交,在胡宗憲的邀請之下,徐渭前段時間答應胡宗憲做他的幕僚。

  徐渭說道:「抗倭乃是吾的大願,誰能抗倭我徐渭就支持誰,我已經答應入幕協助胡汝貞贊畫抗倭,大家就不要再勸了。」

  眾人沉默下來,胡宗憲舉起抗倭大旗,眾人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浙江也是倭寇禍害最嚴重的地區,這兩年幾場大亂都發生在浙江,浙江讀書人對倭寇也是最痛恨的。

  徐渭對諸大綬說道:「這次祭孔典禮之後,端甫兄就要入京趕考了,祝願這次端甫兄能夠高中頭榜!」

  眾人紛紛附和,諸大綬卻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不求名列頭榜,只求不要名落孫山啊。」

  眾人也沉默了下來,科舉考試的殘酷就在於此,即使是諸大綬這種二十一歲就中舉的天才,在科舉這個天才的廝殺場上也連續幾年都不中。

  徐渭更是乾脆連舉人都考不上。

  這個話題有些僵,陳鶴說道:「這些日子要在衢州書院講學,諸位兄台還是儘快將題目定下來,好讓齊聚衢州的士子早做準備啊。」

  衢州書院的「講學」,實際上就是辯論,而且歷來的傳統一直都是緊貼時政的,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個所為的講學其實就是一省的讀書人聚集在一起「鍵政」。

  不過對於讀書人來說,鍵政倒也不是完全的浪費時間,因為殿試的題目是要答策題的,也就是考策論。

  等到了殿試的時候,要考察的就不僅僅是做八股文的能力了。

  能參加殿試的,就已經確定進士資格了,這些都是要外放出去做官的,所以考較策論也是正常的。

  這次參加衢州書院講學的讀書人中,很多都是要進京趕考的舉人,聚集在一起討論時政,也算是提前為殿試做準備了。

  眾人看向徐渭,徐渭不假思索的說道:「就以海禁為題吧。」

  眾人紛紛點頭,這個題目也都是浙江讀書人討論爛了的題目,但正是這種有爭議性的話題,越是能夠引發好的討論效果。

  浙江人對於海禁的態度,比起閩廣人來說更糾結一些。

  閩廣地區的百姓,自然是希望朝廷能開放海禁,比如嚴格執行海禁的閩廣總督朱紈,就遭到了福建和廣州籍官員的瘋狂攻擊,最後朱紈革職戴罪後自殺,主政福廣的官員就再也不敢再說堅持海禁的事情了。

  但是浙江的讀書人,就對海禁這件事很分裂了。

  浙江雖然也有不少山,但是杭州、紹興附近還是大塊魚米之鄉的,另外浙江的絲綢等行業也發達,並不和福建廣州那樣依賴海上貿易。

  而倭亂對於浙江的破壞更大,浙江士紳百姓都痛恨倭寇,自然對於開海禁也不那麼熱心。

  但是之前倭國入貢的港口是寧波,在以前倭國正常入貢的時候,寧波就是東南地區最大的港口,風頭甚至壓過了福州和廣州的港口。

  而福建沿海地區也都有捕魚的傳統,在嚴格禁海的時候也會影響漁業,所以整個浙江讀書人對於要不要開放海禁非常的糾結。

  既然定下來了題目,眾人再次請徐渭持筆,寫下「平倭禁海」四個字,作為這次講學的主題。

  將題目掛在衢州書院的通坊上,整個衢州的讀書人都暗暗記下題目,這段時間好好準備題目,等著在祭孔典儀後的「講學」中揚名。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三月十日,蘇澤一行人行船到了衢州,還沒靠岸就看到了衢州書院高高的牌樓,牌樓下高冠寬帶,讀書人云集。

  除了蘇澤之外,船上眾人摩拳擦掌,準備共襄盛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