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總結
明代官修史書比較多,各種官員筆記更是不勝枚舉,還有大量的地方志、家譜、族譜、文獻檔案。
而這些資料的真實性呢,只能用一句話說,很多史料的真實性,和咱這本小說差不多。
所以,拿著明代史料辯經,實在是。。。
反正我引用的史料,只能說確實有這個史料,但是肥鳥用這些,都是為了小說服務的,說白了,就是小說家言,就是為了劇情服務的,真實性如何,大家可以自己辨析。§.•´¨'°÷•..× ➅9𝓼Ⓗยχ.𝕔o𝐦 ×,.•´¨'°÷•..§
所以以後如果寫到大的歷史事件,我會貼出史料出處,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自己選擇相信的觀點。
這點我空口白說大家可能不能理解,我就說一個文中提到的事情吧——薊鎮兵變。
簡單說下,就是南北兵不和,薊鎮總兵王保屠殺了戚家軍。
這個事件,我在書中引用了,為了說明大明的腐敗。
但是吧,這個事情,其實有很大的辨析空間的。
首先是屠殺人數,按照朝鮮的史書《兩朝平壤錄》,王保殺了「千三百人」。🐟🐯 69sh𝓊𝐗.c𝔬м ♠🐨
《明史,王保傳》,記載是「數百人」。
而幾部明人筆記的人數是「四五千人」,這幾乎是當時南兵在北方作戰的全部人數了。
而王保自己寫給朝廷的塘報,以及後來寫給友人的書信上寫的是「一百三十人」。
大家看一下就知道其中的問題了,如果是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那就是王保將戚家軍殺光了。
如果按照最低人數說,一百三十人,那就是部分南兵譁變,而且王保是向朝廷上書,首惡都送到刑部審問後才殺的,部分士兵譁變的可能性也很高。
所以請讀者判斷,這是戚家軍部分軍營譁變呢?還是王保私心作祟不想給軍餉,屠殺了所有戚家軍呢?
其實你問我,我個人認為,朝廷的賞錢又不是王保出,而且仗已經打完了。
我們不從其他地方分析,就單單從責任上說,王保這個時候為了節約錢殺士兵的說法,其實並不怎麼站得住腳,甚至可以說這個理由非常的奇怪。
你一個部門經理,帶領手下團建回來,因為團建費用報銷數額大,你做主把手下員工都開除了。
這事情大家覺得合理嗎?其實也不太合理。
但是我這本書要造反,所以我說了一個明史上普遍的說法,其實我也沒錯吧?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大家徹底陷入歷史虛無主義,而是說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當事人都討論不清楚,現代人拿出來辯經,真的沒啥意思。
而這個事件給後人的收穫是什麼呢?那就是任何一次政治事件,人數的區別會有本質的不同,斷章取義的攻擊力是相當大的。
如有和大家認知的歷史文獻衝突,懂的人就笑一笑吧,放過我吧,求饒!
肥鳥還是感謝大家一直追書,我也會用更嚴謹的態度繼續寫作,減少說教的文字,增加更有趣的劇情,感謝大家。
(本章完)